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不但解释“为什么”,还聚焦“怎么办”,帮你解决供应链管理的难题。
内容简介
本套书包括《供应链管理:重资产到轻资产的解决方案》《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供应链管理:实践者的专家之路》《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3版)》《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共五册。
《供应链管理:重资产到轻资产的解决方案》:供应链畅销书作者刘宝红携新作品再次回归,用十几年的实践经验,为企业提供整体的供应链计划解决方案。成熟企业,如何减轻重资产的负担?新兴企业,如何避开重资产的陷阱?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供应链的成本做不低,交付做不快,库存水平居高不下。表面上看是供应链的执行不到位,但根源却都离不开计划,解决方案必须从供应链的三道防线着手。
《供应链管理:实践者的专家之路》:聚焦供应链人发展的三个阶段:初入职场,如何找到高于平均水平的公司;在平台期,如何弥补能力上的短板;专家层面,怎样成为供应链专家,解决老问题。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3版)》:为什么总在寻找新供应商?为什么表面上采购在负责供应链的大部分增值活动?本书通过聚焦 “为什么”,以便更好地回答 “怎么办”。
《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本书更加聚焦“从数据开始”,通过一系列案例,帮你解决供应链实际问题。新品要避免大错特错,老品要做到精益求精。
目录
- 供应链管理:重资产到轻资产的解决方案
 - 版权信息
 - 序言一 我是怎么关注起重资产的
 - 序言二 成本问题要从三个层面解决
 - 作者简介
 - 致谢
 - 本书与其他5本书的关系
 - 第一章 垂直整合后,重资产难逃劣质化的宿命
 - 复杂度越高,固定资产就越重
 - 小贴士 资产轻重的行业特点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能力越低,固定资产就越重
 - 小贴士 管理能力不足,资源的边际回报呈递减趋势
 - 小贴士 资产从轻到重再到轻是不是必经之路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供应商管不好,重资产成为替代方案
 - 案例 京东和亚马逊的自建物流
 - 实践者说
 - 刘宝红答
 - 小贴士 在重资产决策上,强势的创始人是把双刃剑
 - 实践者说
 - 刘宝红答
 - 垂直整合的重资产,最终难逃劣质化的命运
 - 小贴士 没脾气也没能力的内部供应商
 - 案例 “一站式”并购激起同行反弹
 - 如何应对垂直整合的高成本
 - 小贴士 精益在美国的导入和完善历程
 - 实践者说
 - 本章小结
 - 资源 更多供应链管理的文章、案例和专题培训
 - 第二章 外包:剥离重资产,依赖专业供应商
 - 案例 一个高科技公司的外包战略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订单层面的外包:资源和能力互补
 - 小贴士 如何应对资源互补外包中的不确定性
 - 产品层面的外包:自制还是外购
 - 小贴士 新产品开发时重资产出手的风险
 - 小贴士 所有供应商的报价都很高怎么办
 - 案例 海尔外包次要产品
 - 结构性外包:工厂是持有还是剥离
 - 小贴士 全面成本分析,支持结构性外包
 - 小贴士 是什么阻止了资产剥离
 - 重资产的剥离:请神容易送神难
 - 小贴士 重资产的剥离方式
 - 本章小结
 - 资源 更多供应链管理的文章、案例和专题培训
 - 第三章 外包的核心能力建设
 - 聚焦核心竞争力,外包非核心业务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小贴士 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小贴士 没有核心竞争力怎么办
