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为将者冲锋,为帅者谋局,应变力便是生存力。

内容简介

徐达治军严谨,长于谋略,是鲜有的军事奇才,也是难得是帅才。他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时刻保持着灵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根据战场情况而变化战术,常以智取胜。洪武二年,朱元璋确定功臣的位次,徐达为第一,封魏国公,列“开国六国公”之首,又任命他为中书右丞相,并评价他:“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尽管功高位显,但徐达不居功自傲、不贪恋兵权、不卷入党争,始终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恭敬有加,在朱元璋的铁腕政权下,成为明初的开国文臣武将寥寥无几的善终者之一。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魏国公爵位承袭十一代,直到明亡。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元末乱起将星现世
  • 第一节 世居钟离 弃农从军
  • 第二节 矛盾尖锐 乱世将临
  • 第三节 独眼石人 红巾起义
  • 第二章 濠州从军脱颖而出
  • 第一节 首战滁州 奋勇争先
  • 第二节 元璋被虏 舍身相替
  • 第三节 从龙渡江 奠基集庆
  • 第三章 鏖兵金陵积蓄实力
  • 第一节 天下赌局 五强争霸
  • 第二节 远交近攻 东征常州
  • 第三节 力破士诚 问鼎东南
  • 第四节 兵伐浙东 一举而定
  • 第四章 决战龙湾力克强敌
  • 第一节 声东击西 智取池州
  • 第二节 太平失守 应天危机
  • 第三节 庙算决胜 龙湾破敌
  • 第四节 千里追击 收复失地
  • 第五章 血战鄱阳大势已定
  • 第一节 反攻江西 安庆大捷
  • 第二节 军抵武昌 两夺南昌
  • 第三节 转兵安丰 死守洪都
  • 第四节 鄱阳血战 力取头功
  • 第六章 平定姑苏剿灭张吴
  • 第一节 勋臣魁首 进位左相
  • 第二节 商定大计 出兵淮东
  • 第三节 平定两淮 再议东征
  • 第四节 兵围平江 决战决胜
  • 第七章 北伐中原重夺幽燕
  • 第一节 北伐大计 开国动兵
  • 第二节 计破益都 平定山东
  • 第三节 血战洛阳 扫荡河南
  • 第四节 克服大都 重夺幽燕
  • 第八章 西征秦晋两败扩廓
  • 第一节 计取三晋 备战强敌
  • 第二节 太原大战 一败扩廓
  • 第三节 兵伐三秦 攻克陇东
  • 第四节 兰州决战 再败扩廓
  • 第九章 将军卫国铁骑出塞
  • 第一节 开国公爵 功臣之首
  • 第二节 宿命对决 徐达北伐
  • 第三节 扩廓强悍 兵败土剌
  • 第四节 败而不溃 千里回师
  • 第十章 英雄暮年烈士南归
  • 第一节 朱徐联姻 佳偶天成
  • 第二节 老骥伏枥 终战辽东
  • 第三节 南归应天 入土钟山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难得善终的明开国大将

    生于乱世,百姓饱经沧桑,而野心勃勃者蠢蠢欲动,其间不乏有幸者崛起,成功推翻旧朝,建立新秩序,乞丐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便是此中翘楚。朱元璋自底层军官起步,凭借文臣武将的辅佐,开创了大明王朝的辉煌。然而,这位君主性格多疑,34 位开国功臣中,竟有 30 位遭其诛杀。唯独被誉为 “开国第一功臣” 的徐达,深得朱元璋的信任与赏识,这其中的缘由何在?在孙晟与张乐合著的《持重有谋:徐达》一书中,读者得以通过历次战役的回顾,窥见徐达坦荡而辉煌的一生,或许能从中理解朱元璋的用人之道。元末,天下大乱,朝廷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终至揭竿而起,红巾军风起云涌。作为红巾军的一员,朱元璋返回家乡募兵,率领包括徐达在内的 24 名亲信,告别岳父郭子兴,踏上开辟根据地的征途。昔日,徐达曾以自身安危为赌注,救回被敌擒获的朱元璋,两人因此结下 “刎颈之交”。徐达义无反顾地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他擅长指挥大规模多兵种协同作战,计划周密,步步为营,为朱元璋奠定了江山,更收复了被外族占据四百多年的 “幽燕十六州”。初入军旅的 “濠州之战”,让徐达见识到元军大军团作战的震撼,统一指挥、协同进退,如潮水般汹涌的气势,让他领悟到精兵应有的风貌。此后,他心中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多次与朱元璋深入交流,不断完善战略构想。在与张士诚部的 “常州战役” 中,徐达首次投入新组建的 “铁甲重骑兵”,以高速机动、锐不可当之势大败张士诚,并果断拒绝和谈。尽管遭遇新募士兵哗变,徐达身陷险境,但他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最终内外夹击,大破敌军,为江南地区的平定赢得了关键胜利。在与陈友谅部的 “池州之战” 中,徐达指挥水陆两军协同作战,以水军舰船牵制敌军,以陆上 “重骑兵” 给予致命打击。战后,他善待俘虏,展现出大将风范,赢得朱元璋的赞许。朱元璋一贯秉持 “以武克城,以仁戡乱” 的理念,对百姓仁爱宽厚,以赢得更多民心。徐达治军严谨,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即便是远征北伐,也依靠运河、海运补给,绝不侵扰百姓。他的军队在百姓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这也让朱元璋深感满意,两人的治国、治军理念高度一致。作为统帅,徐达用人不疑,对归顺的叛将一视同仁,视为知己,令其誓死效忠;作为丞相,他远离朝廷纷争,专注于军事研究与边关建设;作为功臣,他不贪恋权势,班师回朝后立即上交帅印;作为臣子,他时刻保持清醒,从不越权,听从皇帝命令,绝不擅作主张。如此之人,怎能不令人钦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持重有谋:徐达》—— 车联网安全领域的智慧之光在繁忙的车联网安全领域,我时常需要寻找灵感与智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近日,我有幸阅读了《持重有谋:徐达》一书,这位明朝开国名将的军事智慧与人格魅力,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徐达,一个从平凡中崛起的英雄,他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持重有谋的态度,稳健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最终成就了大明王朝的辉煌。这种精神,对于我在车联网安全领域的工作来说,无疑是一种深刻的启示和宝贵的财富。车联网安全领域,如同战场一般,充满了未知与变数。黑客攻击、数据泄露、软件漏洞等威胁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徐达的军事智慧,教会了我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冷静与理智。他善于制定周密的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惕和灵活性,这种策略思维对于车联网安全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徐达那种对全局的洞察力和对细节的把控力。他能够准确判断形势,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安全策略。这种能力,对于我在车联网安全领域的工作来说,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借鉴。我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动态和技术趋势,以便制定出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安全策略。同时,徐达的勇于担当和谋略才能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敢于承担责任,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这种精神,对于车联网安全领域的从业者来说,同样是一种难得的品质。我们需要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责任,积极投身于所从事的事业中。此外,徐达在军事行动中所展现出的灵活应变和创新能力,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在车联网安全领域,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环境。我将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新技术和新趋势,积极探索新的安全解决方案和策略。通过阅读《持重有谋:徐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车联网安全领域的发展需要稳健和前瞻的思维。我们需要像徐达一样,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同时,我们还需要具备出色的谋略和创新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威胁。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徐达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领导能力。我将带领团队深入研究车联网安全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制定出更加稳健和前瞻的安全策略。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共同为车联网安全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持重有谋:徐达》这本书不仅让我领略了这位明朝名将的传奇人生和军事智慧,更让我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这种精神将指引我不断前行,为车联网安全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