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中原文明与世界互动视角下的中华大历史。

内容简介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中国”这个词可以无比熟悉,也可以感到陌生。因为中国的幅员太辽阔,历史太悠久,多元一体的丰富性太五彩缤纷,而每一次盛世和每一次剧变中,中原、边疆乃至欧亚大陆的古老民族都曾扮演过关键性角色。

你能否想象,“中国”这一名字的由来,乃是因为这片土地曾是科技最先进的地方?你能否想象,秦制或许与波斯和匈奴都有巨大关联?你能否想象,丝绸之路的主角之一可能是默默无闻的粟特人?你能否想象,华人也曾在南洋建立起共和国?

从中国的远古时代到清末,本书摘取了十个鲜为人知又影响深远的历史片段,希望向读者呈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是被世界多元力量共同塑造之中国。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 第二章 秦始皇崇拜亚历山大大帝吗?
  • 第三章 道教是一种“弥赛亚”宗教?
  • 第四章 匈汉原来是一家
  • 第五章 慕容复的真正仇家是高句丽
  • 第六章 粟特人与唐帝国的历史转向
  • 第七章 阿拉伯商人与宋代的财政国家进程
  • 第八章 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
  • 第九章 海外华人也曾“走向共和”?
  • 第十章 孙中山的老师主张建立现代财政国家
  • 结语 “我们是谁”与“我们本可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世界之中》:有世界,有中国

    全书以时间为纵轴,从尧舜时代到清末民初,选取十个关键历史片段,如陶寺天象、秦制起源、粟特商路等,并从每个片段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基本面之一或多个的探究当中,将中原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深度交流还原出来,串联起 “中国被世界塑造” 的核心主题。      《世界之中》其实是在消除 “中西对立” 的思维定式,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历史维度的合理性:中国无需在 “传统封闭” 与 “全盘西化” 之间挣扎,其文明本质是开放包容的;中国应主动参与全球秩序重构,因为其历史本身就是 “世界化” 的产物。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源于对多元文化的吸收与转化,中国历史上的 “中” 并非地理中心更非 “单独霸主”,而是海纳百川的气量,是对先进科技与文化兼收并蓄的能力。与之对应,越是要套上 “天生富贵”、“自带光环”、“普天之下唯吾独尊” 的大帽子,越是显得迂腐落后狂妄自大,也越是显得缺乏自信。      张笑宇通过大量历史研究指出,中国从未孤立于世界。他强调中国历史本质上是 "世界主义的历史",技术与文化始终通过陆海通道与外界交融,证明中国的发展逻辑天然包含开放基因。      张笑宇的终极启示在于:中国的发展必须嵌入全球体系。历史证明,当中国主动拥抱世界时(如汉唐丝绸之路、宋元海上贸易),往往能引领文明高峰;而封闭自守则导致停滞。今天,作为全球制造业枢纽和能源进口大国或地区,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维护多边秩序。这种 "世界主义" 不是理想主义的空谈,而是基于历史规律与现实利益的必然选择。唯有如此,才能在逆全球化浪潮中实现文明的再次突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有意思的观点

      这本《世界之中》聚焦十段湮没于正史缝隙的文明对话,从穿越河西走廊的粟特驼铃到泉州港林立的桅杆,将中国历史中非典型的全球化基因置于聚光灯下。这种将中国重新嵌入世界经纬的尝试,确实很有新意。书中对西域乐舞重塑盛唐音律、景教碑文背后丝路网络的考证,展现了微观史学的魅力。然而,当涉及朝贡体系与近代外交等宏大议题时,论证常止步于现象陈列,未能深入制度肌理。例如,作者用郑和船队印证中国的 “海洋基因”,却选择性忽视了海禁政策的制度性压抑,这种 “以今溯古” 的倒推,易使历史沦为观念的注脚。更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故事的终章都执着地将焦点转回 “开放” 这一主轴,作者张笑宇的研究方法更是一场思维革命。这种像站在远处看地球的视角,跳出对自身固有的羁绊,纯以技术变量破解文明密码:弩机普及使战争平民化,促成大一统;人工合成氮肥将全球人口从 10 亿推向 80 亿,却也制造了 “化肥人质” 危机。这种跨界思维,让本书很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书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得到认识了 “张笑宇” 老师,这是位超会讲故事的 “学霸型” 历史研究者。在新书上架中发现了这本新作,通过十个历史切片重构中国文明史,专门破解 “中国历史为什么是这样” 的谜题!核心论点为:‌中国文明的形塑始终依赖世界多元力量的共同作用‌,即 “没有世界就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这本书讲什么?‌‌1. 有颠覆认知的‌:5000 年前的 “陶寺文明”(比夏朝还早!)靠天文技术称霸,却被北方 “石峁部落” 用更牛的军事科技推翻;唐朝长安满街老外(粟特商人、阿拉伯土豪),连道教都可能混了 “西方神秘力量”,简直古代版 “国际大都市”......2. 有超实用的:明朝缺钱,居然靠南美洲挖矿的白银救命(全球化)、郑成功他爸是海盗兼跨国 CEO、瑞士为啥中立…… 书里还有 “道教救世主可能抄了西方作业”“宋朝差点玩出资本主义” 这种脑洞,保准让你边看边喊 “原来如此”!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4条书评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