 - 案例 有些问题是无法外包的
 - 案例 外包过度,核心竞争力丧失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推动产品的模块化,支持外包
 - 小贴士 模块化的驱动因素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小贴士 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结构要匹配
 - 小贴士 流官制度与模块化
 - 案例 大众汽车的平台化、模块化和组件化
 - 小贴士 汽车行业模块化和外包的早期经验教训
 - 外包后,供应商管理的能力是关键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小贴士 采购是外包的主导职能
 - 案例 不能供应商绩效不理想,就想到自制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小贴士 与代工企业的三种关系
 - 案例 关了的工厂又建起来了
 - 本章小结
 - 资源 更多供应链管理的文章、案例和专题培训
 - 附录 改善运营效率,继续重资产的良性存在
 - 丰田和福特:不是双城的双城记
 - 实践者问
 - 刘宝红答
 - 波音的精益之旅
 - 六西格玛方法论简述
 -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
 - 版权信息
 - 序一: 貌似没做到,实则没想到
 - 序二: 给读者的几点说明
 - 作者简介
 - 引言: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
 - 第一篇 供应链的第一道防线:需求预测
 - 你没法回避需求预测
 - 【小贴士】推拉结合也离不开预测
 - 【小贴士】要预测,是因为供应链响应能力有限
 - 【小贴士】没有预测,意味着有多个预测
 - 需求预测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
 - 【小贴士】存量来自数据,增量来自判断
 - 从数据开始:谁的数据
 - 从数据里面学什么:以发货记录为例
 - 【小贴士】数据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 【小贴士】光有数据,没有判断会怎么样
 - 由判断结束:谁的判断,判断什么
 - 寻找和管理“大石头”(一):聚焦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
 - 寻找和管理“大石头”(二):尽早发现,尽快纠错
 - 寻找和管理“大石头”(三):他没说,你问了没有
 - 【小贴士】聚焦重点客户的重点变化
 - 谁在做需求预测:兼谈计划的进化史
 - 【小贴士】让听到炮声的人做计划是个误区
 - 【小贴士】为什么没法建立独立的计划职能
 - 计划与执行的分离:某快消品公司的组织设计案例
 - 需求计划做什么:快消品行业为例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需求计划
 - 【小贴士】分析能力是可以评估的
 - 【小贴士】如何提高需求计划人员的影响力
 - 需求预测汇报给哪个部门
 - 【小贴士】计划与执行的二度分离
 - 【小贴士】需求预测汇报给销售vs.一线销售提需求
 - 如何做准预测:选择合适的预测颗粒度
 - 【小贴士】自来水模式的预测机制
 - 【小贴士】SKU和SKU泛滥
 - 案例:谁的预测更准,销售还是计划
 - 为什么一线销售做不好需求预测
 - 【小贴士】一线销售做预测vs.主教练兼任总经理
 - 【小贴士】如何应对向渠道压货行为
 - 【小贴士】销售目标10万,年中调为8万,现在能做6万,怎么办
 - 既然做不好,为什么一线销售还在做预测
 - 【小贴士】即便考核,也没法让一线销售“做准”需求预测
 - 销售提需求,计划做判断,如何
 - 需求计划的绩效考核
 - 【小贴士】要不要考核预测准确度
 - 【小贴士】销售老总要对需求预测的最终结果负责
 - 【小贴士】按哪个预测评估准确度,非限制性预测还是限制性预测
