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解锁“双碳”密码,绿色低碳技术新解。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是指能够有效降低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的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手段。

本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双碳”目标的时代需求与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概况,化石能源清洁高 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编委会成员
  • 前言
  • 第1章 国家“双碳”目标的时代需求与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概况
  • 1.1 全球碳排放与“双碳”目标
  • 1.1.1 全球碳排放与“双碳”目标背景
  • 1.1.2 全球“双碳”目标新进展
  • 1.1.3 全球“双碳”目标新挑战
  • 1.1.4 全球“双碳”目标的国别模式
  • 1.2 我国碳排放的基本概况
  • 1.2.1 我国碳相关的政策导向
  • 1.2.2 我国碳排放的现状与特征
  • 1.2.3 我国碳排放的五大来源
  • 1.3 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
  • 1.3.1 “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
  • 1.3.2 “双碳”目标的深层内涵
  • 1.3.3 “双碳”目标的重大意义
  • 1.4 我国“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 1.4.1 我国“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
  • 1.4.2 我国“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
  • 1.5 “双碳”目标下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的紧迫要求和瓶颈
  • 1.5.1 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的紧迫要求
  • 1.5.2 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的瓶颈
  • 1.6 支撑“双碳”目标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
  • 1.6.1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 1.6.2 可再生能源技术
  • 1.6.3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 1.6.4 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
  • 1.6.5 储能技术
  • 1.6.6 节能技术
  • 第2章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 2.1 燃煤热电联产
  • 2.1.1 微型热电联产
  • 2.1.2 热电联产区域供热
  • 2.1.3 三重热电联产
  • 2.2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 2.2.1 直燃耦合发电
  • 2.2.2 并联耦合发电
  • 2.2.3 气化耦合发电
  • 2.3 煤炭分质转化利用
  • 2.3.1 煤热解工艺
  • 2.3.2 煤焦油加氢工艺
  • 2.3.3 煤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多联产的模式
  • 2.4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
  • 2.4.1 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
  • 2.4.2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
  • 第3章 可再生能源
  • 3.1 太阳能发电
  • 3.1.1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 3.1.2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 3.2 风能发电
  • 3.2.1 风力发电技术
  • 3.2.2 风能海水淡化
  • 3.3 水力发电
  • 3.3.1 筑坝式开发
  • 3.3.2 引水式开发
  • 3.3.3 混合式开发
  • 3.3.4 梯级开发
  • 3.4 海洋能利用
  • 3.4.1 波浪能发电
  • 3.4.2 潮汐能发电
  • 3.4.3 海洋热能转换
  • 3.4.4 盐度梯度发电
  • 3.5 生物质能利用
  • 3.5.1 生物质能发电
  • 3.5.2 生物质能清洁供热
  • 3.6 地热能利用
  • 3.6.1 地热能直接利用
  • 3.6.2 地热能发电
  • 3.7 储能
  • 3.7.1 机械储能
  • 3.7.2 电磁储能
  • 3.7.3 电化学储能
  • 3.7.4 热储能
  • 第4章 氢能
  • 4.1 绿色制氢技术
  • 4.1.1 化石燃料制氢
  • 4.1.2 工业副产物制氢
  • 4.1.3 电解水制氢
  • 4.1.4 其他制氢方式
  • 4.2 储氢技术
  • 4.2.1 高压储氢
  • 4.2.2 液态储氢
  • 4.2.3 储氢材料储氢
  • 4.3 运氢技术
  • 4.3.1 气氢运输
  • 4.3.2 有机液态运氢
  • 4.3.3 固氢运输
  • 4.4 氢能应用
  • 4.4.1 氢燃料电池
  • 4.4.2 氢气工业应用
  • 4.4.3 其他应用
  • 4.5 氢泄漏检测技术
  • 第5章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 5.1 碳捕集技术
  • 5.1.1 吸收技术
  • 5.1.2 吸附技术
  • 5.1.3 膜分离技术
  • 5.1.4 富氧燃烧技术和化学链燃烧技术
  • 5.1.5 电化学捕集技术
  • 5.1.6 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 5.1.7 直接空气捕集技术
  • 5.2 碳利用技术
  • 5.2.1 化学利用制备化学品技术
  • 5.2.2 化学利用制备高性能材料技术
  • 5.2.3 生物利用技术
  • 5.2.4 物理利用技术
  • 5.2.5 矿化利用技术
  • 5.3 碳封存技术
  • 5.3.1 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
  • 5.3.2 海洋封存技术
  • 5.3.3 矿物封存技术
  • 第6章 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
  • 6.1 钢铁流程再造技术
  • 6.1.1 长流程炼钢碳减排技术
  • 6.1.2 电弧炉短流程炼钢节能减排技术
  • 6.1.3 直接还原炼铁技术
  • 6.2 有色金属行业流程再造技术
  • 6.2.1 铝冶炼低碳技术
  • 6.2.2 铜冶炼低碳技术
  • 6.2.3 铅锌冶炼低碳技术
  • 6.2.4 镁冶炼低碳技术
  • 6.3 水泥行业流程再造技术
  • 6.3.1 熟料煅烧清洁燃料替代技术
  • 6.3.2 低碳水泥生产技术
  • 6.3.3 节能提效技术
  • 6.4 化工行业流程再造技术
  • 6.4.1 绿色高效原油炼制技术
  • 6.4.2 煤油共炼技术
  • 6.4.3 先进低能耗分离技术
  • 6.4.4 电催化合成氨/尿素技术
  • 第7章 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 7.1 绿色工厂
  • 7.2 绿色工业园区
  • 7.3 绿色电力体系
  • 7.4 能源互联网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