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5千字
字数
2017-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出路”探索,分析四对文学命题元素,发掘内涵式接续发展之路。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出路”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命题,本论著试着抓取文学“艺术出路”这面巨网的几个纽结,通过典型文学个案的全息性勾稽呈展,梳理出一个并非面面俱到的探索性答案。论著共分为四章,分别以丰满的文学个例剖解方式深入诠释了四对文学命题元素,即“神秘”与“神圣”、“惨剧”与“悲剧”、“生活”与“生命”以及批评引路方向上的“误读”与“正解”。作为“艺术出路”的一个导引性归途,著者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要实现一个内涵式的接续发展,只有从“神秘”走向“神圣”、从“惨剧”走向“悲剧”、从“生活”走向“生命”、从“误读”走向“正解”,才可能重续芹藻荣光,正扬文学贵气。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从“神秘”走向“神圣”:寻根小说“景象描写”新路
- 第一节 寻根小说神圣“宇宙情怀”的难产
- 一 当代文学创作的生态语境
- 二 宇宙情怀中的“神秘” 与“神圣”
- 三 寻根小说中的“神秘” 景象描写及其艺术出路
- 第二节 “神秘” 景象描写的文学渊源
- 一 古典文学“神秘” 谱系钩沉
- 二 现当代文学“神秘” 流程考镜
- 第三节 寻根“神秘” 与中国“天人合一”
- 一 自然“神秘” 中的天人合一
- 二 寻根“神秘” 中的传统艺术“失语”
- 第四节 寻根“神秘” 与西方宗教、魔幻
- 一 寻根“神秘” 中的宗教崇高之失
- 二 寻根“神秘” 中的魔幻庄严之失
- 第五节 “神秘” 与“神圣” 的文化审美考辨
- 一 “神秘” 景象描写的现实观照
- 二 “神圣” 宇宙情怀的终极之维
- 结语
- 第二章 从“惨剧”走向“悲剧”:“民族秘史” 《白鹿原》 新论
-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悲剧精神
- 第二节 小说共场的文化意识
- 第三节 “人文立场” 的历史感
- 第三章 从“生活”走向“生命”:沈从文“创作机杼”新说
- 第一节 沈从文“生活” 与“生命” 的现实变奏
- 第二节 种族中“人” 的“生活” 与“生命”
- 第三节 乡族中“人” 的“生活” 与“生命”
- 第四节 军族中“人” 的“生活” 与“生命”
- 第五节 城族中“人” 的“生活” 与“生命”
- 第六节 女族中“人” 的“生活” 与“生命”
- 结语
- 第四章 从“误读”走向“正解”:老舍《小坡的生日》新释
- 第一节 为什么是“后殖民” 文本?
- 第二节 哪来的新加坡“本土意识”?
- 第三节 反“东方主义” 还是“东方主义”?
- 第四节 有大中华“文化殖民” 吗?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理论篇
- 作家篇
- 作品篇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