 - 预测不是衡量准确性,而是偏差率
 - 【专题一】长周期物料的预测:需求预测的一大难点
 - 【专题二】计划体系改进:你不能忽视现状的合理性
 - 【专题三】改善计划以改善供应链:一个本土企业的变革之路
 - 本篇小结
 - 第二篇 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库存计划
 - 预测之不足,安全库存来应对
 - 【小贴士】你是怎么设定库存水位的
 - 安全库存的设置:库存计划的看家本领
 - 【小贴士】当需求陡变时,如何量化需求的不确定性
 - 【小贴士】供应周期如何确定
 - 【小贴士】你知道缺货的代价,但不缺货呢
 - 【小贴士】服务水平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 【小贴士】承诺的是服务水平,还是库存水平
 - 【小贴士】适当拔高预测,不就替代安全库存了吗
 - 会设安全库存,再订货点就很容易
 - 【小贴士】再订货点法的几个变种
 - 【小贴士】设再订货点,还是安全库存+预测
 - 为什么不能一刀切地设置库存水位
 - 库存计划要学赌场,而不是赌徒
 - 【专题一】VMI是好东西,对供应商也是
 - 【小贴士】VMI和寄售没关系
 - 【小贴士】VMI的库存水位如何设置
 - 【小贴士】VMI是对供应链三道防线的终极挑战
 - 【专题二】“长尾”产品:库存计划的终极挑战
 - 库存计划的优化:组织和系统的博弈
 - 高库存、高服务水平是怎么来的
 - 库存究竟多少才算合理
 - 【小贴士】库存的边际周转率
 - 【小贴士】优化能力来优化库存
 - 四分法来识别、管控库存风险
 - 【小贴士】所有的短缺,最后总是以过剩收尾
 - 库存控制:应对“打不死的妖怪”
 - 【案例】三管齐下缩短周转周期,降低周转库存
 - 【小贴士】聚焦成本vs.聚焦库存
 - 降库存要避免互扣人质的死循环
 - 降库存是推动意志力极限
 - 本篇小结
 - 第三篇 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供应链执行
 - 催货是有学问的
 - 【小贴士】虽然抱怨,但其实最喜欢的还是催货
 - 把自己做成大客户,驱动供应商快速响应
 - 要不要给供应商预测
 - 【案例】日本供应商供不了货
 - 计划能随意变动吗:你得尊重供应链的刚性
 - 人都在忙什么?在做信息系统的事
 - ERP:信息系统的核心应用
 - 【小贴士】为什么MRP跑不起来
 - 电子商务:供应商的电子连接
 - 【小贴士】采购自动化带来的更快、更多、更便宜
 - 本篇小结
 - 后记: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供应链管理:实践者的专家之路
 - 版权信息
 - 序一 供应链管理在国内的发展
 - 序二 这是本写给什么人的书
 - 作者简介
 - 引言 供应链管理:认识这个领域
 - 供应链管理:从“三个三”谈起
 - 供应链是企业的三大核心职能之一
 - 改善供应链从改善计划和采购做起
 - 小贴士 供应链管理是种新思维
 - 供应链管理是三流集成
 - 小贴士 信息流和信息技术
 - 供应链管理是美国“落后挨打”的产物
 - 供应链管理是“关系经济”胜出的产物
 - 小贴士 日本企业的光环逐渐散去
 - 从“愿景”说供应链管理的贡献
 - 第一章 初入供应链:打好基础,进入快车道
 - 供应链管理:大公司与小公司的不同
 - 小贴士 行业老大的诅咒
 - 小贴士 我,不是我们
 - 小贴士 在中小企业,谁在做供应链的核心业务
 - 供应链管理最好的公司
 - 小贴士 高德纳的全球供应链25强
 - 小贴士 当心二流公司
 - 小贴士 在大公司里学什么
 - 供应链管理的职业机会
 - 小贴士 采购的分层和分权
 - 小贴士 做什么工作最好
 - 小贴士 外行怎么能快速入行
 - 换工作,开拓更多的供应链领域
 - 小贴士 计划:供应链管理的另一领域
 - 小贴士 计划的三道防线
 - 小贴士 你最了解你自己
 - 供应链管理的职业认证
 - 侧重采购管理的认证
 - 侧重运营管理的认证
 - 哪个认证最值得拿
 - 小贴士 从采购经理到基金经理:认证有多少才够
 - 学历替代不了经历,经历也替代不了学历
 - 小贴士 想逃避,创业不是归宿
