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AI做不到的,热爱能做到。

内容简介

2025年,得到App走过了9年,《得到品控手册》也来到了第11版。

与10.0相比,新增和修改的内容比例超过32%,结构也有了调整。
这一版的核心词是“拥抱AI”。
AI如海啸般席卷而来,这对一家内容公司而言,意味着什么?是让我们堕入地狱的魔鬼,还是带我们驶向蓝海的天使?是围困我们的高墙,还是打开秘境之门的密码?是一匹等待驯服的烈马,还是一起披荆斩棘的队友?

我们用一年的积累,体会AI的降临。我们的感受和收获,体现在这一版的方方面面。请你重点关注其中三个:

1.我们对AI的最新理解:凡墙皆是门。
AI可能是知识服务产品的杀手,但也可能是知识服务的杀手级应用。AI可能让个体知识微不足道,但也可能让个体智慧大行其道。AI可能让组织在用AI流程再造的时候消解底盘,但也可能让组织在与AI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凤凰涅槃。
所有这些想法都归结为得到App口号的变化:凡墙皆是门。

2.AI赋能成为知识全景图里独立的一块拼图。
这一版品控手册,AI赋能成为一级模块,与内容品控、红线品控等并列,凸显AI应用的重要性。

3.品控手册不再是一个静态的文档集,而是一个动态的知识库。
这一版品控手册,作为内部知识库,通过智能体供得到员工随时调用。如果智能体不能完整回答员工的提问,那么就会启动知识萃取流程。新知识萃取审计后,会及时入库,成为品控手册的新内容,供员工使用。

知识萃取必须先于工具部署,个体创造终将融入组织智能。我们始终相信,每一个人类个体,都需要知识的滋养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知识服务在未来,也许界面不是人与人,但是背后永远是人与人,目标也永远是人与人。

