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三十年潜心思考集大成之作,确立“文学教育”的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反省当下中国以积累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唤醒压在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

内容简介

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正日渐消退,而作为“修养”的重要性却迅速提升。当今很多人缺乏独立阅读、深入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与兴趣,而文学教育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环。

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多年来始终关注着文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文学如何教育》是他三十年来对该主题的思考总结。在这个快餐时代,文学应当何去何从?当下中国以知识积累为主轴的文学教育走入了哪些误区?学文学究竟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怎样学语文,怎样读书?就文学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书完整表达了作者的见解,为“文学教育”确立了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人文视野
  • 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
  • 人文学·语文课·演讲术
  • 人文与科技:对话的必要与可能
  • 人文学科的评价标准
  • 诗意校园
  • “文学”如何“教育”
  • 诗歌乃大学之精魂
  • 校园里的诗性——以北京大学为中心
  • 大学故事的魅力与陷阱——以北大、复旦、中大为中心
  • 中文传统
  • 那些日渐清晰的足迹
  • “中文教育”之百年沧桑
  • 百年阳光,百年风雨
  • “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
  • 知书、知耻与知足
  • 中文人的视野、责任与情怀
  • 文学课程
  • “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
  • 四代学者的文学史图像
  • 反思“文学史”
  • 假如没有“文学史”……
  • 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
  • “文学史”的故事
  • 现代文学
  • 走出“现代文学”
  • 学术史上的“现代文学”
  • 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以北大诸君的学术思路为中心
  • “未刊稿”及其他
  • 作为物质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及可能性
  • 通俗文学
  • “通俗小说”在中国
  • 学术史上的俗文学
  • 俗文学研究的精神性、文学性与当代性
  • 作为一种精神气质的“游侠”
  • 乡土教材
  • 在“爱国”与“爱乡”之间——以晚清潮州乡土教材的编写为中心
  • 乡土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关于《潮汕文化读本》
  • 如何谈论“故乡”
  • 民族文学
  • “多民族文学”的阅读与阐释
  • 编一册少数民族文学读本,如何?
  • 语文教学
  • 知识生产与文学教育
  • 发现语文之美,享受阅读之乐
  • 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
  • 语文教学的魅力与陷阱
  • 如何谈论“文学教育”
  • 读书方法
  • 与学者结缘
  • 生于忧患
  • 同一个舞台
  • 休闲时代好读书
  • 读书三策
  • 有才华是好的,横溢就可惜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7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北大文学教授演讲集

    讲演集,没谈什么教育,只是发些感慨(小圈子),同意作者的读书三策,其中说的好:“鉴赏优先,批判其次”,故事摘抄:先说徐复观读书的故事。抗战中当过蒋介石侍从室秘书的徐复观,抗战结束后以少将军衔退伍,专心做学问,日后成为海外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话说 1943 年他到重庆的勉仁书院找熊十力先生求教。熊十力吩咐先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书我读过了。熊十力说,回去再好好读。几天后,徐复观来见熊十力,说那书我又读了,里面有好多错误,这里不对,那里不妥。话还没有说完,熊十力拍案而起,说你这笨蛋,你滚吧,这么读书,一辈子都没有出息。读书先要看它的好处,你整天挑毛病,这样读书,读一百部、一千部、一万部都没有用。徐复观日后追忆,说这件事让他起死回生,明白该如何读书了。本书是小圈子的书,可闲看。文学在现在富裕的时代越来越时髦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学是令人心安的底色

      作为一个长期浸淫在文学院和新闻学院的非典型法学生,选读这本《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也是想听听陈先生这位文学教育者如何解读文学的意义与文学教育的价值。一、文学是一剂良药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化,同时价值观激烈冲突的时代,个人与社会都存在一定的撕裂。于个人而言,科技发展让我们拥有了最真实的虚拟感官世界,但我发觉那种真实的可触摸的感动却越来越少。世界纷繁变幻、信息通达便捷,我们却越来越孤独迷茫。都说当代城市人患上了 "孤独症",我想是的。每天在高压下高负荷运转,我们都在努力扮演好一颗颗螺丝钉的角色,却时常忽略了我们是会思考的 "螺丝钉"。我们需要意义,需要价值感,来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文学就是这么一剂良药。在自序中陈先生说 "不一定亲历苦难,通过有效的阅读,触摸历史,体会人世的艰难,养成慈悲情怀,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常心,同样十分重要。" 这是他在 03 年非典时期写下的,我认为在如今新冠疫情荒诞又撕裂的社会背景下同样适用。二、文学是一座堡垒于社会而言,在理工科和商科等社会科学这等 "显学" 面前,文学是妥妥的边缘学科。文学作为学科的边缘化,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但陈先生提出了他的现实关怀,"人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我同意,但我还想补充: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创新,同样也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做大蛋糕固然很重要,如何分蛋糕,以及怎样更好地品尝蛋糕,同样重要。毕竟,辛苦劳作及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人类的幸福感。" 我时常说阅读是在构筑我的精神堡垒,那么文学何尝不是人类的精神堡垒呢?朦胧诗派、伤痕文学等,难道不是在反思与回应时代阵痛么? 三、读书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困境,某种意义上,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解决这些难题。" 在六月这个凤凰花开的毕业季,我想以陈先生给北大中文系毕业生的寄语,来谈谈他对文学教育的理解。陈先生作为知识分子,有很强的社会关切意识。他在书中多次提及 "读书人除了知书达理,还讲剑及履及。" 强调若有心改造社会,需要行动先行,而非高谈阔论。此外,他还说要 "守住做人的底线",具体给出的实操性建议是 "三知"——"知书"、"知耻" 与 "知足"。如果允许的话,再添上一条 "知天命"。我认为这 "四知" 就是文学教育,也是我们终一生须追寻的与自己、与社会融洽相处的准则。"知书" 是期望你保持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知耻" 是告诫你做人应 "有所不为"。"知足" 是提醒你人生中必不可少的 "感恩"。而 "知天命" 在我看来有些许无奈的妥协意味,却也的确能让你平和宽容地为人处世。他所理解的 "知天命" 是指 "洞察人生的局限性 —— 才情不同、机遇不同、时代不同,再心高气傲的人,你也必须明白,耕耘与收获并不一定同步。" 是呀,要洞察人生的局限性,但也不能满足于物欲社会的现实,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这所大学,我们永远都还未毕业呀!城市生活的高压快节奏、陌生人社会的距离感还有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的内心世界看似缤纷,却缺了让人心安的底色。我认为这底色是自我认同,是在变化的世界中不变的自我价值追寻。而文学就是这样的一种力量,让你有博雅视野、辩证思维和慈悲情怀,去阅读自己、阅读社会。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

        所谓 “文学教育”,既指向大学里的文学类课程,也包含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二者教学宗旨及讲授方式不尽相同,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对于此前刊行的兼及学问体系、学术潮流、学人性格与学科建设的《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本书虽仍以大学为主,但兼及中小学,更重要的是,将历史溯源、文化批评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宗旨是追求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结构上则兼及专业论文与学术随笔;至于十专题的设置,蕴含着我对 “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 的整体想象以及自我限定。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创建于1986年,专注于高品质的经济管理、励志和健康类图书的出版,并利用人民出版社的优势资源和发行渠道,成功占据了中国大陆地区同类书籍出版市场的三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