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专为企业管理者编写的实用财务入门指南。

内容简介

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教科书,本书直接从管理决策需求出发,用通俗语言系统讲解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核心解读技巧,揭示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等会计要素背后的管理意义。本书特别注重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的结合,通过丰富的企业案例和章末思考题,帮助管理者掌握如何运用财务分析评估企业绩效、发现经营问题并做出科学决策。

全书以管理者视角重构财务知识体系,内容清晰易懂,既适合作为企业高管的财务参考手册,也可作为EMBA/MBA学员的会计学辅助学习读本,帮助非财务背景的管理者快速建立财务思维,提升决策能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财务报表概述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1.1 管理者需要掌握的财务报表
  • 1.2 企业业务与财务报表
  • 1.3 以财务思维重塑企业战略
  • 【本章案例】A公司的战略转型与财务分析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2章 从业务到报表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2.1 从企业业务到财务报表
  • 2.2 财务报表的底层逻辑—会计恒等式
  • 2.3 会计恒等式的延展与应用
  • 【本章案例】B公司报表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3章 资产负债表——资产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3.1 资产的基本概念
  • 3.2 资产的价值计量与减值问题
  • 3.3 资产的分类与资产结构
  • 【本章案例】C公司的资产减值问题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4章 资产负债表——负债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4.1 负债的概述
  • 4.2 负债的分类、结构与风险
  • 4.3 特殊的负债
  • 【本章案例】D集团公司的负债融资风险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5章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5.1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概念
  • 5.2 所有者权益的典型账户与相关业务
  • 5.3 所有者权益相关财务指标
  • 【本章案例】E公司的股东权益变动表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6章 利润表——营业收入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6.1 收入的定义与类别
  • 6.2 收入的确认原则
  • 6.3 收入与现金的关系
  • 6.4 收入相关的风险与防范
  • 【本章案例】F公司的收入确认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7章 利润表——营业总成本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7.1 营业总成本的构成与确认
  • 7.2 成本与存货
  • 7.3 对管理者的启发
  • 【本章案例】G集团的成本费用管控策略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8章 利润表——损益项目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8.1 利润表的损益项目
  • 8.2 各项损益项目介绍
  • 8.3 损益项目与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对比分析
  • 【本章案例】H公司的减值问题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9章 利润的质量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9.1 高质量利润的特点
  • 9.2 利润在年度之间的关联
  • 9.3 利润的“主观性”
  • 【本章案例】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10章 现金流量表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10.1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结构
  • 10.2 现金流与企业三类业务活动
  • 10.3 现金流的基本面分析
  • 【本章案例】J公司现金流量表的解读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11章 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11.1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的差异
  • 11.2 如何从净利润调整得到经营活动现金流
  • 11.3 管理思考
  • 【本章案例】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关系——两家企业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12章 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12.1 财务分析方法
  • 12.2 杜邦分析框架
  • 12.3 企业战略与财务分析
  • 【本章案例】M公司的成本领先策略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13章 利润率与营运效率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13.1 净利润率
  • 13.2 营运能力
  • 13.3 指标之间的关联
  • 【本章案例】以轻资产化战略提升业绩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 第14章 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 【学习目标】
  • 【思维导图】
  • 14.1 财务风险的来源与度量
  • 14.2 财务风险分析工具
  • 14.3 对管理者的启示
  • 【本章案例】伴随企业扩张的财务风险
  • 【本章小结】
  • 【课后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教做账,但教懂财報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彻底跳出了 “会计思维”,转向了 “管理思维”。传统财务教材往往纠缠于科目定义与记账规则,而作者王琨则直指管理者最常遇到的现实问题:如何从报表中识别经营风险?怎样评估投资项目是否真正可行?现金流为什么会比利润更重要?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通过背诵准则得来的,而是基于对业务逻辑和财务结构的透彻理解。书中用了大量企业常见情景作为案例,比如产品定价、预算控制、并购评估等,语言干净利落,甚至略带口语化的简洁表达,让读者感觉像是在参与一场高质量的管理会议。特别值得称赞的是第五章 “现金流量与运营决策”。许多管理者过度关注利润表,却忽略了现金的健康状况。作者用了几家典型企业的对比案例,说明为什么有些企业盈利却破产,有些企业亏损却存活。这种写法不靠恐吓、不靠夸大,而是通过数据推演和逻辑分析,让读者自己得出 “现金为王” 的结论。这种启发式的写作手法,比直接给出结论更具说服力。此外,本书在结构性上也做得相当聪明。它没有刻意划分理论篇、实践篇或者模块化的小节,而是以决策场景为线索自然推进。比如在讲 “成本控制” 时,会自然带出 “预算管理” 和 “绩效评估” 的内容,段落之间依靠现实问题衔接,而非生硬的标题切割。这种编排符合管理者的实际思考路径 —— 问题从来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彼此关联的系统。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