知识服务,我们总会有新的方式来爱你。

目录

  • 版权信息
  • 版本更新说明
  • 怎么使用我
  • KM001 如何准确理解品控手册的作用?
  • KM002 怎样花式使用品控手册?
  • KM003 如果这里的锦囊都帮不上我,怎么办?
  • 第一章 得到公司
  • “得到”想干什么
  • KM004 怎样准确高效地介绍“得到”这家公司?
  • KM005 我作为一名员工,如何理解“得到”的使命和愿景?
  • KM006 得到为什么将“凡墙皆是门”作为新slogan?
  • KM007 在实际运用“凡墙皆是门”品牌标语时的执行标准是什么?
  • KM008 作为新人,如何快速理解“得到”的价值观?
  • KM009 怎样向一位新同事说明公司最重要的行为标准?
  • KM010 跟用户沟通时,怎样把控信息边界?
  • “得到”的产品原则
  • KM011 如何全面理解“得到”的产品?
  • KM012 如何理解“得到”的产品生态?
  • KM013 如何快速了解“得到”的产品禁区?
  • KM014 产品经理怎样理解用户的诉求?
  • 第二章 AI赋能
  • KM015 如何在企业中组建高效的“AI蓝军”小队?
  • KM016 如何通过内部AI创新大赛激发团队创造力?
  • KM017 怎么借助“AI导读”提高电子书用户的学习效率?
  • KM018 怎样利用AI给课程宣传视频制作降本增效?
  • KM019 如何利用AI辅助老师处理用户留言?
  • KM020 如何运用NPS数据显示大屏改善业务?
  • KM021 怎样通过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 KM022 AI配音还不完美时,怎么让声音更准确地表达观点?
  • 第三章 金线品控
  • 总则
  • 内容产品品控
  • KM023 怎样解决品控时紧时松的问题?
  • KM024 怎样录制一个高品质的音频课程?
  • KM025 怎么评估业务要素研发是否合格?
  • KM026 怎么评价内容产品的品质?
  • 线上产品通则
  • KM027 一款课程的研发需要考虑哪几个维度?
  • KM028 得到课程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 KM029 怎样在课程中表达观点?
  • KM030 怎样通过课程结构设计抓住用户注意力?
  • KM031 怎样在课程中使用素材?
  • KM032 如何判断一节课的内容已经足够好?
  • 知识管理
  • KM033 怎样给萃取出的知识打标签?
  • KM034 怎样办好评稿会?
  • KM035 怎么让“我就随便问问”上的提问更好被回答?
  • KM036 得到黑话词典
  • 产品分则
  • 得到专栏/课程
  • KM037 编辑怎样做用户研究?
  • KM038 怎样结构一个通识类课程的大纲?
  • KM039 怎样搭建好前沿课的课程结构?
  • KM040 怎样判断一门课程能否立项?
  • KM041 课程立项后,主编怎样推动老师稳定生产?
  • KM042 怎样规划年度专栏的选题?
  • KM043 怎样理解发刊词和导论的区别?
  • KM044 怎样识别不合格的挑战?
  • KM045 怎样提问能帮助老师转换视角,讲好专业知识?
  • KM046 如何区别“专栏”和“课程”?
  • KM047 怎样在专栏中突出老师的个人风格?
  • KM048 怎样把好内容变成一个好产品?
  • KM049 怎样避免把科学类课程做成科普文?
  • KM050 企业知识萃取,怎样避免写成企业软文或表扬稿?
  • KM051 如何进行非演播室的课程现场录制?
  • KM052 如何生产教程类课程?
  • KM053 老师没有录制音频经验,怎么办?
  • KM054 怎样找到写Slogan的思路?
  • KM055 怎样设计课程详情页?
  • KM056 怎样判断一条留言该不该被精选?
  • KM057 怎样准备一门课程的上新运营?
  • KM058 运营一门新课,怎样为用户找到拿下它的利益点?
  • KM059 内容主编该怎样做好线上课程的热点运营?
  • KM060 运营一门课程,怎样用直播来拉近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 KM061 怎样给已完更课程找到运营支点?
  • KM062 年度专栏课程怎么防止用户跟丢?
  • KM063 新入职做内容主编,该怎样理解这个职位?
  • KM064 怎样理解内容主编的沟通能力不是“会聊天”?
  • KM065 有一些话表面看“无伤大雅很常见”,在“得到”的工作中有可能触雷?
  • 得到名家讲书
  • KM066 怎样向别人介绍“得到听书”?
  • KM067 如何向用户介绍“得到名家讲书”?
  • KM068 产品经理如何生产合格的“得到名家讲书”产品?
  • KM069 “得到”的听书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 KM070 怎样快速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解读?
  • KM071 怎样采访原书作者,获取增量信息?
  • KM072 怎样写作商业管理类听书稿?
  • KM073 怎样解读一本学术专著?
  • KM074 怎样写作历史类听书稿?
  • KM075 怎样写文学类听书稿?
  • KM076 怎样成为一名听书专职作者?
  • KM077 怎样找到“得到听书”的内容运营思路?
  • KM078 如何生产一期合格的“大望路读书局”播客?
  • 得到电子书
  • KM079 怎样让新编辑快速掌握“得到电子书”的选书规则?
  • KM080 怎样与一家新的出版方达成合作?
  • KM081 怎样更好地维护与出版方的关系?
  • KM082 如何理解“得到电子书”排版工作的价值?
  • KM083 电子书上新时,怎样用最简洁的语言向用户推荐?
  • 得到头条
  • KM084 《得到头条》怎样找选题?
  • KM085 怎样给新知写一个漂亮的结尾?
  • 文明之旅
  • KM086 怎么选择《文明之旅》的节目选题?
  • 得到图书
  • KM087 怎样打磨行业高手口头采访内容,使其满足出版要求?
  • KM088 怎样高效设计一次图书审读活动?
  • KM089 回收来的审读意见,编辑该怎样处理?
  • KM090 怎样与设计师沟通,让装帧设计效果更好?
  • KM091 怎样策划一场高质量的图书线下签售会?
  • KM092 怎样通过复盘会找到有效的新书营销方法?
  • KM093 怎样对接一位新作者,更有可能推进一个新的图书选题?
  • KM094 怎样策划一本合辑类的图书?
  • KM095 怎样从零开始打造图书衍生品?
  •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 KM096 如何理解跨年演讲的产品定位?
  • KM097 怎样保证跨年演讲的视觉识别性?
  • KM098 怎样保障主讲人的登台状态?
  • KM099 怎样控制演讲的节奏和进程,保证准点跨年?
