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界线,让孩子独立且自信。

内容简介

没有边界感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边界感,是控制。好的养育,要在爱与规则之间找到平衡。本书告诉我们,父母与孩子间恰当的边界感,不是距离,而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少的“安全线”。

本书提炼了亲子关系中的10大边界定律,涵盖从日常行为到性格养成的关键环节。如何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依赖父母解决问题;如何对孩子说“不”并坚持原则,同时保持亲子关系的亲密;如何设立边界,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抗挫力和同理心;如何避免过度保护或过度控制。

本书整合大量案例,清晰阐释了亲子互动中应该如何确立边界、划分责任;为父母梳理了应该对什么样的行为进行管控,对什么样的行为给予放手。无论是孩子拖延完成作业、顶撞父母、沉迷游戏还是逃避责任,本书都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通过建立边界感,可以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管理情绪,并终成长为独立、自信的成年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为什么要帮孩子设立边界
  • 第一部分 为什么孩子需要边界感
  • 第1章 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
  • 第2章 孩子的性格决定他的一生
  • 第3章 有边界感的家庭,能养育健康的孩子
  • 第二部分 孩子需要知道的边界定律
  • 第4章 我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 第5章 自力更生
  • 第6章 我无法完全做到,但我也并非无助
  • 第7章 我不是唯一重要的人
  • 第8章 先好好爱孩子,然后建立边界
  • 第9章 痛苦亦是礼物
  • 第10章 不必一直发脾气
  • 第11章 当我感恩时,我会更快乐
  • 第12章 主动迈出第一步
  • 第13章 诚实为上策
  • 第三部分 为孩子设立边界
  • 第14章 付诸实践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带着爱意设立边界

    养育孩子的过程,常伴随爱与困惑的交织。我们渴望他们成长为负责任、有担当的成年人,却在日常的拉锯战中感到疲惫与无力。这本书不谈空泛的理论,而是将 “界线” 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父母每日可践行的具体原则。本书的核心观点清晰有力:孩子的品格塑造,远比即时快乐更重要。真正的爱,包含着教导孩子认识现实世界的规则。一个没有界线的孩子,如同在没有护栏的悬崖边行走,表面自由,实则危机四伏。他们未来将遭遇的挫折,可能远比童年时适度的不适感更为严峻。作者强调,父母的目标不是成为孩子喜欢的朋友,而是成为能引导他们走向成熟的教练。书中犀利地指出了许多家庭中存在的 “界线模糊” 问题。例如,当孩子拖延作业,父母反复催促甚至最终代劳;当孩子爆发情绪,父母因内疚而放弃原则。这些行为在短期内平息了风波,长期却教会孩子:责任可以推卸,规则可以打破。本书将这些日常场景一一剖析,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正是父母自己,常常在无意中破坏了界线的建立。那么,如何建立有效且健康的界线?这正是本书最具价值的部分。作者提出了 “自然后果” 与 “逻辑后果” 作为核心工具。孩子不穿外套感到寒冷,这是 “自然后果”;孩子超过规定时间未回家,因此失去次日外出的权利,这是 “逻辑后果”。这些方法的关键在于,让现实生活成为孩子的老师,而非让父母的情绪成为惩罚的尺度。父母需要做的,是带着同理心,坚定地执行约定,允许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后果。本书的论述结构紧密,从 “为何需要界线” 到 “界线是什么”,再到 “如何执行”,层层递进。它详细探讨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如何设立关于时间、物品、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具体界线。尤其可贵的是,它反复提醒父母关注自身 —— 我们是否也在坚守自己的界线?一个无法对自己时间、情绪负责的父母,很难教会孩子什么是责任。这种反求诸己的视角,让本书超越了技巧层面,触及家庭教育的根源。

      1
      1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