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看清痛苦根源,从矛盾走向调和,从困顿走向超越。

内容简介

《太乙金华宗旨》相传是道教先祖吕洞宾所著的修行典籍,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将其译成德文,传到了欧洲。《金花的秘密》是荣格对《太乙金华宗旨》所作的心理学评述。荣格阅读《太乙金华宗旨》之际,正值他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陷入人生低谷。他意外在古老的中国智慧中找到了知音,在东方典籍的启发之下,发展出了以集体无意识等为核心的心理学体系。

“金花”是道家所说的“金华”的别称,也是“金丹”的形象化表达。道家修炼者在入定时,常会见到如“金花”般的光芒。荣格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心理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时,也会描述类似的视觉意象。在他看来,金花的秘密就是人类心灵的秘密。

荣格提出,人类心灵具有超越文化与种族的共同根基。不同的是,西方的理性主义文化过度强调“意识”的主导性,意识与无意识产生对立,引发心理冲突;而道家思想主张调和意识与无意识的矛盾,最终实现本性的回归与内在的统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德文第二版序言
  • 德文第五版序言
  • 英译本译者序言
  • 英译本新修订版译者注
  • 纪念卫礼贤
  • 荣格的欧洲评述
  • 一、 引言
  • 二、 基本概念
  • 三、 道的现象
  • 四、 意识与客体的分离
  • 五、 圆满
  • 六、 结语
  • 欧洲曼荼罗的例子
  • 卫礼贤的文本与解说
  • 一、 《太乙金华宗旨》的由来和内容
  • 二、 《太乙金华宗旨》原文和翻译
  • 三、 柳华阳的《慧命经》(前八章)
  • 译后记
  • 作者
  • 译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百年前的西方心灵扯淡

    这本《金花的秘密》源于卫礼贤对《太乙金华宗旨》和《慧命经》的德文译介。这两部道教内丹经典,原本属于中国明清时期的修道传统,讲述如何通过修炼意识与能量达到精神的整合与超越。卫礼贤并没有停留在字面翻译,而是试图传递其背后的身心体验。正是这种 “可经验的东方智慧”,引起了荣格的强烈兴趣。荣格为本书撰写的长篇评述,构成了另一半的 “秘密”。他从中看到了与自己提出的 “集体无意识”、“自性化过程” 惊人的吻合。金花,在道教中象征金丹或更高意识的开花,在荣格看来,正是自性(Self)的圆满实现,是人格走向整合的心理标志。他将东方修炼术语转化为分析心理学的语言,譬如把 “回光” 解释为意识反向照亮无意识的过程。这种互译并不旨在消解差异,而是搭建理解的桥梁。也因此,《金花的秘密》长期被视作比较宗教、深度心理学与东方修持传统对话的里程碑。它拒绝将神秘体验划入迷信或病理,而是严肃地将其视为人类心灵的真实维度。荣格明确提出,这部中国经典提供了一种 “超越个人神经症” 的道路,其价值尤其体现在现代人普遍的精神碎片化处境中。这本近 100 年前出的书,在张卜天先生的翻译下,篇幅虽不庞大,但信息密度极高。书中不仅包含关键文本的翻译和双学者注释,更保留了荣格与卫礼贤对话的思想线索,读来既有经典的厚重,又有理论的锐度。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新版在文本可读性与学术严谨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即使非专业读者亦可循之深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