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索自我黑暗面的成因与本质,摆脱内在危机。

内容简介

荣格(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阴影”理论原著内容集。荣格对阴影理论的阐释分散在它的多部作品中,如未能大量阅读原著,很难对这一理论有过多的涉猎。

本书从荣格众多原著作品中,将其对阴影理论的阐释进行结集,涉及阴影的形成、潜意识等,力求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条了解这一著名心理学原理的快捷通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按
  • 综述 与阴影共生
  • 阴影与人格
  • 阴影与面具
  • 阴影与心理
  • 阴影与自我
  • 阴影与治疗
  • 后记
  • 尾声
  • 附录1: 荣格八种性格类型说
  • 附录2: 荣格小传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编排比较紊乱

    荣格通过对人类个体的深入探索,揭示了普遍存在于个体中的两种基本倾向:内倾(introversion)与外倾(extroversion)。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四种核心心理功能:思维(Thinking)、情感(Feeling)、感觉(Sensation)及直觉(Intuition)。结合这两种分类维度,荣格创造性地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它们分别是外倾感觉型(Extraverted Sensation, Se)、内倾感觉型(Introverted Sensation, Si)、外倾直觉型(Extraverted Intuition, Ne)、内倾直觉型(Introverted Intuition, Ni),以及其他四种融合了内 / 外倾与思维 / 情感特征的人格类型。此处需补充说明,荣格的学生伊丽莎白・库布勒 - 罗斯,作为一位杰出的瑞士精神科医生,她在荣格理论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 “悲伤五阶段” 理论。该理论详细描绘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或重大丧失时,心理层面通常会依次经历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或协议)、抑郁及最终的接受。最后,就本书而言,它更象是一本缺乏系统组织架构的摘录合集。我觉得确保每段摘录后都清晰标注其原始出处,包括书籍名称及具体页码,这样子应该更好。然而,本书并未遵循这一原则,仅在书末提供了极为简略的参考文献列表,仅列出了书名,这无疑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对于书中出现的综述、后记、尾声等内容,我不禁对其作者身份产生了疑问,它们究竟是荣格的原创,还是译者根据理解自行添加的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阴影是成为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 言简意赅。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未读

      只提供有趣、实用、涨知识的新鲜阅读。 「未读」是一个文艺却不高冷、精致而不空洞、独特且开放包容的新锐文化品牌。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