 - 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书籍
 - 采购与供应管理
 - 生产与运营管理
 - 物流管理
 - 供应链管理
 - 其他
 - 小贴士 读原著,读透那几个没法回避的人
 - 做供应链管理的“三语人才”
 - 小贴士 没有技术背景怎么办
 - 影响你的那几个人
 - 小贴士 精心挑选你的敌人
 - 小贴士 不从众:自己做自己的参照系
 - 从3C说做人与做事
 - 小贴士 宁做钝才,不做歪才
 - 小贴士 原则与利害
 - 小贴士 今天的危机是明天的笑话
 - 22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 小贴士 耐得住寂寞
 - 小贴士 活着(Stayin’Alive)
 - 小贴士 你是你最好的广告
 - 追求卓越,拒绝做差不多先生
 - 小贴士 “差得多”遇上“差不多”——日本同事的沮丧
 - 第二章 工作了八年或十年后,日子不好也不坏
 - 工作了八年或十年后,日子不好也不坏
 - 你不是那个最悲惨的人
 - 你缺的不是经验
 - 小贴士 从IBM裁老员工说起
 - 小贴士 谈的都是当年之勇
 - 缺能力,还是缺意愿
 - 小贴士 局外人的残忍
 - 小贴士 老板是对的——当元老遇到新老板时
 - 跨出一步
 - 不作为也是风险
 - 小贴士 鸣笛与驱雾
 - 维德必危:不做人人都喜欢的人
 - 不但要放枪,而且要瞄准
 - 应对两难,避免单向思维和单一指标
 - 经济增长的拐点,职业人士的良机
 - 从外企到民企,如何
 - 乔布斯:不要被一份工作害了
 - 小贴士 死亡是人生抉择的试金石
 - 从哈佛大思想说比你大的事
 - 小贴士 没有理想的一代
 - 小贴士 问你可以为别人做什么
 - 小贴士 远见、自律和激情
 - 对贡献有激情,对回报有信心
 - 贡献和回报
 - 回报和坚持
 - 网站的贡献和回报
 - 对贡献有激情的时候,还要对回报有信心
 - 回报是贡献的影子
 - 学点新东西
 - 小贴士 你不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
 - 小贴士 3+3+1
 - 会干活,不会表现,怎么办
 - 听从你自己的建议
 - 退一步海阔天空
 - 小贴士 善待自己
 - 小贴士 家庭成功
 - 小贴士 成功的含义
 - 第三章 成为专家:实现范式转移,从有知到有知
 - 供应链的根本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同
 - 小贴士 车联网、电商和传统制造业的供应链
 - 小贴士 电商的根本是个库存计划问题
 - 我为什么不谈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 小贴士 博大、博新
 - 不关努力,而是不同
 - 小贴士 苹果的“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 不是知易行难,而是知不易、行不难
 - 要改变行为,必须改变能力
 - 小贴士 新产品开发中,供应链的速度太慢怎么办
 - 你没法“确保”绩效——兼谈系统和流程
 - 持久结果需要持久投入
 -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协作
 - 小贴士 都是别人的错
 - 竞争: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 小贴士 备份不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首选方案
 - 垄断不是问题,应对垄断的方法是问题
 - 小贴士 “垄断”供应商怎么管
 - 不确定性:那只还没有落地的鞋子
 - 小贴士 建立计划的三道防线,系统应对不确定性
 - 小贴士 人的天性是喜欢确定性,你的供应链伙伴也是
 - 小贴士 不确定性的三种应对方法
 - 订单和预测:由谁来承担不确定性的风险
 - 小贴士 投篮与预测
 - 小贴士 什么时候订单驱动,什么时候预测驱动
 - 做个好客户,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 整合供应商,尽量增加规模效益
