评分及书评

4.2
3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说传统心理学重在为人拔除心灵的杂草,那么积极心理学则专注于播种鲜花、施肥沃土。它致力于提升整个生命系统的内在肥力,让其自身变得蓬勃旺盛,既能绽放美好,也能自然抵御病虫害。1. 美好生活的核心包括如何从困境中站起来。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不是避免困难,而是培养从逆境中恢复和成长的韧性,这是幸福与健康的关键。一个人过得好不好,要看他摔了跟头以后,能不能自己爬起来。韧性是美好生活的核心。就像学骑自行车。重点不是永远不摔跤,而是每次摔跤后,都能检查一下车子,拍拍土,有勇气再次跨上去。最终学会骑车的,不是没摔过跤的人,而是摔了跤依然坚持学的人。生活的幸福程度,就看爬起来的能力强不强。2. 养育孩子并不是纠正他们的弱点和错误,而是要认同和培养他们的力量。发掘和发挥内在优势比修补缺陷更重要。养孩子,别总盯着他的短处,要多看看他的长处,把他的优点给养大。教育的关键是识别和培养性格优势,而非纠正弱点。就像打理一个小花园。不能只盯着那几棵长得不好的花,天天去拔它、骂它。应该把更多的水和阳光给那些长得壮、开得艳的花。当整个花园因为这些鲜艳的花朵而充满生机时,那些弱小的苗子也可能在积极的环境中受到鼓舞,慢慢长好。3. 只有当我们爱他们时,我们才会拥有他们。积极人际关系的本质不是功利性的索取,而是基于爱的给予和联结,这才是幸福感的真正源泉。对人好,别光想着能得什么好处。只有真心对别人好,才能换来真感情。积极的人际关系基于爱,而非功利性索取。就像晒太阳。站在阳光下,不是为了从太阳那里索取什么具体的东西,而是因为享受那份温暖和光亮。当真心对人好时,就像一个小太阳,先散发出光和热。身边的人感受到这份真诚的温暖,自然会像向日葵一样,被吸引并回报以绽放。真感情不是交易,而是相互的温暖和吸引。总之,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是主张人们将关注点从修补缺点和逃避痛苦转向发现和培养自身优势,通过有意识地运用积极思维、发挥性格长处、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最终构建一个更充实、幸福和有意义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还是给五分

      主要是因为想介绍给没了解过这个领域的朋友。作为入门积极心理学挺好的读物。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很讲究,科学验证的学科。所以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的研究和实验,以及积极心理学的来龙去脉。在清华读积极心理学指导师的时候,很多的课程也源于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哈佛幸福课的视频很早以前看过,并且对我的生活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回想起来,我感觉普通人和学霸的区别大概就在于普通人非常擅长放弃,这种擅长很多时候甚至是无意识的。开始了一百个目标,却都在没超过 20% 的进度之前就丢开了手。这本书里面很多内容和那个视频课相同,可以作为延展阅读。积极心理学出现并发展了三四十年,留在大众心里的好像还是只有一个关于 “心流” 的概念,实在有点可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69.第18本“怎样幸福”:第一本教科书

          看了 17 本,终于开始看教科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心态阳光点,就会更幸福!一、积极心理学是什么?此书的参考答案: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二、可以考虑 1. 问问爸妈,第一次见到我时的感受和心情 2. 退休的人比起那些还在工作的人,明显会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娱乐,但是很少有人在退休之后培养起新的爱好。因此,对于退休,这里有一个非常切实可行的建议:从现在就开始培养兴趣爱好,到了你退休的那天,你就可以去追随你的爱好了。三、适时分享给年轻人 “好工作” 并不是在我们想要这么做时就开始了,它是通过长期培养良好的才能和习惯而得到的生活的最终状态,而其中包含着道德意识任何工作,对于有些能力都有一个基本的最低要求(Warr,1987)。一个工人如果口语表达能力太差,那他很难得到重用,无论他的书法有多好。任何人如果对于守时毫不在乎,那这方面的弱点很难用其他任何一个方面的优点来弥补。四、深度体悟日常行为中所培养的恭敬和顺从不是因为对规则和空洞习俗的盲从,而是出于对他人感受的顾忌加德纳提出,有四种方式能够成就卓越:在某一个领域做出成就成为大师(比如作曲领域的莫扎特);成为一个新领域的开创者(比如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做一个内省者探索人生真谛(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成为一位影响者(甘地在政治领域)。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多样化的成就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就是了解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然后去发展它、享受它改变一个人内在的最好方式之一是改变他的外在想要变得更幸福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获得长期的效果,这些做法必须被整合到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去时价值观强烈地塑造了我们生活的方向或我们应该生活的方向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企业能够将员工和工作进行最科学的匹配,让每位员工都做他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情,那么员工的业绩能够更好,这也正是盖洛普所推崇的令人非常吃惊的是,没有任何一项活动能够成为大多数成年人喜欢的主流活动。甚至最被推崇的两项活动阅读和看电视,人们对于读什么和看什么,也是有各自不一样的特别的偏好五、下步可以考虑做的练习一:改变一个习惯当你在思考如何改变一个习惯时,请同样考虑一下你将如何维持这个改变。这十余年来,我的改变很多,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小胖子成了现在的正常乃至精干体型。归结起来,是注意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好好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包括:1. 好好睡觉,非自己控制的例外情况,早睡早起。2. 好好吃饭,不喝饮料、控制甜点摄入。3. 好好运动,养成了几乎天天运动的习惯,且在不断习得新的方法练习,从最早的看视频跳操、健身房找教练练力量,到进更细分的瑜伽工作室、泰拳馆,参加线上跑步训练营,中间还穿插了游泳、网球等(试过了,发现不太爱)。练习二:让你的工作发挥你的兴趣和能力想想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或者读过的书,哪种特点给你的影响最深刻或让你最佩服。小时候看 TVB 的剧集,专业干练、杀伐果断的职场精英,是我想成为的。练习三:为机构工作具体:1. 考虑 “是否竭尽所能使你的团体变得更好,从而巩固机构和它认定的目标?”2. 在如下几个月内每周花三个小时做在机构中从未做过的事。3. 需要发挥主动性,如为同事组织生日午餐会。当然,也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并完善它,然后记录下有关自己和组织的感受。六、引以为戒我们物质上越富足,精神和灵魂就变得越贫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毕仙僧

            毕仙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全面不惊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基础读物,如果内容再深入点就更好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翻译有待优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首先谈到了物候学,这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动植物和环境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我们的祖先很早便留心观察并总结物候规律,无论是农书、民谣还是诗词,都包含着丰富的物候学知识。对物候的研究也塑造了我们的历法,中国的传统农历虽然以阴历为基础,但同时也注意到了物候规律,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实现了阴历和阳历的互补。而农历中极为重要的中秋节,背后也隐藏着物候与农时的朴素关联。我们最后通过物候学的视角,回顾了中国的气候变迁史,竺可桢把 5000 年历史划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和方志时期,用不同方法还原了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的气候变迁历程,从最初的温暖到后来的冷热交替,气候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内容好 翻译差

                      一星扣在了翻译。书的内容很好,是非常合适的入门专业书籍。但是,翻译太不专业了。很多句子直接把英式倒装句译过来,都没有改成中式语序,我一个心理学专业的,读起来都特别难受绕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初级基础班推荐,作者是积极心理学发展重要人物之一,和马丁・塞利格曼一起写过《优势与美德》,《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p90 引用:彼得森在《积极心理学入门》一书中,专门花了一章讲 “积极人际关系” 。建议阅读,选择性购买。 #Frank 积极心理学书单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