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历史人类学的标志性著作,讲述百姓的生存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代沿海卫所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袭军户制度下军户家庭与官府的互动,着重描述和总结了承担兵役义务的军户如何趋利避害,制订出种种策略以优化自身处境。他们既未公然蔑视权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与服从的“中间地带”运作,以期将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同时使利益最大化。

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讲述了福建军户在原籍、卫所和军屯的生活。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运用了大量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等民间资料,讲述了许多发生在军户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实而鲜活的案例,辅以严谨、细致的考辨,构成了这本讲述百姓自身历史的社会史著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登场的家族
  • 中文版序一
  • 中文版序二
  • 导论 悲苛政一门入军户 叹凄凉三子死他乡 明代中国的日常政治
  • 军户与日常政治
  • 制度、解域化和社会遗产
  • 关于明代历史
  • 关于本书
  • 第一部分 在乡村
  • 第一章 服兵役贤弟勇代兄 分家产幼子竟承嗣 征兵、军役与家庭策略
  • 论族谱
  • 明代军户
  • 倪家如何来到金门:明代军事制度简介
  • 征兵与入籍
  • 分派与调转
  • 补伍与勾军
  • 定居与本地化
  • 戏剧插曲
  • 家族策略
  • 结论
  • 第二章 藏祸心恶少诬富族 噤蜚语军叔访故亲 士兵与亲属的新社会关系
  • 结论
  • 第二部分 在卫所
  • 第三章 乱海疆倭寇混真假 犯走私官匪淆黑白 沿海卫所与海上走私
  • 沿海卫所的生活
  • 郑和与倭寇
  • 蒋千户夜袭倭巢 张把总暗结匪首
  • 颜推官称病避案 黄船主撒谎服法
  • 结论
  • 第四章 结连理戍兵入乡俗 办卫学军官传书香 卫所里的新社会关系
  • 何鹏娶妻:卫所军士的婚姻网络
  • 潘海安分香:卫所里的寺庙
  • 卫学
  • 结论
  • 第三部分 在军屯
  • 第五章 遭构陷家门逢厄运 诅书吏屯卒雪冤情 军屯内的制度套利
  • 制度
  • 徐仕盛讦告书吏 祁彪佳怒斥刁徒
  • 薛良言贪利争土 张三郎破财免灾
  • 结语
  • 第六章 施巧计军户取民籍 联乡谊一庙奉二神 屯军与百姓社会关系之处理
  • 生人归故里 相见不相识
  • 作为社群的军屯
  • 侯山两块断裂的石碑
  • 结语:湖头和达埔
  • 第四部分 余音
  • 第七章 认同宗异姓成亲族 作始祖关帝显神威 明代军事制度的遗产
  • 苦难深重的过渡时期
  • 清代两户人家为明代赋税交恶
  • 穷则变,变则通:田家族产转作他用
  • 大城所“士兵”援引先例,请求豁免赋税
  • 旧瓶装新酒:关帝如何成为铜山所居民共同的祖先
  • 结语
  • 结论
  • 非正式机构与明代国家
  • 易读性与国家语汇
  • 明代的商品化与合同
  • 明代的国家与社会
  • 关于明史
  • 中外历史中的国家
  • 当代的回响/影响:重游平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外国人眼中的制度异化

    一个外国人,用中国的章回体,把一篇写明朝军户制度变迁的学术书籍,写成纪实文学,真厉害,严谨,缜密,言出有据,推理有自洽的逻辑,值得中国历史学者学习。全书内容 “得到” 听书有很棒的解读,原书学术,读起来还是枯燥,事情是写个简单的事情,对外国人来说很新鲜,对中国人来说很自然,理所当然,朱元璋在建国的时候,殚精竭虑想给他的子孙留下个万事基业,用严格的户籍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希望将王朝永固,但任何制度都需要顺应人类的生物演进,所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军户也想办法用部分人的个人牺牲,换取家族的演进,作者身为西方人,惊叹中国人的家族的维系力量,海外华人对宗族宗谱的重视。设计再严密精巧的统治制度,都会变形异化。我祖籍泉州,也在闽南地区实际生活了很长时期,西方人惊叹,中国人的家族维系就是中国人的宗教,王朝会更换,家族文化被一直传承。了解沿海闽南文化,读蔡崇达的作品更容易理解。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體制塑造了人?還是人塑造體制?

      本書以明代沿海衛所為背景,剖析了在明代世襲軍戶制度下,軍戶家庭與朝廷之間的互動。重點闡述了在與國家代理人的互動中,軍戶為優化自身處境,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採取的一系列策略。這些策略依據福柯 “統治的藝術” 之名,被總結為 “被統治的藝術”。作者敏銳地發現,明朝實行軍戶制度時,正值 “鑄造現代世界中樞熔爐” 的時期。和明朝默認民間對軍戶制度的再創造一樣,當時的不少大國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一定程度的妥協。法國 17 世紀的直接稅,由每個教區的居民自行分配均攤,等於承認一種 “非正式體制”;奧斯曼帝國自願向地方讓渡了部分治權,被歷史學家形容為 “妥協產物的事業”,就屬於這種情況。作者提出設問:或許鑄造現代世界,都有一個向 “被統治的藝術” 低頭、向制度套利讓步的過程,在這個基礎上進而再形成國家、代理人與民間互動的新模式。只憑這個有趣的設問,就足以打開我們對於明朝歷史的新想像、新視野。體制塑造了人,反過來,人又塑造了體制。民間對體制的博弈和扭曲,構成了百姓的日常政治史,而百姓的日常政治史,又是一個國家的政治史、制度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瞭解這種制度的博弈,瞭解民間被統治的藝術,才能更好地還原那個時代,發現國家運行和更替的真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被统治的艺术》

        教人怎么 “统治” 别人的书有很多,而现实中被统治者远远多于统治者,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这都是个事实。那么被统治者该怎么适应、服从,进而利用这一套加在他们身上的统治呢?这本书通过研究历史,对这个话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1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