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日本学者的全新眼光重新解读中国历史,带你深入了解三国。

内容简介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后汉三国”的一卷。《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书一是将三国历史与文学作品《三国演义》进行比较,剖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真伪;二是将三国历史置于古今东亚世界中进行解读,分析和比较中、日、韩相关历史文化的相互影响、交融和异同;三是本书虽然是以文学研究家的身份撰述的普及性三国历史,但是著者是以史学的、学术性的、严谨的态度进行撰写的,可以说是一部以史籍原典和考古资料为依据而追求真实的三国历史的严肃著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一部值得中国读者阅读的三国史
  • 中文版自序
  • 序章 华丽的乱世
  • 第一章 夕阳西下的汉帝国
  • 中国人的历史观
  • 后汉时代
  • 黄巾之乱
  • 主角登场
  • 第二章 群雄割据
  • 走向霸权之路
  • 天下大乱
  • 官渡之战
  • 赤壁之战
  • 第三章 三分天下
  • 围绕兵家必争之地荆州的攻防
  • 刘备平定益州及汉中攻防
  • 曹操对孙权——合肥的攻防
  • 荆州攻防
  • 第四章 三帝鼎立
  • 魏文帝与蜀昭烈帝
  • 孙权的战略与野心
  • 诸葛亮的南征北伐
  • 第五章 三国的外交与情报战略
  • 外交交涉
  • 亡命、投降与情报干扰
  • 魏吴蜀的少数民族问题
  • 武将与军队
  • 第六章 走向衰落的三帝国
  • 蜀的衰亡与灭亡
  • 魏国内乱、司马篡权
  • 吴国内政与内讧
  • 第七章 三教鼎立的时代
  • 儒教的统一
  • 道教的诞生
  • 佛教的普及
  • 第八章 文学的自觉时代
  • 诗与小说——个性的文学
  • 科学与医学
  • 三国时代的都城
  • 美术与工艺
  • 纸与信息的作用
  • 第九章 邪马台国及其周围的国际关系
  • 朝贡与中国皇帝的正统性
  • 倭使来访
  • 终章 三国时代与现代东亚地区
  • 附录
  • 主要人物略传
  • 历史关键词解说
  • 参考文献
  • 历史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7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国时代,东吴老孙竟也是主角

    孙权最大的不幸就是活得时间太长了。昔日曾经同甘共苦打天下的周瑜、吕蒙、鲁肃,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就连曹丕、曹丕的儿子曹叡都死了,孙权还活着。而且眼睁睁看着被自己寄予希望的太子孙登在三十三年壮年去世。东吴政权在孙权去世后,一蹶不振。但在魏蜀吴三国鼎立中,吴是坚持到了最后的。最后,篡夺了魏政权的晋,灭吴一统天下。但晋朝后来被匈奴消灭,逃到江南的晋朝皇族后裔在吴国故地重建了东晋王朝。之后,整个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个汉族王朝都在建业建国。吴的遗产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三国演义》一共一百二十回,一百一十九回写到蜀国灭亡,一百二十回吴国灭亡,好像吴国的存在就是为了突然被灭亡的。实际上从黄巾之乱到三国最后的吴国灭亡,一共九十六年,蜀灭亡后,吴国和魏晋还对峙了十七年,《三国演义》里却一带而过。可惜的是,关于三国时代,我们从《三国演义》了解最多,当然也正是《三国演义》,才让那个时代在后人印象里无比深刻。《三国演义》是以蜀为正统,贬抑曹魏政权,至于孙吴政权,更是完全被忽视的小配角。所谓正统,是说皇位继承的合理性。那个时代,想做皇帝的人们,还在争先恐后地抢秦始皇留下的那枚皇帝印章。整个汉朝四百年,始皇帝留下的印章还发挥着至尊无尚的作用。本书不是替吴国翻案,只是从历史的角度,相对客观描述三国时期的历史。大框架主要聊了三个方面:一、三国的正统性。关于正统性,魏和蜀都有自己的坚持,都坚持标榜自己正儿八经从汉继承而来。