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石油巨头沙特阿拉伯走向投资大国之路的启示。

内容简介

经济发展和能源密不可分,在众多石油大国中,为何只有沙特阿拉伯如此富有?严格遵循文化传统的沙特阿拉伯如何解决现代与传统的碰撞问题?

20世纪30年代,沙特阿拉伯人目睹美国石油商人“从天而降”,前来寻找工业世界中最具价值的商品。当时的沙特阿拉伯仍然保持着几百年来的固有的状态,然而,沙特人已经想好了策略,他们要用“上天赐予的礼物”将沙特王国逐渐转变为世界强国。在这些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它给这个国家的统治家族——沙特家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成功与影响力。

一个多世纪以来,沙特家族通过精心制定的策略和有预见性的合作,持续追逐着利益与权力,从沙特王室卑微的开端和美国人从8000英里之外冒险提议的第一项石油企业计划开始,到今天沙特王国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面临全新的变革。本书揭示了沙特王室权力交替、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深谋远虑,以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全球扩张等重要历史事件背后未曾公开的细节。如今,沙特家族及其家族产业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正在筹备其最具野心的一次行动——将公司上市,一步步走向全球投资大国之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主要人物说明
  • 引言 流亡者当上国王
  • 第一部分 石油改变了沙特王国
  • 一 “艰难时日”
  • 二 沙特人的石油生意经
  • 三 邀请美国人来寻找石油的收益之争
  • 四 阿美石油:沙特阿拉伯的黎明
  • 第二部分 家族经营与国家统治
  • 五 沙特家族内部危机
  • 六 治国先齐家
  • 七 现代与传统的对抗:瓦哈比教派、女性、西方人和里亚尔
  • 第三部分 崛起背后的谋略
  • 八 谁在操纵石油市场?
  • 九 “收购与国有化毫无关系”
  • 十 多元化的全球扩张
  • 后记 为了沙特人的子孙后代
  • 资料来源说明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沙特人利用美国人对自己的低估,利用变幻的局势,通过灵活的策略,保持耐心,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们先是通过谈判提高了石油收入,而后,开始收购阿美石油公司的股份,直到完全控股。为了让后代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权力,沙特阿美开始拓展业务,实施多样化经营,他们利用投资和 “初学者的头脑”,成功地扩大业务规模、学习专业技能,从一开始单纯的石油巨头变成了如今的多元化的全球能源巨头。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沙特公司》

      好消息是,又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埃伦 R 沃尔德《沙特公司》,从只产椰枣的荒漠之国到富甲一方,沙特阿美这本书从利雅得的陷落开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公司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在沙特王族的贪婪之下一步步地从增加提成收入,到掺沙子安插自己的亲信进董事会,从收购股份到最后全资控股。沙特王国这种循序渐进的国有化,对沙特阿美公司的一次又一次地施压谈判,花了五六十年的时间才最终通过收购完成了国有化,在这个过程中,沙特既享有了利益,也保证了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稳定运营,避免了快速国有化带来的政治关系恶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撤离,产能一落千丈的恶果。最终实现了本国石油工业的稳健发展和平稳过渡。而反观将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国家,大多一地鸡毛。从这一点上,还是有很多借鉴之处,不过这本书叙事有些啰嗦,重点也不突出,整体一般,选择这本是因为本身对沙特阿美的好奇,豆瓣 7.9 分也略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沙特阿拉伯及其欧佩克伙伴国家能够限制生产,那么不仅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让地区政治同盟满意,此外还有利于沙特阿拉伯能源业长期健康的发展。当时在减少沙特石油生产的问题上,已经有了两个非常切实的技术争论。沙特政府的很多人都认为,没有节制的开采不利于沙特阿拉伯经济的长远发展。当时沙特阿拉伯的美元收入已经超出了其消费能力。美元已经多次贬值,因此沙特财政部不愿意把石油利润放在银行里。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