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揭示了生活概念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将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历程贯穿为连续的统一体,还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存在论基础,为重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指出了新的方向,为重新认识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打开了新的思路。

内容简介

《"生活"的发现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研究》分作上下两篇,上篇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 “费尔巴哈”德语原文和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以生活概念为中心,深入细致地论证了一种新的解读“费尔巴哈”章思想发展脉络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以生活概念为逻辑核心和写作线索、重建重构“费尔巴哈”章文本结构的建议。下篇的主题是以生活概念为中心对“费尔巴哈”章作思想的研究,力图确立生活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初期中的核心地位。

《"生活"的发现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揭示了生活概念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将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历程贯穿为连续的统一体,还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存在论基础,为重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指出了新的方向,为重新认识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打开了新的思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节 论题解释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介绍
  • 第三节 结构安排
  • 第四节 不足与检讨
  • 上篇 以生活概念为中心的“费尔巴哈”章文本研究
  • 第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形成史与版本考察
  • 第一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形成史
  • 第二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德、俄、英、日文本出版概况
  •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文翻译概况
  • 第二章 “费尔巴哈”章的文本结构及其争议
  • 第一节 “费尔巴哈”章的文本构成
  •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文本重构方案
  • 第三节 关于手稿校勘的研究成果及相关争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的语文学考察
  •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生活概念研究综述
  • 第二节 “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的使用概况
  • 第三节 “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的语言分析
  • 第四节 “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的中译名考察
  • 第四章 以生活概念为中心的“费尔巴哈”章重构建议
  • 第一节 小束手稿编排方案
  • 第二节 以生活概念为中心的论证逻辑重构
  • 第三节 “费尔巴哈”章文本结构调整方案
  • 下篇 以生活概念为中心的“费尔巴哈”章思想研究
  • 第五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传统研究范式
  • 第一节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认识论断裂的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逻辑的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本 章 小结
  • 第六章 生活概念在“费尔巴哈”章中的义涵和功能
  • 第一节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活
  • 第二节 马克思生活概念的基本特性
  • 第三节 生活、需要与生产
  • 第四节 生活、生产力与交往形式
  • 第五节 生活与意识
  • 第六节 生活、自由与共产主义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七章 生活概念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生活概念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萌芽
  • 第二节 早期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生活概念
  • 第三节 生活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初期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 第八章 辩证法发展史中的生活概念
  • 第一节 辩证法的起源
  •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
  • 第三节 柏拉图的辩证法
  •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
  • 第五节 康德的辩证法
  • 第六节 黑格尔的辩证法
  •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论战
  • 第八节 生活概念在辩证法史中的哲学意义和价值
  • 第九章 生活概念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一节 走出物质本体论和经济决定论的误区
  • 第二节 联结《巴黎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的思想发展
  • 第三节 恢复马克思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征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