 - 加强计划性,少给供应商制造额外麻烦
 - 协作互助,多与供应商共同解决问题
 - 你看到了客户钱多,但没看到客户人傻
 - 标杆和标杆研究:不要太把对标当回事
 - 小贴士 烂行业的标杆也是“矬子里的将军”
 - 学习成功,还是避免失败
 - 后记 要么成为领袖,要么成为专家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3版)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这是一本干活儿的人写的书
 - 前言 我想写本什么样的书
 - 作者简介
 - 第一篇 供应链的全局观
 - 供应链管理与“盲人摸象”
 - 采购和供应管理
 - 物流管理:从A点到B点
 - 运营管理:千遍万遍不走样
 - 供应链管理的几个“小亲戚”
 - 从美国三大协会说供应链管理的演变
 - 供应管理协会(ISM)
 - 运营管理协会(APICS)
 - 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协会(CSCMP)
 - 供应链的根本是协作,那为什么不协作
 - 小贴士 供应链管理的“儒家”与“法家”
 - 案例 找替换供应商时,技术与质量不积极
 - 集成供应链:为什么集成不起来
 - 小贴士 三个层面的供应链集成
 - 供应链是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
 - 小贴士 电商兴起是资金流、信息流改善的结果
 - 案例 40天引擎计划与三流集成
 - 供应链战略:合适的产品配合适的供应链
 - 案例 供应链的推拉结合与戴尔的直销模式
 - 供应链设计:产品、信息和资金流的优化
 - 案例 海尔的生产外包与模块化
 - 案例 专门支持新品开发的供应链
 - 案例 备件的专用仓库
 - 复杂度是供应链的大敌:从汽车和飞机谈起
 - 小贴士 复杂度不同,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同
 - 小贴士 汽车整车厂如何应对复杂度
 - 控制复杂度,提高供应链的规模效益
 - 小贴士 复杂度控制要有所作为
 - 案例 摩托罗拉的100多种手机电池
 - 小贴士 寻求复杂问题的简单解决方案
 - 供应链:大并不是伟大
 - 控制牛鞭效应,降低供应链的波动
 - 牛鞭效应成因1:多重需求预测
 - 牛鞭效应成因2:批量生产、采购
 - 牛鞭效应成因3:价格浮动和促销
 - 牛鞭效应成因4:理性预期
 - 牛鞭效应解决方案1:跨行
 - 牛鞭效应解决方案2:外包
 - 牛鞭效应解决方案3:信息共享
 - 专注供应链库存,遏制“打不死的妖怪”
 - 库存运动没法降库存
 - 缩短周转周期,降低周转库存
 - 控制不确定因素,降低安全库存
 - 案例 渠道压货,人为导入需求波动
 - 管理需求,管好供应链库存
 - 跨越供应链降本三台阶,把成本降下来
 - 小贴士 你不能忽视交易的成本
 - 小贴士 为什么公共采购的价格高
 - 小贴士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对接:建筑业vs.汽车制造
 - 美国汽车供应链:最后一块银圆的游戏
 - 从通用汽车说“猎人模式”与“牧人模式”
 - 小贴士 牧人和猎人
 - 第二篇 管好供应商,才能管好供应链
 - 为什么要管理供应商
 - 供应链全球化,要求更好地管理供应商
 - 供应商管理是保持、提高供应商绩效的关键
 - 多权分立,供应商成了“公共草地”
 - 案例 董事长半夜批订单
 - 小贴士 根治采购腐败,光有分权还不够
 - 有订单处理流程,没有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流程
 - 小贴士 流程的标准化困难吗
 - 一直在找新供应商,供应商的“口子”收不起来
 - 小贴士 你得有个战略
 -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组织、流程和系统
 - 供应商分类:区别对待,重点管理
 - 小贴士 管理资源聚焦哪些供应商
 - 案例 战略供应商怎么管:高科技公司为例
 - 小贴士 海外大供应商是战略供应商
