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光华大学在近代中国社会变动中与国家、政府及政党间的互动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代国人自办的私立大学——光华大学(1925-1951)为研究对象,在顾及光华大学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的教学与学术发展情况的同时,重点讨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之下,光华大学与国家、政府以及政党之间的互动,展现这样一所私立大学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并为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为何失败这一问题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绪论
  • 第一章 收回教育权:从圣约翰大学到光华大学
  • 第一节 “六三”血泪:圣约翰大学离校运动
  • 第二节 光我中华:光华大学的肇建
  • 第三节 收回教育权之后:光华大学的办理难局
  • 小结
  • 第二章 在国民革命中:北伐前后光华大学的校园政治
  • 第一节 学生与政党:党派竞争之下的光华大学
  • 第二节 读书不忘救国:遏制学运的努力与失败
  • 小结
  • 第三章 介入政治:自由派知识分子与光华大学
  • 第一节 松散的联盟:光华大学与自由派知识分子的结合
  • 第二节 政治、文学与革命:学生群体之分化
  • 第三节 “驱廖”运动:党部、教育部与光华大学的博弈
  • 小结
  • 第四章 从疏离到依附:抗战前光华大学与政府关系的转变
  • 第一节 民族主义回潮:光华大学与九一八抗日救亡运动
  • 第二节 学术建设的困境:国学研究及其内在局限
  • 第三节 从博弈到依附:限制文法科对光华大学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孤岛”内的忠诚:抗战时期的光华大学沪校
  • 第一节 留守“孤岛”:光华大学沪校的建制与人事
  • 第二节 若即若离:战时脆弱的部校关系
  • 第三节 脆弱中的稳定:光华大学的政治态度
  • 小结
  • 第六章 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抗战时期成都分部的地方化
  • 第一节 成都建校:谋求中央与地方支持的努力
  • 第二节 财政危机之下:停办风波与“驱谢”学潮
  • 第三节 永久留川:光华大学成都分部的地方化
  • 小结
  • 第七章 内战阴云之下:光华大学的复校与危机
  • 第一节 艰难的重建:复员上海与困顿的继续
  • 第二节 “爱的教育”:朱经农的治校努力及挫败
  • 小结
  • 第八章 到华东师大之路:光华大学的终结与“重生”
  • 第一节 迎来新生:新政权之下的光华大学
  • 第二节 由私到公:从光华大学到华东师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