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9.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1千字
字数
2015-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评说《文心雕龙》。
内容简介
本书为《童庆炳文集》之一,以一种新颖的体例,即《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文心雕龙》“会通适变”说、《文心雕龙》“因内符外”说、《文心雕龙》“循体成势”说、《文心雕龙》“感物吟志”说等“三十说”论述刘勰对文体、文学创作、作品构成等的思考,读来饶有趣味,让人兴致盎然。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卷说明
- 代前言——我的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之旅
- 中国文学之道的美学解说——讲授“《文心雕龙》研究”十周年
- 一、讲授“《文心雕龙》研究”缘起
- 二、我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基本理解
- 三、我研究《文心雕龙》的旨趣
- 《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
- 一、对刘勰的“道”的四种解释
- 二、“天道自然”及其衍化
- 三、文原自然与“物感”说
- 四、余论
- 《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新探
- 一、刘勰的“原道”说是唯心主义的论调吗?
- 二、“原道”说与“异质同构”说比较
- 三、“原道”说总结了中华古代的创作和理论
- 《文心雕龙》“体有六义”说
- 一、“宗经”是“为文之用心”的关键
- 二、“体有六义”中的“体”
- 三、“体有六义”中的“六义”
- 《文心雕龙》“文体”四层面说
- 一、争论中几种不同的意见
- 二、《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现实针对性和文化内涵
- 三、刘勰文体观念系统
- 《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
- 一、刘勰“辨骚”的历史文化背景
- 二、以“经典”为参照系,但不作为衡量标准
- 三、“奇正华实”说的理论意义
- 《文心雕龙》“神与物游”说
- 一、“神思”的思想来源
- 二、“神与物游”作为艺术想象的基本特征
- 三、“神与物游”开展的条件
- 四、“神与物游”中两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 《文心雕龙》“胸中意象”说
- 一、刘勰“意象”说溯源
- 二、“窥意象而运斤”的基本意涵及其价值
- 三、刘勰“意象”说对后代诗学的影响与后代对它的呼应
- 《文心雕龙》“感物吟志”说
- 一、中国“诗”的古典意义
- 二、诗歌生成四要素:“感”、“物”、“吟”、“志”
- 三、余论
- 《文心雕龙》“因内符外”说
- 一、“体”的意义
- 二、“性”的意义
- 三、“体”与“性”的对应关系
- 《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
- 一、关于“风骨”内涵的十种不同解说
- 二、“风骨”是刘勰对文学作品内质美的规定
- 三、“风骨”生成的原因
- 四、“风骨”与“采”:内质美和外形美的统一
- 《文心雕龙》“会通适变”说
- 一、《通变》篇的主旨:“通”还是“变”?
- 二、“通变”的文论内涵——“会通适变”的“运动”
- 三、“通变”的关键在哪里?
- 《文心雕龙》“循体成势”说
- 一、“势”的五说
- 二、“定势”所定的是语体之势
- 三、语体之势运用的原则
- 《文心雕龙》“情经辞纬”说
- 一、《情采》篇研究综述
- 二、文学审美论的成熟
- 三、情、采关系新解
- 《文心雕龙》“镕意裁辞”说
- 一、刘勰“镕裁”论的现实针对性
- 二、“镕裁”的意义与功能
- 三、“三准”——镕意的基本功夫
- 四、“善删”、“善敷”——“裁辞”的基本要求
- 《文心雕龙》“声得盐梅”说
- 一、汉语声律的发现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由不自觉到自觉
- 二、《声律》篇对汉语文学声律基本内涵的揭示
- 三、诗文声律的产生和声情关系以及“声得盐梅”
- 《文心雕龙》“章明句局”说
- 一、《章句》与文坛时弊
- 二、黄侃、刘永济等前辈学者的解释
- 三、安章宅句五大原则
- 四、“章明句局”说与营造语境
- 《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
- 一、三种不同角度的解说
- 二、赋比兴与情感表现
- 三、“比显兴隐”说的哲学解说
- 《文心雕龙》“文外重旨”说
- 一、“隐秀”四说
- 二、“隐秀”的美学内涵
- 三、“隐秀”提出的背景和生成问题
- 《文心雕龙》“杂而不越”说
- 一、同中之异
- 二、“杂而不越”说的美学内涵
- 三、“杂而不越”的文化蕴含
- 《文心雕龙》“质文代变”说
- 一、研究状况:一致中的不一致
- 二、文学发展:“质文代变”、“质文沿时”
- 三、“质文代变”的系统原因
- 《文心雕龙》“披文入情”说
- 一、“知音”作为文学鉴赏的高境
- 二、“披文入情”的障碍
- 三、“披文见情”的可能
- 《文心雕龙》“繁略殊形”说
- 《文心雕龙》“丽词雅义”说
- 一、赋的兴起及汉赋的成败得失
- 二、“丽词雅义”的矛盾结构
- 三、达到“丽词雅义,符采相胜”的途径
- 《文心雕龙》“自然成对”说
- 一、刘勰叙述对偶历史发展三阶段
- 二、对偶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
- 三、对偶种类及其优劣
- 《文心雕龙》论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
- 一、中西方文学艺术中人与自然诗意关系的发现
- 二、刘勰的“心物宛转”说与后人的研究
- 三、“心物宛转”说的心理学解读
- 《文心雕龙》“阴阳惨舒”说
- 一、《物色》篇的位置暗含社会与自然并列的思想
- 二、“阴阳惨舒”说及其现代解释
- 三、“联类不穷”、“情往似赠”与中国“绿色”文论的起点
- 《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
- 一、刘勰提出“为情而造文”的针对性和现实感
- 二、移入与移出: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动
- 三、赋比兴:情感表现的三种方式
- 《文心雕龙》“韶难郑易”说(初稿)
- 一、乐曲的起源、功能和先王的态度问题
- 二、对作为一种文体的乐府的界说
- 三、乐府发展的史实和规律
- 《文心雕龙》“君子藏器”说
- 一、近代词人,务华弃实
- 二、批评者多,颂扬者少
- 三、君子藏器,待时而动
- 后记
- 代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