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4千字
字数
2019-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泰国佛教与社会变迁研究:探索信仰、民族国家建构及全球化时代的佛教个体化现象。
内容简介
泰国是我国的近邻,是东南亚的国家,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节点国家,在我国的外交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泰国的国教为佛教,伊斯兰教在泰国南部占有重要地位,对泰国国内宗教的研究,既是我国学者研究海外民族、增强学科实力的重要支撑,也可以为相关企业、研究人员、政府机关在泰国开展工作提供必要参考。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泰国佛教与社会变迁的研究心得。本书涉及的问题有三个方面,即佛教的文明化与民族国家建构,全球化时代的佛教与社会改革运动,以及近年来逐步升温的佛教个体化现象。本书的主要结构为导论:当代泰国社会的信仰与社会变迁,上篇:佛与他者,中篇:佛与人间,下篇:佛与自我,附录:文化间性与学科认同:基于人类学泰国研究经验的方法论反思,文章内容饱满,多为作者在泰国的第一手田野资料与分析,具有较强的学术型与可读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序一 讲述“文明”的故事
- 序二 文明的包含性阶序及其现代转化
- 导论 佛、他者与文明化
- 勐与国
- 泰国佛教的文明化
- 丛林佛教:文明中的他者
- 修行:个体的文明化实践
- 第一章 现代泰国的文明国家与信仰阶序的建构
- 佛教的文明价值:话语诠释
- 他者与阶序
- 信仰阶序与公民宗教
- 第二章 泰南马来穆斯林社会的裂变与冲突
- 马来穆斯林:泰国社会中最醒目的他者
- 国家权力、泰化教育与马来穆斯林社会的裂变
- 泰国民族国家建构的困境与探索
- 第三章 佛使比丘与泰国佛教的现代转型
- 20世纪后期泰国佛教面临的现代性危机
- 佛使比丘:泰国佛教改革运动领袖
- 佛使比丘对南传佛教教义的重新阐释
- 第四章 社会变动之“林”:当代泰国公民身份的重构
- 当代泰国的公民身份困境与重构动力
- 丛林修行传统的复兴
- 从十月青年、丛林战士到公共知识分子
- 少数族群的权利与社区森林运动
- 社会变迁与构建包容性的公民身份
- 第五章 当代泰国都市里的修行实践与身体技术
- 泰国都市里的佛教景观
- 修行实践中的语言、空间与文化亲密
- 身体技术、自我认同与社会关系再生产
- 第六章 灵性政治与当代泰国的政治图景
- 社会危机与宗教主体性的凸显
- “安住于当下”:个体解脱与社会之苦
- 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灵性政治
- 结语
- 追溯与总结
- 文化与文明化
- 作为方法的他者
- 附录 文化间性与学科认同:基于人类学泰国研究经验的方法论反思
- 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研究的新路径
- 文化间性的民族志寓意:泰国研究经验的反思
- 讨论:世界人类学学科认同的形成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