  • KM100 怎样全面管理现场观众的观看体验?
  • KM101 怎样制造跨年演讲用户的线上参与感?
  • KM102 怎样选择跨年演讲的知识合作伙伴?
  • KM103 跨年演讲怎样与几十家、上千人的供应商协作?
  • KM104 怎样打造一场“得到”用户专属的嘉年华活动?
  • KM105 跨年演讲应该如何选择合作品牌,才能让传播1+1>2?
  • 得到新商学
  • KM106 怎样设置一场“增长大会”的主题?
  • KM107 怎样打磨嘉宾在“增长大会”上的演讲?
  • KM108 怎样设计“增长大会”的线下体验?
  • KM109 怎样为老板群体设计AI线下课?
  • KM110 怎样为高客单游学设计峰值体验?
  • KM111 怎样用私域朋友圈做好种草?
  • 平台运营
  • KM112 哪些事情,是运营必须踩刹车的?
  • KM113 运营怎样用好“得到”的知识内容,为用户设置议题?
  • KM114 我们运营一个学习型社区,该注意什么?
  • KM115 如何做一场品牌联名活动?
  • KM116 怎样判断自己的文案有没有情绪?
  • 站外/私域
  • KM117 如何设计品效合一的事件型直播?
  • KM118 怎么设计一场事件型直播的销售转化方案?
  • KM119 如何提升大型直播的预约量?
  • KM120 短视频编导怎么设计预约短视频?
  • KM121 如何帮助嘉宾打磨线下演讲内容?
  • KM122 给得到App私域运营投稿朋友圈素材,应该注意什么?
  • 第四章 红线品控
  • 红线品控
  • KM123 怎样理解红线品控的特点?
  • KM124 “得到听书”产品审核通关攻略
  • 财务底线
  • KM125 业务和财务同事必须知道的财务红线
  • KM126 上线新产品前,需要回答哪些和系统相关的问题
  • 法务底线
  • KM127 在“得到”生产知识产品时,你必须知道的五条法律知识
  • KM128 在“得到”工作,必须守住的法律边界是什么?
  • KM129 发现了一条盗版/侵权线索,怎么办?
  • KM130 如果接到投诉,被告知“得到”侵权了,怎么办?
  • KM131 AI时代,如何防范内容产品侵权?
  • 附录
  • F001 底线审议规则
  • F002 审校工作规范
  • 第五章 效率品控
  • KM132 通识课程文稿上线标准检查清单
  • KM133 专栏/课程录音棚检查清单
  • KM134 听书产品上架检查清单
  • KM135 《文明之旅》初稿交稿规范检查清单
  • KM136 怎样做外版书选题更高效?
  • KM137 怎样让作者按时交稿?
  • KM138 在下印前,怎样检查印刷文件才能高效找出错误?
  • KM139 一本新书的印量很大,怎样安排印制工作?
  • KM140 怎样推动图书团购业务更高效?
  • KM141 怎样高效拍摄图书电商展示图?
  • KM142 怎样准备得到App站内新书运营更高效?
  • KM143 怎样在外部渠道做营销更高效?
  • KM144 如何提升跨年演讲内容卡断的传播效率?
  • KM145 怎样辨别用户需求的优先级?
  • KM146 如何使用数据,找到团队实现目标的关键动作?
  • 第六章 奇怪的知识
  • KM147 “得到”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 KM148 如何在算法团队快速构建技术分享氛围,让大家都愿意当培训师?
  • KM149 如何在“得到”做一个有产品思维的算法工程师?
  • KM150 设计师如何对付老板奇怪的设计要求?
  • KM151 编辑如何编一本爱一本?
  • KM152 如何用好创始人进行外部协作?
  • KM153 新人怎样向高手请教问题?
  • KM154 遇到老板,要不要打招呼?
  • KM155 怎么跟公司创始人沟通工作?
  • KM156 技术同学怎么成为听书专职作者?
  • KM157 如何快速寻找外部协作老师?
  • KM158 一本书没看完又想看另一本,怎么办?
  • KM159 怎么向比自己职级高的同事,表达感谢?
  • KM160 学习写稿时可以参考哪些内容?
  • KM161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花絮怎么写?
  • KM162 如何平衡内容的“高大上”和“接地气”?
  • KM163 怎么理解课程的建模?
  • KM164 得到公司内部会考虑用得到学分吗?
  • KM165 “练练”能帮我们做什么?
  • 附录
  • F003 VI设计手册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6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品控手册的本质,不是为了给我们的工作设置教条,而是为我们赋能。品控手册是整个 “得到” 内容标准的指南针。所谓指南针,就是指手册把 “隐性知识显性化”,将存储在部分同事头脑中的知识进行共享。很多工作中的难题,都能在这里找到应对策略。手册提供的标准,能帮助整个团队提升默契程度,甚至找到一种 “集体心流” 的状态,让集体的智慧大于单个人的智慧之和。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识服务,我们总会有新的方式来爱你

      五星送给这次参加品控手册的亲同事们。每年 526,是品控手册发布的时间,也是很多业务同事项目冲刺的时间。毕竟是得到生日,同事们都想在这天让更好的产品、功能、服务和用户见面。在时间和本职工作的压力下,同事们梳理经验毫不含糊,基本上把自己现在最成熟,最值得参考的经验拿出来了。我也是在推进手册进度时,学到了线下大课的设计方法,大场直播的设计方法,理解了 AI 导读等功能背后的设计逻辑…… 今年得到的 slogan 换成了 “凡墙皆是门”,在业务挑战面前,亲同事们探索出来新经验,也正符合了这句口号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有参考价值

        能无私分享自己公司的核心知识宝库,这样的公司很少,也很稀有,你会希望他成功。我做办公室工作,其中不少内容对我很有启发,比如对文稿的校验细节,包括品控手册本身,也是把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我也在模范,推动部门将工作经验形成文字。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5条书评

        出版方

        得到图书

        得到图书是思维造物旗下业务线,通过得到App独有的结构化生产方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读得懂、用得上的图书产品。产品线包括得到讲义,前途丛书、通才丛书、前沿报告、详谈丛书、方法丛书等,覆盖学科、职业、组织、人物、前沿课题等多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