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提供了当代中国外交的背景资料,也可作为当代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镜鉴。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古代王朝外交史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作为一部中国外交通史著作,从时段上纵贯了整个古代王朝的外交内容;在方法论上融合了历史学、政治学、外交学等学科理论,在中国外交史学科的专业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资料的运用上,既使用传统的文献材料,也注重最新的考古、实物材料;在研究体例方面,首次从外交格局、外交思想、外交制度和外交政策四个纬度,对中国每代王朝的外交进行全方位剖析;在语言叙事上,文字简练有力,议论提纲挈领。书中既有整体、宏观的理论分析,也有对具体史实的精细、绵密的考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一带一路”与中国外交丛书编委会
  • 总序
  • 导言 中国外交史学科刍议
  • 一、中国外交史学科发展历程
  • 二、中国外交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中国外交史学科的创新体系
  • 四、学习中国外交史的意义
  • 五、体例说明
  • 第一章 夏商西周外交
  • 第一节 夏商西周外交格局
  • 一、夏代外交格局
  • 二、商代外交格局
  • 三、西周外交格局
  • 第二节 夏商西周外交思想
  • 一、夏代外交思想
  • 二、商代外交思想
  • 三、西周外交思想
  • 第三节 夏商西周外交制度
  • 一、夏代外交制度
  • 二、商代外交制度
  • 三、西周外交制度
  • 第四节 夏商西周外交政策
  • 一、夏代外交政策
  • 二、商代外交政策
  • 三、西周外交政策
  • 第二章 春秋战国外交
  • 第一节 春秋战国外交格局
  • 一、春秋外交格局
  • 二、战国外交格局
  • 第二节 春秋战国外交思想
  • 一、春秋外交思想
  • 二、战国外交思想
  • 第三节 春秋战国外交制度
  • 一、春秋外交制度
  • 二、战国外交制度
  • 第四节 春秋战国外交政策
  • 一、春秋外交政策
  • 二、战国外交政策
  • 第三章 秦汉外交
  • 第一节 秦汉外交格局
  • 一、秦代外交格局
  • 二、汉代外交格局
  • 第二节 秦汉外交思想
  • 一、秦代外交思想
  • 二、汉代外交思想
  • 第三节 秦汉外交制度
  • 一、秦代外交制度
  • 二、汉代外交制度
  • 第四节 秦汉外交政策
  • 一、秦代外交政策
  • 二、汉代外交政策
  •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外交
  •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外交格局
  • 一、三国外交格局
  • 二、两晋外交格局
  • 三、南北朝外交格局
  •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外交思想
  • 一、三国外交思想
  • 二、两晋外交思想
  • 三、南北朝外交思想
  •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外交制度
  • 一、三国外交制度
  • 二、两晋外交制度
  • 三、南北朝外交制度
  •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外交政策
  • 一、三国外交政策
  • 二、两晋外交政策
  • 三、南北朝外交政策
  • 第五章 隋唐外交
  • 第一节 隋唐外交格局
  • 一、隋代外交格局
  • 二、唐代外交格局
  • 第二节 隋唐外交思想
  • 一、隋代外交思想
  • 二、唐代外交思想
  • 第三节 隋唐外交制度
  • 一、隋代外交制度
  • 二、唐代外交制度
  • 第四节 隋唐外交政策
  • 一、隋代外交政策
  • 二、唐代外交政策
  • 第六章 两宋外交
  • 第一节 两宋外交格局
  • 一、谁是中国?
