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清华金融学院分享金融通识,解读资金流动,帮助企业做重大决策。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精品课程————《公司金融》。

全书通过企业融资:资金从哪儿来;企业投资:资金向哪儿去;公司治理:不完美的商业世界;企业创新:资本创新的逻辑四大模块,运用金融的逻辑和方式,讲述企业资本运作体系,帮助企业做好如何筹钱、如何用钱、如何分配利润、如何管理资金、如何调节资本结构等重大决策。

书中内容从金融知识出发而又不拘泥于金融的观察和感悟,以金融学通识教育和金融科普的视角帮助读者构建经济直觉,感受金融之美,用金融的知识打开观察事物的新图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构建经济直觉,感受金融之美
  • 第一模块 企业融资 资金从哪儿来
  • 第一讲 协作网络 什么是风险投资
  • 第二讲 动态博弈 风险投资如何影响企业的价值
  • 第三讲 利好和利空 企业到底要不要上市
  • 第四讲 IPO抑价 “留在桌子上的钱”是坏事吗
  • 第五讲 上市制度 科创板究竟带来了什么
  • 第六讲 债券融资 企业应该如何发债
  • 第七讲 违约风险 如何读懂债券的条款和评级
  • 第八讲 税盾的秘密 怎样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
  • 第九讲 财务困境 财务杠杆的成本有多高
  • 第十讲 分红 怎么分,才能让企业更值钱
  • 第二模块 企业投资 资金向哪儿去
  • 第十一讲 投资决策(上) 如何判断一项投资好不好
  • 第十二讲 投资决策(下) 投资决策相冲突怎么办
  • 第十三讲 并购重组(上) 怎样发挥协同效应
  • 第十四讲 并购重组(中) 并购方用现金买还是用股票买
  • 第十五讲 并购重组(下) 并购方自己出钱买还是加杠杆买
  • 第三模块 公司治理 不完美的商业世界
  • 第十六讲 信号传递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
  • 第十七讲 机制设计 如何让人说真话
  • 第十八讲 代理问题 负债为何能让高管更“规矩”
  • 第十九讲 内部治理 怎样设计监督和激励机制
  • 第二十讲 外部治理 宝万之争,争的是什么
  • 第四模块 企业创新 创新的资本逻辑
  • 第二十一讲 未知路径 创新为什么那么难
  • 第二十二讲 企业风险投资 腾讯真的没有梦想了吗
  • 第二十三讲 反敌意收购 如何抵挡“门口的野蛮人”
  • 第二十四讲 人力资本 CEO要不要过度自信
  • 第二十五讲 交易成本 股票流动性高是好还是坏
  • 第二十六讲 信息中介 金融分析师到底有什么用
  • 第二十七讲 机构投资者 为什么要拥抱“大玩家”
  • 第二十八讲 放眼未来 股权市场更能激励中国企业的创新
  • 结束语 成为更聪明的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不完美的商业世界里,用系统思维驾驭风险,以创新和灵活适配实现长期生存。金融不是算数游戏,而是动态平衡的艺术。1. 教学之道:从知识点到逻辑框架。金融教育应构建知识逻辑框架,培养穿透现象的本质洞察力。教金融不能只讲怎么算,更要帮学生理清为什么。就像搭积木,先有框架才能盖高楼。学金融就像拼乐高,先看懂说明书(知识框架),再按结构拼装(逻辑推理),比硬背每一块积木的位置(死记公式)更高效。2. 公司金融的核心,是通过财务与投资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非短期利益堆砌。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值钱!公司搞钱和花钱的一切操作,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值钱,而不是盲目追求规模或短期利润。星巴克不是靠单杯咖啡暴利,而是用会员体系、周边产品和第三空间概念,让市值远超实际利润,这就是值钱逻辑。3. 风险资本的双刃剑,风险投资催熟高成长企业,但资本逐利与创业者控制权的博弈,需警惕对赌协议与上市时机的选择。投资人砸钱催熟创业公司,但可能逼你签坑爹对赌协议,甚至踢走创始人。风投像催熟剂,能让水果(企业)快速变红(上市),但味道可能不甜(盈利差),还可能烂得更快(资金链断裂)。4. 上市是企业融入主流商业社会的通行证,但 IPO 抑价与成本揭示价值传递需平衡信号理论与市场博弈。上市就像成人礼,上市能让你一夜暴富,但代价不小,股票可能卖便宜了,还要交高额中介费,更会被大众盯着挑刺。上市像租房变买房,以前关起门干啥都行(封闭经营),现在房子挂牌了(上市),邻居(公众)天天盯着你修草坪(财报披露)。瑞幸咖啡造假上市后暴跌,就像高中生伪造简历进名校,最后被退学,上市是社会认证,但作弊代价更大。5.MM 定理揭示:完美世界中资本结构无关价值,但现实中的税盾与杠杆风险,需在科学与艺术间寻找平衡。借钱要谨慎,企业借钱能省税,但借太多容易翻车(参考大宇集团破产)。最优负债率没有公式,得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恒大借债扩张,负债 2 万亿,就像用 10 张信用卡套现买房,房价一跌直接资不抵债。6. 净现值法是投资决策的金科玉律,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思维,是穿透短期迷雾的指南针。选项目就记住一条:算清楚未来赚的钱,现在值多少。赚的比花的多就干,别被回本快之类的忽悠!7. 颠覆性创新多生于小微,需容忍短期失败与长期高回报契约;双重股权与反收购条款,护航长期战略落地。创新是小企业的逆袭武器,大公司爱搞小修小补,颠覆性创新往往是小公司干出来的,但创新像赌博,失败正常,成功得靠长期坚持。大疆无人机起步时只是深圳小团队,靠颠覆性技术干翻传统航拍公司,而索尼直到 2015 年才反应过来。创新像玩扫雷游戏,大企业走安全老路(渐进式创新),小企业敢点未知区域(颠覆式创新),踩雷多(失败率高),但一旦通关就是全场最佳(垄断市场)。8. 全球经济逆风中,企业胜出靠更聪明的帆,拥抱股权市场、机构投资者与开放竞争,动态适配真实世界的不完美。经济不好时,别指望靠规模硬扛(船再大也怕风浪)。学小米用生态链、学腾讯用 AB 股,灵活调整才是王道。新东方遭遇教培寒冬,立刻转型直播带货东方甄选,靠知识主播差异化杀出血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酣畅淋漓的公司金融入门课

      对金融小白友好,却又不失知识深度。田老师用清晰的框架和逻辑带我入了门,打下了未来深钻公司金融的基础。书中从现实世界出发,慢慢引出问题和解答,再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无论是欧美资本市场还是我国本土市场,让我明白每一条理论的用武之地。希望三年后,我能坐在五道口金融学院,亲自听田老师讲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浅显易懂,适合金融小白。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