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了解国际发展援助的科普读物。

内容简介

为什么当时发达国家要援助我们的发展?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援助非洲等更为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发展援助对援助国和受援国有哪好处,还是像大众常常以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外交手段?为什么原来西方那种只给钱的援助模式,并没有完全起到发展援助应有的作用?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对外发展援助规模日益增大,中国援助模式有哪些优势,中国又在应该国际援助中承担怎样的新角色?

李小云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介入这一领域,从作为受援国的代表到作为援助国的专家,见证了国际发展援助近几十年来的各种变化,他以亲身经历的事件为载体,回答了上述问题,讲述了发展援助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对我们了解并理解发展援助有重要、对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编 发展援助从何而来?
  • 第一章 西方发展援助ABC
  • 从利文斯通到杜鲁门
  • 从“四点方案”到“釜山会议”
  • 西方发展援助的三个伦理视角
  • 西方发展援助体系如何制造全球公共品
  • 西方发展援助的知识生产机制
  • 西方国家私营部门如何参与国际发展合作
  • 美国的对外援助
  • 非洲朋友眼中的中西援助差异
  • 第二章 西方发展援助出了什么问题?
  • 迪顿的“援助错觉”
  • 为何援助备受争议?
  • “有效性”的战略为何走向“无效”?
  • 撕破的西服
  • 世行的闲话
  • 不断变化的议程
  • 西方发展援助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 第三章 西方发展援助走向何处?
  • “全球有效发展合作伙伴”的诞生
  • 西方发展援助体系的自我拯救?
  • 特朗普当选会改变西方发展援助吗?
  • 德国版“非洲马歇尔计划”
  • 第二编 新发展知识
  • 第四章 新发展知识的兴起
  • 历史的故事
  • 新发展知识的兴起
  • 新兴国家与全球、区域公共品供给
  • “新南南合作”的兴起
  • “想象”的建构与经验的平行分享
  • 林毅夫挑战了什么?
  • 第五章 新发展机构的出现
  • 从斌椿到亚投行
  • 亚投行是替代性的“发展知识银行”吗?
  • 亚投行应成为新型发展知识银行
  • 与亚投行争,日本的钱不一定管用
  • 第六章 中国与新发展知识
  • 中国能为世界提供什么?
  • 中国发展知识能成为世界性知识吗?——以农业发展知识为例
  • 中国学者眼中的国际发展合作
  • 中国是否重塑了国际发展架构?
  • 中国如何分享农业技术
  • 全球发展合作中新兴大国缺席可以吗?
  • 中国如何回应“全球有效发展合作伙伴”
  • 中国与世界的新关系:社会科学家的在场性
  • 第三编 中国对外援助
  • 第七章 中国对外援助ABC
  • 中国为何要援助贫困国家?
  • 如何理解中国的对外援助
  • 国内公众对对外援助的认知
  • 600亿美元是什么?
  • 对外援助的历史与改革要务
  • 中国需要新型对外援助
  • 第八章 如何看待中国的对外援助
  • 世界减贫需要更多中国声音
  • 中国发展研究的萌芽
  • 评价中国对外援助的标准是什么?
  • 如何看待中国的对外援助效益?
  • 中国对外援助超过美国了吗?
  • 中国的“发展研究”将迎来新时代
  • 发展工作在中国: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 第九章 中国为什么援助非洲
  • 非洲对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 中国援非的历史经验与微观实践
  • 对非洲的报道缺了什么?
  • 非洲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 私企走进非洲,功课须先做足
  • “白衣天使”的援非使命
  • 中国援非专家如何更好地助非发展
  • 讲好中国故事勿要变成仅讲中国“好故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