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封面文章《LAMOST助力揭示亚海王星结构》《蟹状星云的古代记录与现代探测》《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问天”来了!》。

内容简介

过去二十多年,系外行星的探测和研究从无到有,蓬勃发展。通过地基、空间望远镜对系外行星的观测和分析,天文学家正在逐步了解和揭示系外行星的结构、形成与演化。近期,南京大学系外行星课题组利用LAMOST、Gaia和Kepler望远镜的数据,给出了系外行星“半径谷”随宿主恒星年龄和金属丰度的演化规律,在亚海王星结构的探索之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9月天象指南
  • 2022年9月星空
  • 9月重要天象预告
  • 太阳系
  • 月球与行星
  • 彗星与小行星
  • 空间站
  • 9月深空指南——沿着飞马座四边形走一圈 DEEP SKY
  • LAMOST助力揭示亚海王星结构
  • 观测进入活跃期的太阳(上)
  • 蟹状星云的古代记录与现代探测
  • 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问天”来了!
  • 火星“大地震”
  • 星河闪耀中国星 2022年5月中旬~7月中旬新增小行星命名
  • 同好摄影
  • 全国“天象”大收集(18) 虹彩云
  • 英仙座的故事:神话、星图与艺术
  • 拜尔星图(二)
  • 天文史上的8月
  • 认识宇宙的入路
  • 相对论的前因后果(一)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阳黑子的大小

    太阳黑子的大小从前面的图片已经看出来了,在观测黑子时,除了记录太阳黑子的数量、位置而外,观测者们还会很细致的去描绘黑子的形状。很明显,太阳黑子并没有统一的尺寸,小的直径约有 1000km,大的直径能轻松超过地球的直径,有记录的特别大的黑子直径甚至达到了 245000km。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黑子是太阳光球层温度较低(约 4500K)的区域,是太阳内部强磁场穿过光球层形成的结构。一个比较典型的黑子由中心较暗、温度较低的本影和相对亮一些的、温度高一些的半影两个部分组成。从视觉上看,感觉像是太阳明亮而均匀的表面上出现了一个边缘不规则的小黑洞。通常情况下,一个黑子群包含两个黑子 —— 前导黑子、后随黑子,这两个黑子距离较近,但磁性相反。在同一个半球,同一个周期的太阳黑子群磁场极性分布方向基本一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文学图文盛宴

      天文学图文盛宴。这是本期杂志读完后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感受。电子书看杂志,很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19 年 12 月,太阳正式进入第 25 个太阳活动周期,经过两年多的过渡,它逐渐展示出了更多有趣的画面。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之一,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太阳的活跃程度,也是我们最容易观测到的。未来几年,随着太阳越来越活跃,我们甚至可能在未来某个日出时分,看到 “大如钱” 的黑子出现在其表面。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 1981年10月, 已于2010年度转制为企业,成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资人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综合性的科技出版社,也是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 本社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坚持“传播科技知识,创造精彩生活”的方针,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目标,出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科普、少儿、生活、文化教育、大众社科类图书及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