曹操抹不开面子并没有称帝,曹丕演了一出大剧,让汉献帝禅位给他,还说汉是尧的后代,他们老曹家是舜的后代。所以,正统性虽然实质上是从枪杆子里打出来的,但具体细节上,还是得玩些小把戏。这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优良传统。刘备标榜的正统性,完全就只是因为他姓刘。刘备在称帝这个事情上,表现的比曹操着急多了。他听说曹丕称帝后,民间有个谣言,或者也有可能就是他自己制造了一个谣言,说汉献帝被曹丕杀了。于是刘备赶紧称帝,生怕谣言被识破。汉献帝还好好活着他不好当皇帝。孙权最实在,一没有汉献帝,二不姓刘,他也不着急乱称皇帝,听说了曹丕和刘备相继称帝,他还在韬光养晦。当时吴是向魏称臣的,所以被曹丕册封为吴王。按理说他应该用魏国的年号,但实际上,孙权对外用魏国的黄初年号,在国内还悄悄用着汉末的建安年号。作者说孙权的举动才令人感怀,我倒是觉得可能也是嫌麻烦,毕竟一直都是汉的年号,那个时代也没有电脑一键键入能修改系统,反正自己也根不红苗不正的不着急当皇帝。孙权是在刘备称帝八年以后才称帝的,那时候刘备都死了。当然,宣称正统也不是说着玩的,是有使命的。比如蜀和魏,那是绝决不能交朋友的,因为一个天下不能有二主,交了对方这个朋友,就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正统性。不能闹着玩。这也是刘备死后,蜀国不能偏安天府之国的原因。必须北伐!死也得北伐!况且,刘备的蜀汉政权,基本都是外来户,他们是在黄巾乱世中凑在一起的。这也就说到了本书聊的第二个方面:三国的实力。看惯了《三国演义》,大家都觉得刘备手下人才济济,实际上真实的三国实力对比,曹魏基本上完全碾压蜀和吴合起来。论地盘长江以北基本上都是魏国的,吴国相当于今天的江南和华南,蜀国相当于在今天的西南。论人口三国后期蜀国大概有不到 100 万,吴国有 230 万,魏国有 440 万。在人多力量大的年代,实力一目了然。论军队魏国搞的是中央集权,军队隶属于国家,实力杠杠的。吴国孙权父子属于外来政权和本地豪族合作,表面上中央集权实际上和军阀共治,但吴的权利一直集中在孙家势力,即便后期孙权去世以后,皇族内乱也几乎没受其他豪族大的影响。蜀国的军队,完全是浪子英雄们的流窜武装集团,战斗力差还不接地气,和魏、吴完全没法比。再论人才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何况魏国的领土本身就是历代人才汇聚的地方。吴国也有一流的人才,比如周瑜陆逊鲁肃,但勇猛欠缺。至于蜀国,刘关张实际上比诸葛亮大了有近 20 岁,而且蜀国的君臣来源太散,刘备和诸葛亮在世还能镇住场子,他俩一去世,那叫一个乱,简直是连环报复性谋杀。关于第三个方面,三国归晋。作者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角度,无非就是,无论是蜀还是吴,其根源、其发展,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劲难续。蜀国死在了正统性执念,吴国最后到了等死的状态。自然归晋。这本书澄清了很多被《三国演义》扭曲了的正史,当然作者还是尽量陈述事实,观点的部分其实更多留给了读者来决断。对于我们习惯了《演义》营造的三国史观看来,足够耳目一新了!书中还有个追根溯源式的陈述很有意思,说吴和蜀的领地,在石器时代恰是河姆渡和三星堆文化发源地,回看我们前面解读的《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书中有一个观点说战国七雄,正是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过来的。还有对比了曹魏搞的屯田和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包括起初的集中力量和后期的积极性丧失。诸如此类的观点,很有意思。作者还强调了一个对国际关系也非常有意义的观点:纵观中国历史,分裂的时代不是南北对抗,就是群雄乱立,只有三国是个三分天下、三帝鼎立的局面。正如两个人不能成为社会,三个人才是起码的社会单位,三国的关系可以成为国际。三国之间明争暗斗,比两国关系更复杂,但又没有群雄乱立的纷纭,可以视为国际关系的雏形。我给我的这篇读书笔记起了个名号:三国时代,东吴老孙竟也是主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原本心目中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的三国时代变得更加鲜活、生动、立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人无再少年:另一种视角下的三国博弈

