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2千字
字数
2010-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阐述中国古代的中国中心主义,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同时对各朝代的朝贡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多国学者的13篇论文,从各个视角全面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尤其是周边关系,尝试从理论到实践方面对传统中国的朝贡制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是英语世界研究中国朝贡制度和传统外交关系的代表作,也是到目前为止整个国际学界研究中国“世界秩序”的唯一专门研究论著。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
- 鸣谢
- 一种初步的构想
- 中国中心主义及其问题
- 一些假设:中国的世界秩序的源流
- 目的与手段:中国对外关系的各种实践
- 本书的要点
- 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
- 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神话与事实
- 郭嵩焘:《绥边征实》
- 经典儒家对待外族的传统
- 1.绥靖论
- 2.主战论
- 帝制时期的绥边观点
- 羁縻政策:历史考察
- 明初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背景分析
- 优越感神话的起源
- 正史中的优越感神话
- 截然不同的南宋与元朝
- 公平观念
- 包容一切的观念
- 优越与平等
- 清代朝贡制度新解
- 中国的朝贡观念及其在国外的认同
- 清朝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 朝贡与贸易之间的关系
- 朝贡贸易的性质
- 清初的对外贸易政策
- 清代中朝朝贡关系考
- 朝鲜使华使团
- 1.使团的种类及其任务
- 2.使团的委派和构成
- 3.出使前的准备
- 4.路线
- 5.在北京的礼仪和活动
- 6.上呈国王的报告
- 7.使团的次数和频率
- 中国使朝使团
- 朝贡关系的经济面相
- 1.贡品和赏赐
- 2.赐给使团成员的礼物
- 3.使团的旅费
- 4.贸易
- 对朝贡关系的简要评价
- 作为萨摩藩属地的琉球群岛
- 1609年入侵前的萨琉早期关系
- 萨摩藩对琉球的监管
- 琉球与日本的朝贡关系
- 萨摩藩对琉球群岛的区别对待
- 萨摩藩的经济动机与对华贸易
- 清代琉球王的册封
- 琉球请求册封
- 册封使团的组成
- 文官对航海的观感
- 首里的准备工作
- 册封典礼
- 册封使团在那霸的贸易活动
- 文化活动
- 中国人和琉球人对双方关系的看法
- 中越关系中的干涉与朝贡,1788—1790
- 西山暴动的发生
- 1788年清政府的干涉
- 事件的解决
- 越南国王入京朝觐
- 中越关系的模式
- 中国与内亚的关系:匈奴和西藏
- 帝王美德在内亚影响微弱
-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实力关系
- 19世纪中叶以前的清藏关系
- 满族蒙古政策的起源
- 1368—1884年间的中国与中亚
- 来自中亚的“朝贡”
- 朱棣与沙哈鲁·伯哈德
- 朝贡和贸易:1755年前的传统关系
- 满族人与和卓:中国得到中亚的一块土地
- 清朝与荷兰的关系,1662—1690
- 中荷交往编年史
- 中荷关系的动机与冲突
- 中国的外交传统
- 中国的世界秩序中的早期条约体系
- 对世纪中叶的新观察
- 条约延续中国传统
- 朝贡体系漫长的黄昏
- 使用西方战士的传统
- 一种解释:权力结构和文化
- 中国的世界秩序观:过去与现在
- 词汇表
- 译后记
- 中国的世界秩序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