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作家盛慧全新散文力作;描写粤菜经典,追寻粤人文化;用粤菜,读懂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纪录片式的粤菜全景散文。写佳肴美食,也写世相人心;追寻粤菜故事,也折射粤地文化;写粤菜行业发展变迁,更包含烟火温情与人间冷暖。全书描写菜式超过三百种,关注经典,也关注家常;关注“大菜”,也关注小吃。不仅包括传统的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还包括新派粤菜。作品情感与内容兼备,文学性和历史性并重,生动细腻,韵味悠长。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插图
  • 文前辅文
  • 第一章 饮和食德余味长
  • 烧味与腊味
  • 满城尽带鹅肉香
  • 鸡有百味 白切为王
  • 咸鲜合一客家鸡
  • 且说一鸽胜九鸡
  • 秋风起 鸭子肥
  • 饮和食德余味长
  • 清鲜传千年
  • 味出潮州说卤水
  • 卤鹅自带明星范
  • 第二章 恰似雨后入空林
  • 等待时光鲜美
  • 菌笋本是清虚物
  • 恰似雨后入空林
  • 花果入馔 秀色可餐
  • 做鱼要服顺德人
  • 水甜自然鱼虾美
  • 与大海最亲近的方式
  • 珍馐每自海洋来
  • 打冷曼妙如仙境
  • 持螯何须待秋风
  • 第三章 暖心最是家常味
  • 暖心最是家常味
  • 米饭也能馋死人
  • 爱情如菜 婚姻如汤
  • 潮汕牛肉的秘密
  • 甜食约等于宠爱
  • 素菜可不是吃素的
  • 清风明月一窝粥
  • 才子配佳人 喝粥配杂咸
  • 酱碟虽小味无穷
  • 第四章 美食深处是故乡
  • 早茶小札
  • 糕饼岂是寻常物
  • 美食深处是故乡
  • 过节就要吃吃吃
  • 小吃一味似故人
  • 茶配之味
  • 月下淡云
  • 一杯糖水 一封情书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粤菜随东方明珠起伏

    我虽然是北京土著,但我父亲是广东人,在新马 15 年尝遍了书中说的粤菜,对粤菜算有些认知,餐饮和经济密切相关,传统的广东人闻名的是 “除了四条腿的桌子不吃,其他都吃 “,根源在于南方沿海早期的贫困,蛋白质和碳水不足,因此才食材广阔,又因为偏远,保留了很多古老的烹调手段,早期沿海首先漂洋过海,也让粤菜传遍世界,英文世界很多中餐菜名的发音都是粤语。真正让粤菜名扬四海的其实是香港的经济起飞,四小龙的经济起飞,让潮汕大厨用粤菜的传统技法,再加上引进的名贵食材 + 传统干货泡发长时间疱制,极尽奢华,中国改革开放后,80 年代北京最贵的餐馆 “三刀一斧”,其中三把刀都是粤菜。现在经济发展,全国各地的菜系都丰富起来,过去广东粤菜的多样性成为优点,特别是食材原味的新鲜和火候的精准把握,过去天气寒冷的地方的菜系都比较粗糙和 “乱炖”,因为这样容易保温,菜肴的花样太多,后来的菜上来,前面的都凉了,另外就是天寒地冻,太多清洗对后厨是个麻烦和艰苦的工作。总的来说还是看经济实力,40 年前北京高档的是肯德基、麦当劳和 “加州牛肉面”。粤菜保留中餐另一个优点是对人工要求的繁复,佛跳墙和花胶翅鲍不提,就是潮汕牛肉丸都是费工夫的,现在生活富裕了,珠江沿岸更是搅动脑汁搞吃的,香港辉煌时的文化输出的同时也输出 “食神”。我个人认为潮汕菜系中餐第一,但如果是个外国人不一定认同,不提禾花雀、禾虫的不环保,就是有名的乳鸽和卤鹅头非华人也难体会美味,获得全世界人民一致赞美的只有 “北京烤鸭”。2025 年 #310

      2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满满的幸福,做个岭南人!

      莫道家国远万里,美食深处是故乡。当年华渐老,行动不便,故乡变得遥不可及,记忆也变成了一张张被时光磨损的老唱片,食物便是最后一条回家的路,一条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幸福之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粤菜

        很后悔读了这本书,因为看完后实在是口水生津,太想吃了!叉烧肉、烧鹅、白切鸡、笋、潮汕牛肉、海鲜、早茶…… 每一样都想去尝一尝。书中的一个理念特别赞同:调料不可少,但作用应该是 “引味”,引出食物本身的味道。

          1
          2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