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2千字
字数
2016-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仍在两极摇摆中,如何面对这一现象?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语言哲学转向及其后现代思潮似乎给形而上学判了“死刑”,然而如今不到四分之一世纪时间,形而上学“复活”的势头比预想的要快得多。如何面对西方哲学的这种摇摆现象?我们是否只能有跟随摇摆的命?此其一。其二,中西文化之争的“螳螂捕蝉”,今有明显的科学技术之“黄雀在后”。如果科学设定了人类的命运不过就在坍缩的“黑洞”之前,甚至有比“黑洞”来得更早的“人是机器”智能时代,那么世界的诸文化冲突能够转变为智慧文化对科学政治的纠正与救治?其三,加上我们在第五辑刚刚展开的“中国人问题与犹太人问题”探讨,此辑仍将继续深入特殊文化种性之比较,并注意到“原生文化”如埃及、西亚、印度、中国,多属“无形神”系,而“次生文化”的“两希精神”则转变为“形而上学一元论”或“一神论”这究竟是“进步”,还是蜕化为“帝国意识形态”,从而使“启蒙”一开始就蒙上了“殖民”的阴影?
目录
- 版权信息
- 萌萌学术工作室《启示与理性》编委会
- 海德格尔与施特劳斯底海德格尔——列奥·施特劳斯《海德格尔式存在主义导言》导读
- 【附录】
- 实存主义
- 讲演:谁来反省科学?
- 结论
- 论证
- 停顿: 谁来反省科学?
- 古希腊哲学启蒙的现代性
- 一、这场运动何以叫做哲学的启蒙?
- 二、智术师运动的现代性
- 死亡吻上圣城之心——以色列行记
- 片段一: 诗歌
- 片段二: 大屠杀
- 片段三: 耶路撒冷
- 片段四: 谈话
- “苦路”、“哭墙”、“大屠杀纪念馆”——耶路撒冷之“债”
- 为大时代点灯,向大宗师转身一一从后现代回归古典的《一代宗师》
- 归根复命——古典学底民族文化种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城邦卫士与性情净化——亚里士多德《论诗术》中的肃剧定义试解
- 肃剧定义的字义疏证
- 净化谁的怜悯和恐惧
- 为什么要净化怜悯和恐惧
- 治气与教化:《五帝本纪》读解
- 一、阴阳:天地生物
- 二、五行:圣人行教
- 三、三才:王者建国
- 《左传》中的释言句式与乱世君子
- 引言
- 一、《左传》中的释言句式
- 二、释言句式的政治哲学意涵
- 三、《左传》中的治国者
- 余论
- 城邦中的三种爱智生活——苏格拉底的“临界之思”初探
- 一、“光与死”:注意阿里斯托芬喜剧《云》的谋篇
- 二、柏拉图纠弹阿里斯托芬:《申辩》之为关津
- 三、《泰阿泰德》中的“题外话”:在“智能”与“智术”之间
- 结语: 微妙之“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