 - 小贴士 新生意给什么供应商
 - 案例 某公司的供应商分类体系
 - 供应商评估:历史绩效与质量、生产和物料管理体系
 - 小贴士 你得尊重供应商评估表格上的问题
 - 小贴士 有没有完美的供应商
 - 小贴士 指标权重怎么分
 - 供应商选择:与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关系
 - 案例 美国电信的双供应商战略
 - 案例 “一品两点”的一地鸡毛 (作者:黄雪川)
 - 小贴士 开二供成了公司政治的延续
 - 小贴士 一品一点要求强有力的供应商管理
 - 小贴士 多点寻源什么时候应该用
 - 案例 长期协议签约流程:以某高科技企业为例
 - 供应商绩效管理:维持绩效,更上一层楼
 - 案例 某房地产商的月评分标准
 - 小贴士 合理的价格是什么,要不要二次议价
 - 小贴士 成本算那么清又能怎么样
 - 小贴士 不快乐的质量人
 - 小贴士 吉利的3824质量改进法
 - 案例 缺了一只纸箱
 - 案例 你对这个供应商有多满意
 - 为什么按时交货率是70%
 - 案例 死猪不怕开水烫
 - 案例 公司合并一团糟
 - 案例 不统计就没法管理
 - 价格值多少钱
 - 小贴士 你不能用一个错误来纠正另一个错误
 - 小贴士 价格至上,是因为没法客观体现价值
 - 供应商集成:供应商管理的最高层次
 - 小贴士 战略转型中的供应商开发
 - 企业大了,供应商要重选择、重管理、轻淘汰
 - 当你成为狮子后,逃避就不再是解决方案
 - 当你成为狮子后,选择就变得更重要
 - 轻选择、重淘汰是本土企业的大问题
 - 淘汰不是供应商管理
 - 案例 淘汰了五年的供应商
 - 小贴士 不教而诛是为虐
 - 供应商整合:要靠解决问题,不能光靠制定政策
 - 对策1:集中采购
 - 对策2:标准化
 - 对策3:合格供应商清单
 - 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光靠制定政策
 - 案例 迪尔的424种手套
 - 案例 整合后的供应商不降价
 - 关键下级供应商:本田和苹果为例
 - 案例 本田美国的下级供应商管理
 - 案例 苹果对关键下级供应商的管控
 - 客户指定的供应商:不是不服管,而是不愿管
 - 第三篇 从“小采购”到“大采购”,影响总成本
 - 在美国,采购曾经是一个人在公司的最后一站
 - 采购管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 小贴士 像销售一样做采购
 - 采购在小批量行业的崛起
 - 小贴士 采购与供应链最佳实践的转移路径
 - “小采购”和“大采购”有何不同
 - “大采购”做什么
 - “大采购”:管理需求,影响需求
 - “大采购”:怎样管理需求预测
 - 法则1: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有个预测要比没有强
 - 法则2:预测需要多职能参与,每个部门都得各尽其责
 - 法则3:预测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循环预测,逐渐逼近
 - 小贴士 预测的风险管控
 - 人才先行做“大采购”
 - 小贴士 采购老总常来自别的职能,为什么
 - 释放资源做“大采购”
 - 从正三角到倒三角,释放资源做“大采购”
 - 小贴士 供应商绩效不好,是没选好还是没管好
 - 采购“收口子”,释放资源做“大采购”
 - 设定合理的优先级,以重要度驱动资源分配
 - “大采购”得克服的几个组织问题
 - 总部与分公司职能重叠、分工不清
 - 多头管理,形不成合力
 - 技术能力不足,无法承担“大采购”的任务
 - 小贴士 “人畜无害”的供应商管理部
 - 集中采购:为什么集中不起来
 - 案例 自负盈亏的集中采购公司
 - 小贴士 混合采购在多个方面绩效最差
 - 集中采购的雷区
 - 案例 物流经理半年不到走了人
 - 案例 整了一年多,老产品动不了,只有从新产品开始
 - 案例 集中采购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万能药
 - 从何入手
 - 集中采购:解决谁的问题
 - 案例 省钱的阻力:逆向竞标为例
 - 年度降价:师出有名