        本书,比较突出的一个地方是:从孙吴这个陌生的角度,尤其是孙权本人的思考和决策,解释了我们熟知的三国历史,给我们补足了另外一种角度下三方博弈的全景。


        作者不求梳理所有的时间脉络,而是通过关键的几个时间点,和关键的几个事件,同时,借助「时间」这个长程的因素来剖析人物,力图清晰说明三国博弈参与者的心态、思虑、无奈、执念,以及走错一步无可挽回的真切感喟。另外,还参考小说《三国演义》里对应的故事设计,一一对比,为我们呈现一种熟悉里的陌生感。如此处理,很讨巧,因为三国故事,中日两国读者,都很熟悉,属于共同的默认知识。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特别提到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刘备称帝" 之后三方的心态:刘备着急了,孙权失望了,曹丕既愤怒又得意,因为孙权主动表示臣服。
        三国演义,正统设置在蜀汉,因此,曹丕称帝后,刘备紧接着也称帝,我们也没觉得不妥。而当时刘备的心态,很值得玩味,曾经试图以 "汉中王" 的名号,希望能够重复高祖故事,而事急从权,也抛弃了维护汉室正统的合法性大旗,直接自己来。曹丕愤怒到不出他的意料,孙权的心态则是认为刘备撒谎,现在终于露出真面目了。
        这个小小举动,在刘备心里,或许是早晚的事,但恰恰是这个举动,让孙权对其失望了,接下来,因为荆州问题而迭生事端,孙刘联盟之间的裂隙,开始滋长。
        同时,益州本地实力派,刘备也没有及时安抚笼络,反而粗暴地直接晾到了一边。自此,蜀汉也不可能得到益州本地士人的衷心支持。要知道,诸葛亮北伐,在后方掣肘的始终是这拨人,而且,最终开城迎接钟会邓艾的,也是这拨人。
        之后的三方博弈,不论是魏,还是吴,都竭力通过益州本地势力,来左右蜀汉的内政外交,尤其孙权方面,在这个方向的工作,做得最成功。比如,跟李严,雍闿,私下多有往来。
        可以说,称帝的时间,刘备没把握好,是一大失策,这成为后主时代蜀汉国政的一大短板,也正因此,鲁肃殁后,孙权真正开始着手荆州问题;孙权,看待刘备的角度和眼光,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因为道德合法性而来的仰视,变成刘备称帝后的怀疑和提防。简言之,孙权更加取现实主义的态度。
        孙权并非没有野心,只是条件一直没有准备好。境内越人反抗,内政还没有处理清楚。受封吴王之后,很快,相机而变,竟然建元「黄武」,明摆着是把自己当皇帝了,而且,这个年号,是从魏的「黄初」和蜀的「章武」,各取一个字,得来的。不知,那二位正式登基的,心里怎么想。
        吴蜀之间趋向和平,诸葛亮北伐之前,孙权就派人北上辽东,拉拢公孙家,筹划南北西三面夹攻魏国,紧接着,孙权与蜀国及时签订互不侵犯协定,而且,大大方方跟蜀国商量,怎么瓜分魏国,都商定了战后秩序了。孙仲谋思虑,不可谓不深远。
        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在我们这些事后之人和事外之人 来看,不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错误?而实际上,他们的人生机遇,决定于 时间 和 位置,时间变了人老了,自身的位置变了,心态就会变化,心态变化,动作就会走形,也就是所谓的 "昏招"。
        弭平黄巾之乱,那个时候,不论曹操,还是刘备,想必都还没有称王称霸君临天下的想法,只是随着 时间变化,实力一天天增长,国家威权不再,再加上 "将军白头、美人迟暮",时间紧赶着,岁月不饶人,自然起了觊觎名器之心,也就顾不得以前信誓旦旦说过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大话。
        一纸空文犹自弃,美好约言不足提。
        但使能有万年时,何苦匆匆急称帝?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5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