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26千字
字数
2017-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当代思想史巨擘的经典之作,美国多所高校哲学系指定用书。
内容简介
理查德·塔纳斯的《西方思想史》依循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按古典时代的世界观、中世纪的世界观和现代的世界观等层递演进,着眼于西方文明中的重要思想和核心概念,即从柏拉图到黑格尔,从圣·奥古斯丁到尼采,从哥白尼到弗洛伊德的西方宗教、哲学和科学等形成的思想传统,生动叙述了自古希腊起至后现代主义时代的西方思想的演进以及不断变化的观念,通过从当代的角度对影响西方人理解世界的种种观念的重新审视和深刻思考,满怀激情地提出了解决当代西方世界观危机的新的途径和方向,从而帮助人们勇敢面对和积极推动西方思想正在经历的划时代的变革。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西方思想史》中译本序
- 西方思想的激情
- 序言
- 引言
- 第一篇 希腊人的世界观
- 原型的型
- 相与神
- 从荷马到柏拉图的希腊思想的演变
- 神话中的想像力
- 哲学的起源
- 希腊人的启蒙运动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的英雄
- 哲学家的探求与宇宙精神
- 关于行星的问题
- 亚里士多德与希腊人的平衡
- 双重遗产
- 第二篇 古典时代的转变
- 希腊化母体的互相对立的倾向
- 希腊思想的衰落与保持
- 天文学
- 占星术
- 新柏拉图主义
- 罗马
- 基督教的兴起
- 第三篇 基督教的世界观
- 犹太人的一神教与历史的神化
- 古典成分与柏拉图哲学遗产
- 异教思想的皈依
- 基督教看法内的两个对立面
- 欢欣鼓舞的基督教
- 二元论的基督教
- 进一步的对立面和奥古斯丁的遗产
- 物质与精神
- 奥古斯丁
- 律法与恩典
- 雅典与耶路撒冷
- 圣灵与它的沧桑变化
- 罗马与天主教
- 圣母马利亚与母教
- 总结
- 第四篇 中世纪时代的转变
- 经院哲学家的觉醒
- 托马斯·阿奎那的探求
- 中世纪全盛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 世俗思想的涨潮
- 天文学与但丁
- 基督教会的世俗化与世俗神秘主义的兴起
- 批判的经院哲学与奥康姆的剃刀
- 古典人文主义的复兴
- 彼特拉克
- 柏拉图的复归
- 在门槛上
- 第五篇 现代世界观
- 文艺复兴
- 宗教改革
- 科学革命
- 哥白尼
- 宗教界的反应
- 开普勒
- 伽利略
- 牛顿宇宙观的形成
- 哲学革命
- 培根
- 笛卡尔
- 现代世界观的基础
- 古代和现代
- 现世主义的胜利
- 科学和宗教:早期的协调
- 妥协和冲突
- 哲学、政治学、心理学
- 现代的性质
- 隐而不显的连续性
- 第六篇 现代的转变
- 变幻不定的人类形象——从哥白尼到弗洛伊德
- 现代思想的自我批判
- 从洛克到休谟
- 康德
- 形而上学的衰落
- 现代科学的危机
- 浪漫主义及其命运
- 两种文化
- 分裂的世界观
- 尝试综合:从歌德和黑格尔到荣格
- 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
-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
- 世纪之交
- 第七篇 尾声
- 哥白尼之后的双重束缚
- 认识与无意识
- 世界观的演变
- 万物归元
- 大事年表(古代事件的发生时间取近似值)
- 注释
- 引言
- 参考书目
- 志谢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9月,为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本社以 “严肃的思想,典雅的学术”为出版己任,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良的精神产品。 出版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心理等各类图书,以及工具书、地方志(含年鉴)等。设有历史、经济法律、文化文学、心理教育、社科人文智库和教辅六个编辑室,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形成了高端学术著作、世界历史文化、心理学、方志等出版特色。我社曾多次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的各类图书奖项。 此外,被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推荐申报出版机构,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在图书市场也有一定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