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是哪些元素在维系着它?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生存策略有哪些?

内容简介

人类之强大,端赖于我们身披着一套厚重的文化铠甲,每副铠甲都是为适应特定生态位而特制的,当个人离开他熟悉的自然或社会环境时,这套铠甲就很大程度上作废了,甚至成为累赘,此时他就变得异常脆弱无助,就像一只丢失了海螺壳的寄居蟹,拖着柔软腹部蹒跚于沙滩,随时可能被海鸥吃掉。

这套铠甲不仅包括针对特定自然环境的生存技能,也包括有关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技能和社会规范,以及为自己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资本(家人、亲属、朋友、宗族、师傅、恩主、盟友等),前者同样是文化特异的,后者则专属于个人或家族,离开这些,个人将完全丧失安全感。

目录

  • 版权信息
  • Ⅰ 超越邓巴数
  • 1 规模局限的含义
  • 2 扩张的动力
  • 3 祖先的记忆
  • 4 婚姻黏结剂
  • 5 青春的躁动
  • 6 武人的兴起
  • 7 门户与朋党
  • 8 暴力的垄断
  • Ⅱ 群居的艺术
  • 1 人皆有名
  • 2 巴别之咒
  • 3 布履星罗
  • 4 藕断丝连
  • 5 天生我材
  • 6 非我族类
  • 7 无形盔甲
  • 8 因神而信
  • Ⅲ 秩序的解耦
  • 1 权利的兴起
  • 2 从财产到资产
  • 3 金钱万能
  • 4 正义机器
  • 5 共同体的松动
  • 6 个体的回归
  • 7 创造复杂性的新途径
  • 8 普世的,太普世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历史中缓步前行

    起初看这本书,还以为是一位很懂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写的。内容上不自觉体会到一种 “傲慢” 的状态。整体和历史绑定,各个国家之间的历史,甚至有远古时期的历史来回跳转。阅读感对于我这种历史小白来说不太友好。一些穿插的小故事还挺逗。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是艺术 但实现艺术要靠技术

      书中序言的一段话,我觉得特别好。“每当你沿着线状追问链条往前跨出一步,就抛掉了许多相关因素,而专注于你挑中的那个,这样的探索可能得到一些很有价值的局部认识,却不能产生一幅完整的图景,对改善探索者个人的已有图景也毫无助益,甚至更糟糕,过分高估自己所关注问题的重要性常常将一个人在现实事务上的判断力拉低到不可救药的水平。” 我们身处在这个社会中,很少跳出所处的位置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这是一本帮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探寻本质的书,非常值得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为什么要群居?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78 本)📚📚《群居的艺术》📚📕 人为何有自由意志?因为我们的选择是不可预知的。为何不可预知?因为运行我们心智的神经系统,有着物理上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又是哪儿来的?来自神经工作中的量子效应。Duang!量子神经学挽救了我们的自由意志!📕 每当你沿着线状追问链条往前跨出一步,就抛掉了许多相关因素,而专注于你挑中的那个,这样的探索可能得到一些很有价值的局部认识,却不能产生一幅完整的图景,对改善探索者个人的已有图景也毫无助益,甚至更糟糕,过分高估自己所关注问题的重要性常常将一个人在现实事务上的判断力拉低到不可救药的水平,“有些话荒唐得只有哲学家才说得出来”—— 这绝不仅仅是句笑话。📕 描绘一幅世界图景,这听起来是件令人生畏的任务,然而在我看来,拒绝它并不是一种谦逊,而只是心智上的顽固或懒惰,因为我们既然能够作为一种波普式造物(Popperian Creatures)而存在并行动于这个世界之中,就必定已经各自拥有了一幅属于自己的图景 —— 无论多么粗略、模糊和残缺,只是通常人们都懒得加以审视和表述,或者不愿将其袒露在阳光下,接受理性的批判。📕 俗人一样,哲学家历来享有无视专业边界和免于实证研究的特权,一个领域一旦专业化之后,便大可以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人人都有且必须有一个世界图景,哲学家只是在维护这一图景上特别勤快一点,时时审查和调整它,以便容纳和组织不断涌入的新经验,并且愿意多花些工夫将它描绘出来,与人分享。📕 社会规模也是复杂知识系统的存在前提。在无文字时代,知识分散存储于个体头脑之中,因而总的知识量由个体数量和个体之间知识差异度决定,小群体不仅个体数量少,并且由于缺乏分工和专业化,知识与技能的个体差异也很小;就好比生物有机体,如果细胞数量很少,而且细胞间分化程度很低,就搭建不出太多有意思的复杂结构。📕 群体的知识系统就像一个观念池塘,观念在其中冲撞交配,产生新观念,组合出新结构,就像原始汤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产生新结构一样,要出现这样的效果,必须有庞大的个体数量。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9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民营出版策划发行机构。从1996年策划出版发行梁晓声《95随想录》、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始至今,汉唐之道每年均有颇具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问世,一直享有书业“常青树”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