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突破刻板印象,重构徽宗政治形象。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宋徽宗朝为中心,在探讨徽宗所处的政治背景的基础上,探究徽宗的政治姿态。

北宋的君主独裁制被称为“祖宗之法”,构筑于太宗皇帝。他扩大科举制度,将士大夫作为新兴势力纳入政权,政权运作基本顺从官僚意志,该政治体系与“士大夫政治”表里一致,在仁宗朝达到全盛期。然而在立国百年后,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神宗对“祖宗之法”实行全面改革,发挥皇帝的政治主体性,以三省制对士大夫分而治之,下达表达自己意志的内降手诏,全面主导“皇帝亲政”体制。这种制度是君主独裁制的变体。

徽宗继位时便面临这两条路线的争持。他很快以“绍述”新法政策为目标,探求向皇帝亲政体制的转变,其重要手段是“御笔手诏”。徽宗朝是“御笔手诏”趋向定式的时期。本书的考察重点即为被称为风流天子的徽宗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专权宰相蔡京较量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章
  • 前言
  • 第一节 宋代“君主独裁制”论
  • 第二节 “君主独裁制”下的“专制君主”神宗
  • 第三节 皇帝直笔的命令文书——御笔手诏的登场
  • 结语
  • 第一章 崇宁五年政变 蔡京第一次当国与对辽交涉
  • 前言
  • 第一节 徽宗朝初年的政局
  • 第二节 崇宁四年、五年对契丹政策的展开
  • 结语
  • 第二章 妖人张怀素狱
  • 前言
  • 第一节 “张怀素狱”概要
  • 第二节 主谋者张怀素
  • 第三节 告发人范寥
  • 第四节 开封的告发
  • 第五节 张怀素狱的走向
  • 结语
  • 第三章 政和封禅计划的中止
  • 前言
  • 第一节 大观、政和年间的封禅计划
  • 第二节 议礼局与礼制局
  • 第三节 大观、政和年间的政治状况
  • 第四节 徽宗与蔡京围绕封禅问题的关系
  • 结语
  • 第四章 徽宗朝的殿中省
  • 前言
  • 第一节 宋徽宗《蔡行敕》考
  • 第二节 宋代的殿中省
  • 结语
  • 第五章 北宋末的宣和殿 皇帝徽宗与学士蔡攸
  • 前言
  • 第一节 宣和殿与保和殿
  • 第二节 蔡京一族与宣和殿
  • 结语
  • 第六章 宋代的转对、轮对制度
  • 前言
  • 第一节 转对的概要
  • 第二节 轮对的沿革
  • 第三节 轮对的概要
  • 结语
  • 第七章 “武臣清要”南宋孝宗朝政治状况与閤门舍人
  • 前言
  • 第一节 孝宗的重用武臣与反士大夫情感
  • 第二节 孝宗朝宰执权限与御笔政治的开展
  • 第三节 关于閤门舍人
  • 结语
  • 终章
  • 论文初刊目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重新定义“君主独裁制”

    尽管书名提到了宋徽宗的 “风流” 特质,但全书核心与艺术造诣无关,而是通过梳理徽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事件,剖析该阶段的皇权状态与政治体系演变。作者藤本猛在序章中精细区分了两种皇权的定义:其一为君主仅掌握决策权的 “君主独裁制”,其二为君主额外拥有提案权的 “专制君主制”。这一概念区分成为全书的分析框架,为理解宋徽宗推行 “御笔手诏” 的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传统观点认为,北宋前期确定的 “祖宗之法” 承认士大夫政治上的主体性,君主被制度束缚,处于相对被动地位。而作者从一外来者的角度,挑战了这一定义,认为神宗、徽宗的 “亲政” 同样属于 “君主独裁制” 的范畴,突破了 “唐宋变革论” 原有的框架。徽宗推行 “亲政” 的关键手段是 “御笔手诏”。御笔绕过宰相机构,直接由皇帝下达,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官僚体制。这一举措引发了他与权相蔡京之间激烈的权力博弈。作者详细分析了二人在封禅计划、诏狱处理等事件中的分歧,揭示出他们之间复杂微妙的权力关系。例如在封禅计划上,徽宗出于政治与个人威望的考量,积极筹备;而蔡京则因担心封禅耗费巨大、影响自身权力,暗中抵制,最终导致计划流产。本书在研究方法上践行 “活的制度史” 研究框架,将制度变迁与人事权力关系紧密结合。作者不仅关注制度本身的演变,更深入探究制度背后人物的动机、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斗争。比如,书中关注到殿中省、礼制局等机构的演变。殿中省作为皇帝的近侍机构,其设立与发展反映了徽宗强化皇权的意图。而礼制局则在徽宗时期的礼制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徽宗推行政治理念的重要工具。作者对徽宗与蔡京关系的分析颇具新意。蔡京作为北宋后期政坛的关键人物,权倾一时,他与徽宗之间既有合作,也存在深刻的矛盾。更微妙的是,这种权力博弈还延伸到蔡京家族内部。蔡京闯过科举难关又熬过激烈政争,是宋代士大夫群体的一员。而原本站在父亲蔡京一边的蔡攸最终依附徽宗,选择成为支持皇帝 “亲政” 的近侧官,可以看到蔡攸与蔡京的父子对立,还有与蔡绦的兄弟对立之背后,所代表的权利归属之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昏君还是革新者?

      重塑徽宗形象,探究宋徽宗与权相蔡京的博弈。颠覆了世人对宋徽宗 “沉迷声色犬马的艺术家”“任用奸佞的昏庸帝王” 的刻板认知 —— 面对 “祖宗之法” 与 “绍述” 新法两条道路,徽宗选择向 “亲政” 体制进一步摸索前进。剖析徽宗如何发挥自主性,与权相蔡京展开周旋。徽宗创立御笔手诏制度,御笔在皇帝日常所在的宣和殿完成,宰相难以插手,揭示其作为 “君主独裁制变体” 探索者的政治主体性,以及徽宗的亲政变革对南宋政治的影响。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