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4千字
字数
2014-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浙江音乐历史与地方特色分析,习近平为本书撰写序言。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的脉络为主线,综合梳理的浙江省音乐的历史传承和戏曲曲艺艺术的发展。并对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现象予以重点分析。本书受到时任浙江省省长的习近平的高度重视,并亲自撰写了序言。杨和平,1961年生,山东淄博人。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音乐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基地副主任。
目录
- 版权页
-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追本溯源——远古至先秦音乐(远古—公元前221)
- 概述
- 第一节 远古音乐的断想
- 一、音乐神话与传说
- 二、关于音乐起源
- 三、音乐产生因子
- 第二节 河姆渡原始音乐
- 一、乐器踪迹寻觅
- 二、原始音乐形式
- 第三节 先秦越族音乐
- 一、越族音乐生活
- 二、越族民歌遗存
- 三、精美的青铜乐器
- 第二章 多元并存——秦汉至东晋南朝音乐(公元前221—公元589)
- 概述
-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音乐
- 一、歌舞百戏争妍
- 二、王充与《论衡》
- 第二节 东晋南朝的音乐
- 一、吴歌与清商乐
- 二、多姿的歌舞
- 三、八音之乐器
- 四、文人音乐
- 第三章 歌舞兼容——隋唐至吴越国音乐(公元581-960)
- 概述
-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音乐
- 一、民歌与曲子并存
- 二、宫廷音乐的辉煌
- 三、歌舞伎乐的兼容
- 四、说唱与戏曲的孕育
- 五、佛教音乐之变文
- 六、乐器与器乐发展
- 七、白居易的音乐情怀
- 第二节 五代时期的音乐
- 一、俗乐中的民歌
- 二、宫廷中的乐舞
- 三、砖雕上的优戏
- 第四章 词调曲韵——宋元时期的音乐(公元960-1368)
- 概述
- 第一节 两宋时期的音乐
- 一、市井音乐新景象
- 二、临安宫廷中的音乐
- 三、词调音乐的繁盛
- 四、乐器与器乐的演进
- 五、浙派琴人与发展
- 六、南戏的早期形态
- 七、两宋时期音乐理论
- 第二节 元时期的音乐
- 一、元杂剧的南传轨迹
- 二、南戏在发展中成熟
- 三、元时期的音乐理论
- 第五章 南腔北调——明清时期音乐(公元1368-1840)
- 概述
- 第一节 多样的民间音乐
- 一、民间音乐生活
- 二、民间歌舞样式
- 第二节 丰富的民歌与小曲
- 一、民间的歌曲
- 二、民间的小曲
- 第三节 民间器乐的多维构建
- 一、器乐合奏形式
- 二、代表性琴家与传谱
- 三、代表性琵琶家与传谱
- 第四节 多彩多姿的民间戏曲
- 一、杂剧与传奇的脉络
- 二、浙江地方戏种概览
- 三、代表性戏曲理论家
- 第五节 特色鲜明的民间说唱
- 一、浙江地方说唱素描
- 二、陈端生与《再生缘》
- 第六章 新旧转型——近现代浙江音乐(公元1840-1949)
- 概述
- 第一节 传统音乐的流变
- 一、地方戏曲的演进
- 二、地方说唱的发展
- 三、器乐合奏与社团
- 四、民间歌种与歌舞
- 第二节 学校音乐教育变迁
- 一、西方音乐的传入
- 二、启蒙的音乐教育
- 三、学校的音乐教育
- 四、专业的音乐教育
- 五、代表性的音乐家
- 第三节 音乐创作
- 一、声乐创作
- 二、器乐创作
- 第四节 音乐理论与交流
- 一、音乐理论成果
- 二、音乐文化交流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音乐出版机构。上海音乐出版社建社于1956年,历年来共推出各类图书近万种,音像、电子和数字出版物3000余种,实现总资产2.3亿。目前,上音社在职员工108人,平均年龄36.8岁,多人荣获国家和市级荣誉,是中国出版队伍中一支敢于挑战和创新、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专业出版团队。 新世纪以来,上音社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放眼世界,依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丰富出版资源,聚焦音乐产业,坚守出版主业,在主题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持续发力,自“十五”规划以来,产品研发和经营业绩始终稳健发展,连续二十年保持快速发展,是上海唯一一家在图书分类市场获得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