 - 年度降价怎么定
 - 小贴士 经济低迷,价格怎么谈
 - 讨价还价不是谈判的全部
 - 小贴士 为什么我不提“谈判技巧”
 - 小贴士 谈判小人生,人生大谈判(作者:曾锡文)
 - 后记 要么成为领袖,要么成为专家
 - 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 版权信息
 - 序言一 从计划的“七分管理”到“三分技术”
 - 序言二 从药典到药方:我对案例的一些想法
 - 序言三 这是我的第5本书,跟其他书有什么联系
 - 作者简介
 - 导读 计划是供应链的引擎
 - 第一章 需求预测:三种基本的预测方法
 - 时间序列的预测:移动平均法
 - 小贴士 预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 小贴士 预测准确度的统计
 - 小贴士 要不要考核预测准确度
 - 时间序列的预测:指数平滑法
 - 指数平滑法的逻辑
 - 指数平滑法的初始化
 - 平滑系数的择优
 - 简单指数平滑法的优劣
 - 趋势的预测:霍尔特指数平滑法
 - 案例 一个快时尚产品的需求预测
 - 小贴士 有时候,不预测就是最好的预测
 - 季节性+趋势的预测
 - 基于相关性的预测:线性回归
 - 小贴士 解读线性回归的参数
 - 小贴士 样本选择的几点考量
 - 小贴士 极端值的处理
 - 小贴士 残差图的分析
 - 小贴士 样本太少怎么办
 - 小贴士 警惕线性回归给你的东西
 - 选择预测模型的一些考量
 - 小贴士 寻找更优,而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 小贴士 预测模型的优化要提防过度拟合
 - 案例 中心仓的预测方法择优
 - 需求预测的集中化
 - 小贴士 为什么在颗粒度小的地方做预测
 - 预测方法的优化
 - 计划的改进得兼顾供应链的执行能力
 - 小贴士 电商如何选择ERP
 - 魔鬼藏在细节中:需求历史数据的清洗
 - 本章小结 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
 - 第二章 库存计划和库存的优化
 - 量化不确定性,设定安全库存
 - 第一步:量化需求的不确定性
 - 第二步:量化有货率的要求
 - 小贴士 有货率怎么定
 - 第三步:计算安全库存
 - 小贴士 按日、按周还是按月汇总需求历史
 - 会设安全库存,计算再订货点就很容易
 - 补货机制:定量vs不定量
 - 补货机制:定期vs随时
 - 案例 随时补货机制下再订货点的计算
 - 案例 定期补货机制下再订货点的计算
 - 小贴士 不是现货供应,再订货点如何计算
 - 案例 轮辐式的全球库存网络计划
 - 小贴士 设再订货点,还是安全库存+预测
 - 案例 某工业品企业的计划组织
 - 小贴士 计划职能的绩效如何考核
 - VMI的库存水位如何设置
 - 计算最低、最高库存水位
 - 量化VMI的库存风险
 - VMI的绩效管理
 - 案例 离开信息化,就很难具备做VMI的条件
 - “长尾”产品:库存计划的终极挑战
 - “长尾”需求用泊松分布模拟更准确
 - 用简单法则来指导“长尾”需求的计划
 - 案例 跨境电商的店铺库存优化
 - 本章小结 库存计划是个技术活
 - 第三章 新品导入与滚动计划机制的建立
 - 案例 新品的初始预测:群策群力,专家判断法
 - 德尔菲专家判断法
 - 小贴士 瓶子里有多少颗巧克力豆
 - 新品预测试点项目准备
 - 专家判断的结果分析
 - 反馈改进,从失败中学习
 - 专家判断法失败的三个原因
 - 小贴士 预测判断力是可以培养的
 - 专家判断法用于什么产品
 - 专家判断有没有约束力
 - 专家判断法由谁来维护
 - 季节性强,一锤子买卖如何预测
 - 案例 新品的预售期:尽快纠偏,调整预测
 - 哪个预测模型更好
 - 系统性偏差的检验
 - 重新定义样本,重新建模
 - 预售期需求的滚动预测
 - 案例 新品的滚动计划要从开发期开始
 - 小贴士 新品计划本身要有计划性
 - 小贴士 大型设备的项目预投机制
 - 新品计划由谁做
 - 本章小结 尽量做准,尽快纠偏
 - 后记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