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黄老道家思想真实面貌——出土文献重要资料。

内容简介

实际上黄老道家才是战国秦汉之际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道家,目前的道家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描述可以说背离了思想的真实面貌,也和出土文献所见思想的复杂性、多元性有很大距离。好在出土文献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提供了与黄老道家相关的资料,结合史料对黄老道家曾经有过之辉煌的描写,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热衷于整理黄老道家的相关文献,重建黄老道家的思想脉络和谱系,恢复黄老道家的本来面貌,探讨黄老道家在道家思想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和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 《老子》与黄老道家
  • 一、作为一种历史事实的汉初黄老政治
  • 二、黄帝和老子为什么会联姻
  • 三、从司马迁的《论六家要指》看黄老道家
  • 第二章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黄老道家研究
  • 一、引言
  • 二、《黄帝四经》所见两种类型的道论和政论
  • 三、楚简所见黄老思想的早期面貌
  • 四、结语
  • 第三章 “自生”观念的发生与演变——以《恒先》为契机
  • 一、引言:三种生成论
  • 二、《恒先》为“自生”类型生成论研究拉开序幕
  • 三、“自生”与“自然”
  • 四、从《恒先》的“自生”到魏晋玄学的“自生”
  • 五、结语
  • 第四章 上博楚简所见阴阳家思想的影响——以《三德》《天子建州》为中心
  • 一、引言
  • 二、上博简《三德》篇与阴阳家之关系
  • 三、上博简《天子建州》篇与阴阳家之关系
  • 四、余论:阴阳家与儒家、黄老道家的交合
  • 第五章 清华简《三寿》《汤在啻门》二文中的鬼神观
  • 一、引言
  • 二、《三寿》所见的鬼神观
  • 三、《汤在啻门》所见的鬼神观
  • 四、余论
  • 第六章 清华简《汤在啻门》译注
  • 一、相关文献及其简称
  • 二、基本情况
  • 三、释文
  • 四、注释
  • 五、余论
  • 第七章 《黄帝四经》所见“节”“度”之道
  • 一、引言
  • 二、“节”“度”与两种“天道”
  • 三、为何需要“节”“度”之道
  • 四、作为柔性原则的“节”“度”之道
  • 五、“节”“度”之道与《老子》的守柔思想
  • 六、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