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端起一杯鸡尾酒,聊聊存在与自由。海德格尔、萨特、波伏娃、加缪、阿伦特、默多克等思想巨匠轮番登场。

内容简介

巴黎,1933年。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杏子鸡尾酒。其中一个叫雷蒙·阿隆的年轻哲学家,正在向同为哲学家的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盛赞一种他在德国发现的新鲜哲学——现象学。“你看,”他说,“如果你是一个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论这杯鸡尾酒,然后从中研究出哲学来!”就这样,20世纪影响最广泛也最深远的哲学运动发端了。受到启发的萨特,将现象学与他那种法式的人文主义情感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哲学思想——现代存在主义。在本书中,英国著名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诗般恢弘的视角,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先生,太可怕了,存在主义!
  • 第二章 回到事物本身
  • 第三章 来自梅斯基尔希的魔法师
  • 第四章 常人,呼唤
  • 第五章 嚼碎开花的扁桃树
  • 第六章 我不想吃了我的手稿
  • 第七章 占领,解放
  • 第八章 破坏
  • 第九章 生平考述
  • 第十章 跳舞的哲学家
  • 第十一章 像这样交叉
  • 第十二章 在处境最困难的人眼中
  • 第十三章 一旦品尝了现象学
  • 第十四章 无法估量的繁盛
  • 出场人物表
  • 致谢
  • 注释
  • 参考书目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7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存在主义人物八卦志

    如果对存在主义有点兴趣又毫无概念,看看这本书还不错,沿着存在主义的发展时间线,讲述了存在主义相关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作者文笔不错,当成一本存在主义索引书、八卦史来看还是让人津津有味的。当然如果你的目的是想搞清楚什么是存在主义哲学,这本书并没有一针见血:我得反复看笔记自己总结出几条,还得查阅其他资料看看我的理解对不对… 然而看书的同时我又马上对精神现象学有了些感性的认识… 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硬伤,写了几百页的存在主义史却没让人明白什么是存在主义,连入门书也是不够达标的吧。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存在就是虚无:人的存在是容器,容器是虚无,只有不断填入东西,人才获得了本质。虚无就是自由:自由是建立在人的存在之上,建立在最根本的虚无之上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关系:一是围绕海德格尔的人物关系,特别是他与雅斯贝尔斯最后的交往,不禁落泪;二是围绕萨特的人物关系,除了和波伏娃的约定,他与加缪、梅洛 - 庞蒂的友谊和决裂,也让人困惑和难过。难道身处高处的哲学家,脚下堆满的都是他们曾经的挚友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到“回到事情的本身”

      作者用一个个鲜活的存在主义者向我们展现了一副存在主义的图景,用客观的描述克制了个人偏见,引读者自己去品味与反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实在看不下去

        存在主义,看不懂,总感觉把简单事情说复杂了。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论语里的观点已经说全了吧。

          转发
          1
        • 查看全部25条书评

        出版方

        未读

        只提供有趣、实用、涨知识的新鲜阅读。 「未读」是一个文艺却不高冷、精致而不空洞、独特且开放包容的新锐文化品牌。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