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首次追溯了历史主义的失败,还呈现了历史主义是如何在更广阔的哲学和科学关切中发展成形的。

内容简介

本书对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所谓“历史主义的危机”进行了解释。查尔斯·巴姆巴赫将历史主义的危机简要概括为:许多德意志知识分子在1900年代对历史研究中之方法和对象的过多关注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他尤其强调两种影响:一是相对主义对价值的解构,二是专注于过去而对当下的解构。

全书分以下几章: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夹缝中的德国哲学;文德尔班的科学分类学;海因里希·李凯尔特的历史科学知识论;威廉·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时间的断裂”:青年海德格尔对历史主义的解构。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导论 现代性与危机
  • 第一章 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夹缝中的德国哲学
  • 第一节 后黑格尔哲学中的合法性危机
  • 第二节 现代哲学的笛卡尔式焦虑
  • 第三节 德国精英文化的危机
  • 第四节 危机意识与笛卡尔式的科学
  • 第二章 文德尔班的科学分类学
  • 第一节 新康德主义对历史方法问题的关注
  • 第二节 文德尔班关于哲学作为价值科学的定位
  • 第三节 校长就职演讲:“历史与自然科学”
  • 第四节 欧洲的科学分类(从柏拉图到密尔)
  • 第五节 文德尔班的困惑:方法的逻辑问题和自由的形而上学问题
  • 第三章 海因里希·李凯尔特的历史科学知识论
  • 第一节 李凯尔特对当代哲学危机的回应
  • 第二节 哲学作为与世界观对抗的科学
  • 第三节 李凯尔特与康德先验观念论的关系
  • 第四节 自然科学方法与历史方法
  • 第五节 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
  • 第六节 历史科学的价值和客观性
  • 第七节 因果关系和价值观:李凯尔特的先验哲学和梅尼克的历史主义
  • 第八节 李凯尔特对历史主义问题的回应
  • 第九节 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
  • 第四章 威廉·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
  • 第一节 狄尔泰的计划
  • 第二节 《精神科学引论》(1883)的统一性
  • 第三节 狄尔泰与实证主义、观念论和历史学派的关系
  • 第四节 康德的提问方式和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
  • 第五节 狄尔泰与危机哲学
  • 第六节 狄尔泰的“体验”概念及其与精神科学的关系
  • 第七节 历史性和诠释学
  • 第八节 历史相对主义的危机
  • 第九节 自我矛盾的“历史”理性:真理的历史性和人对科学方法的诉求
  • 第五章 “时间的断裂”:青年海德格尔对历史主义的解构
  • 第一节 神学的革命性话语:卡尔·巴特的《罗马书》
  • 第二节 信仰危机
  • 第三节 学院哲学的状况
  • 第四节 海德格尔的解构实践
  • 第五节 海德格尔的危机和西方思想的危机
  • 第六节 海德格尔与新康德主义者的分歧
  • 第七节 希腊的存在论和基督教的契机:海德格尔对存在的形而上学的解构
  • 第八节 狄尔泰的提问方式和海德格尔对历史意义的追问
  • 第九节 《存在与时间》中的历史性和历史
  • 第十节 历史性、危机和抉择:海德格尔对尼采的复兴
  • 第十一节 “时代召唤”思考的危险
  • 后记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