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多学科视角对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依据,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分析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究竟是什么含义?如何实现?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多方同时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一、基于美好生活的教育之满意
  • 二、主客观两方面的教育之理解
  • 三、满意的教育要关注四个问题
  • 四、多方用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第二章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基本理论
  •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教育学的核心
  •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的主题与特性
  •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就是公民教育
  • 五、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需要法治
  • 第三章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
  • 一、“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与“人民对教育满意”的结合
  • 1.让人民满意
  • 2.人民的认可
  • 二、“与人民一起满意的教育”与“与人民一起成长的教育”的结合
  • 1.与人民一起满意
  • 2.与人民一起成长
  • 三、“化不满意的教育为满意的教育”与“化满意的教育为更满意的教育”的结合
  • 1.辩证的满意
  • 2.更满意的教育
  • 四、“人民满意的教育”与“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教育”的结合
  • 1.人民满意的事情
  • 2.人民的根本利益
  • 五、“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民族复兴意义和世界意义的结合
  • 1.面向民族复兴
  • 2.承担国际责任
  • 六、“人民满意的教育”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
  • 第四章人唯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 一、教育理念的辩证
  • 1.人力资本与教育
  • 2.劳动力与教育
  • 3.教育的应有之义
  • 二、教育资源的“共享”
  • 1.与市场正义原则不同
  • 2.与第三条道路不同
  • 三、教育均衡的正义理念
  • 1.资本不能绑架教育
  • 2.教育竞争不以利益推动
  • 3.教育共享不能只停留于硬件层面
  • 第五章用数据证明人民满意的教育
  • 一、指标体系呈现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立体性的
  • 二、借助统计方法归因人民满意的教育
  • 三、聚类分析助力人民满意的教育之个性化要求
  • 四、实时监控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动态变化特征
  • 五、用科学数据恰当表述人民满意的教育
  • 第六章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效用、供给与公平
  • 一、国家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期待
  • 1.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 2.教育发展缩小区域经济间差异
  • 3.教育提升收入与促进社会流动
  • 4.教育选择边际效用的尽量相当
  • 二、教育是外部性与公共性的统一
  • 1.教育的外部性及其供给
  • 2.教育产品供给的多元化
  • 3.义务教育供给的政府责任
  • 三、改进教育产品供给的策略
  • 1.教育投入不公平的因素
  • 2.实现教育补偿的必要性
  • 3.中央政府的主体责任
  • 第七章国家治理与人民满意的教育
  • 一、教育产品的供给:国家治理的目标任务
  • 1.国家转型与服务型政府的确立
  • 2.服务型政府与民生政策的提出
  • 3.教育现代化与国家治理能力
  • 二、教育的充分性与均等化:国家治理的价值追求
  • 1.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 2.制度与体制的影响
  • 3.教育的质量与创新
  • 三、教师尊严的显现: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 1.教师的超越性
  • 2.教师的职业性及其兴起
  • 3.教师尊严是国家治理的应有之义
  • 第八章管理学视角下人民满意的教育
  • 一、基于期望与需求理解人民满意的教育
  • 1.顾客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2.控制成本:降低人民的教育成本
  • 3.增进便利:提升教育服务便利性
  • 4.促进沟通:理解教育政策和活动
  • 二、基于期望模型建构人民满意的教育
  • 1.人民与国家教育目标的期望
  • 2.人民对教育公平的期望
  • 3.人民对教育质量的期望
  • 4.人民对教育管理效能的期望
  • 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四个建议
  • 1.树立顾客导向,办人民本位的教育
  • 2.回应人民期待,突出公办教育优势
  • 3.发展民办教育,提供多样化选择
  • 4.激发学校活力,推进基层创新发展
  • 第九章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 一、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以人民为中心
  • 1.人民的权利
  • 2.教育的主体
  • 二、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传承人类社会文明
  • 1.教育需要正视社会现象
  • 2.教育具有社会化功能
  • 三、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发挥社会整合功能
  • 1.实现自我与社会平衡
  • 2.满足特殊需求的教育
  • 四、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促进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
  • 1.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 2.学校教育的角色与作用
  • 五、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 1.博弈还是合作
  • 2.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共赢
  • 第十章 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学的解读
  • 一、满意的前提:教育顺应个体发展的心理规律
  • 1.教育应基于人的认知发展特点
  • 2.教育应扎根人自身的生活经验
  • 3.教育应关照人内在的心理需求
  • 二、满意的获得:教育生态系统中诸要素的共同建构
  • 1.弥散的焦虑削弱满意感
  • 2.良好的沟通增进满意感
  • 三、满意的保证:教育应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品质
  • 1.探究的兴趣
  • 2.担当的信心
  • 3.批判性思维
  • 4.合作的精神
  • 5.生命的意识
  • 第十一章从舆情看“人民满意的教育”
  • 一、当前我国教育舆情总体态势
  • 1.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得到舆论认可
  • 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得到认可
  • 3.民众对中国教育事业的信心显著增强
  • 4.网络媒体使教育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
  • 二、民众关注度较高的教育问题
  • 1.教育公平与均衡
  • 2.学校与学生安全
  • 3.负面教育事件零容忍
  • 4.教育舞弊与腐败
  • 三、我国教育舆情问题产生的原因
  • 1.教育传统渐被解构
  • 2.争夺优质教育资源
  • 3.少数人主导与话语解构
  • 4.社会对教育的介入
  • 5.教师社会形象受损
  • 四、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1.关键特征
  • 2.主要建议
  • 第十二章“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四项原则
  • 一、着眼基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 1.确保所有人都“有学上”仍是基本前提
  • 2.确保所有人都“上好学”是教育的内在要求
  • 3.“基准”的达成需要基本的教育供给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 二、关注差异,促进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 1.关注教育上重要的差异
  • 2.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3.提供适应差异的教育
  • 三、走向多样,增进教育历程的选择性
  • 1.增加学校的选择性
  • 2.增加课程的选择性
  • 3.采取弹性化的管理
  • 四、促进开放,推进教育化社会的建设
  • 1.教育系统的内部开放
  • 2.教育系统应该积极向社会开放
  • 3.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相互开放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