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杨照领读夏目漱石:从《草枕》到《少爷》,什么是我们本该坚持、却早已忘记的生活价值?

内容简介

从《我是猫》到未尽遗作《明暗》,夏目漱石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创作了15部中长篇小说,每部作品风格特质不同,却都是关于“人情”与“非人情”的角力、对抗。

这也点出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困惑。明治维新之后,高速西化的“现代”并未给日本带来预期的自由,传统的人情伦理规范仍全面笼罩着个体生活。久而久之,人没有了自我,离开了社会角色就无从行为,也不知道自己是谁、身在哪里。

于是,决心对抗潮流的漱石,用一个个拥有“非人情”特质的主角说明:不存在既定的疆界,没有所谓的“正常”。人有选择的自由和潜能,这个时代的标准答案,只能自己去面对、去决定。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看待世界与时间
  • 前言 夏目漱石与其浪漫追求
  • 第一章 “明治作家”诞生
  • 夏目漱石出生的历史背景
  • “王政奉还”与黑船事件
  • 保守势力的瓦解
  • 改革中的明治维新
  • 西化浪潮中的“文化堆栈”
  • 晚熟的小说家
  • 第二章 破格与越界
  • 重思“什么是文学”
  • 不拘一格的文学尝试
  • 以《草枕》叩问艺术的真谛
  • “浪漫”一词的创译
  • 艺术与“人情世故”的矛盾
  • 想当然耳的“人情”与活得精彩的“非人情”
  • 从西方文学的浪漫主义看“非人情”生活
  • 第三章 开启“非人情”书写
  • 能剧与“疏离剧场”
  • 山村茶店的老妪
  • 体验与诉说
  • 被“人情”所遮蔽的美
  • 无法被描述的容颜
  • 和暖春日与理发匠
  • 画的三种层次
  • 同期创作的《少爷》与《草枕》
  • 村上春树谈夏目漱石
  • 幻影女子的奇袭
  • 长良少女之歌
  • 画家之眼与欲望之眼
  • 以自由的方式阅读小说
  • 对话的竞赛
  • 镜池中漂浮的美女
  • 凝固的场景与戏剧张力
  • 禅修与艺术的境界
  • 现代小说的故事性
  • 关于翻译
  • 第四章 承前启后的《少爷》与《虞美人草》
  • 颠覆既有认知、与众不同的小说
  • 《虞美人草》的三种阅读法
  • 夏目漱石笔下的“火车”情节
  • 反潮流的创作者
  • 贯串夏目漱石作品的主轴
  • 《少爷》中清婆眼里的“非人情”式价值
  • 小镇里的人情束缚
  • 逃脱人情的人生选项
  • 《虞美人草》的叙述视角
  • “世界是颜色的世界”
  • 一百个世界
  • 《虞美人草》中“非人情”的甲野
  • 说教的结局
  • 第五章 夏目漱石作品间的关联
  • 十年创作收束于《心》
  • 关于“真心”的课题
  • “真心”与“人情”的相互矛盾
  • 共同的问题意识
  • 《三四郎》的人情角力
  • 早期三部曲
  • 悬而未决的结局
  • 夏目漱石笔下的女性
  • 第六章 夏目漱石与后世文坛
  • 东京大学“三四郎池”
  • 刻意打造的粗陋校园
  • 不追随潮流的京都大学
  • 军国主义时代的来临
  • “国民作家”——吉川英治、松本清张
  • “国民作家”——司马辽太郎、宫部美雪
  • 明治时期的明与暗
  • 夏目漱石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