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厘清中国当前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的现实矛盾。

内容简介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强调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在这一逻辑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生产力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基于此,本书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同特性为起点,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异质性科技创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旨在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本书的框架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一 科技创新理论
  • 二 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章 异质性科技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 理论分析框架综述
  • 二 异质性科技创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
  • 三 政府和市场在异质性科技创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作用机制
  • 四 异质性科技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数理模型分析
  • 五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科技创新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事实
  • 一 中国科技创新的特征事实分析
  • 二 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结果分析
  • 三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质性科技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 一 实证假设
  • 二 研究设计
  • 三 实证结果分析
  • 四 稳健性检验
  • 五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为政府视域下异质性科技创新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
  • 一 有为政府的作用机制分析
  • 二 研究设计
  • 三 实证结果分析
  • 四 稳健性检验
  • 五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效市场视域下异质性科技创新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
  • 一 有效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
  • 二 研究设计
  • 三 实证结果分析
  • 四 稳健性检验
  • 五 本章小结
  • 结论、建议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政策建议
  • 三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相关定理和引理的证明
  • 附录B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旧类目对照表
  • 附录C 分省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
  • 附录D 分行业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
  • 附录E 中美两国工业行业类比标准与分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