  • 二、北宋外交格局
  • 三、南宋外交格局
  • 第二节 两宋外交思想
  • 一、北宋外交思想
  • 二、南宋外交思想
  • 第三节 两宋外交制度
  • 一、北宋外交制度
  • 二、南宋外交制度
  • 第四节 两宋外交政策
  • 一、北宋外交政策
  • 二、南宋外交政策
  • 三、两宋外交教训
  • 第七章 元代外交
  • 第一节 元代外交格局
  • 一、元代疆域
  • 二、元代外交格局
  • 第二节 元代外交思想
  • 一、新型华夷观
  • 二、世界主义
  • 三、重商主义
  • 第三节 元代外交制度
  • 一、外交机构
  • 二、外交礼仪
  • 三、使节制度
  • 第四节 元代外交政策
  • 一、四大蒙古汗国
  • 二、高丽
  • 三、日本
  • 四、安南
  • 五、西南边外地区
  • 六、南海诸国
  • 七、欧洲国家
  • 第八章 明代外交
  • 第一节 明代外交格局
  • 一、明代疆域
  • 二、明代外交格局
  • 第二节 明代外交思想
  • 一、华夷观
  • 二、“不征”的和平外交思想
  • 第三节 明代外交制度
  • 一、外交机构
  • 二、外交礼仪
  • 三、祭祀外国山川制度
  • 四、册封外国国王封印制度
  • 五、外交文书用印制度
  • 第四节 明代外交政策
  • 一、蒙古
  • 二、西域诸国
  • 三、西藏、尼八剌
  • 四、女真
  • 五、朝鲜
  • 六、日本
  • 七、琉球
  • 八、安南
  • 九、西南边外地区
  • 十、南海诸国
  • 十一、印度洋国家
  • 十二、欧洲国家
  • 第九章 清代外交(一)
  • 第一节 清代外交格局
  • 一、清代疆域
  • 二、清代外交格局
  • 第二节 清代外交思想
  • 一、清代前中期外交思想
  • 二、晚清外交思想
  • 第三节 清代前中期外交制度
  • 一、外交机构
  • 二、外交礼仪
  • 第四节 晚清外交制度
  • 一、晚清外交机构
  • 二、晚清觐见礼仪改革
  • 三、晚清外国驻华使领制度
  • 四、晚清中国驻外使领制度
  • 第十章 清代外交(二)
  • 第一节 清代对传统属国的外交政策
  • 一、朝鲜
  • 二、琉球
  • 三、越南
  • 四、暹罗
  • 五、缅甸
  • 六、南掌
  • 七、苏禄
  • 第二节 清代对南亚国家的外交政策
  • 一、尼泊尔
  • 二、锡金
  • 三、不丹
  • 四、对清朝南亚国家政策的评价
  • 第三节 清代对西域回部诸国的外交政策
  • 一、哈萨克
  • 二、布鲁特
  • 三、乌兹别克诸部
  • 四、巴达克山
  • 五、博罗尔
  • 六、巴勒提
  • 七、坎巨提
  • 八、阿富汗
  • 九、痕都斯坦
  • 十、对清朝西域回部诸国政策的评价
  • 第四节 清代对欧洲国家的外交政策
  • 一、荷兰
  • 二、葡萄牙
  • 三、俄罗斯
  • 四、英国
  • 参考书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弱国无外交,大国必崛起

    从夏商西周外交之始,到春秋百家争鸣,战国合纵连横,汉武帝刘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打通丝绸之路,隋唐来访使者络绎不绝,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一人敌灭一国的最牛外交官王玄策,明朝郑和下西洋,无不展现以华夏为中心的外交思想。直到清朝闭关锁国停止对外经贸,被西方狠狠甩在了后面,直到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被人说成卖国贼的李鸿章,或许那时候根本也别无选择,国家实力太弱,就像是那案板上的鱼,只能任人宰割。。后面随着越来越多革命者的觉醒,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终于站了起来,一步一步恢复起外交地位,从香港澳门回归,加入世贸到现在的习大大新时代的国际地位,大国正逐渐崛起。泱泱中华五千年,造就出的强势文化,怎可能被轻易斩断!身为中华儿女,我倍感自豪!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国内知名经济专业出版机构和大众信息传播机构,在中国知识界、文化界、经济界享有良好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