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8.6
豆瓣评分
不可朗读
语音朗读
239千字
字数
202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破除免疫迷障,深挖疾病根源,重新构筑身心和谐的人体防御超系统。
内容简介
炎症会导致抑郁症吗?为什么当我们感冒时,会想要缩回到床上?正确刷牙可以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吗?
在过去,人们一直误解人类的大脑和身体是独立的实体。事实是,我们的免疫系统与大脑不断沟通,并能直接改变我们的身心健康。
本书探讨了大脑、免疫系统和微生物组之间的迷人联系,并就如何保持健康提供了实用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按
-
序言
-
第一部分 开放心态:免疫系统与心智的科学革命
-
1 两个系统的故事
-
神经系统
-
免疫系统
-
分裂的人
-
享有豁免权的大脑
-
2 墙上的洞
-
在大脑表面
-
在大脑内部
-
免疫—大脑回路
-
3 病感
-
4 超系统的故事
-
预测型大脑
-
免疫感知
-
统一体
-
“国防部”
-
5 心智与微生物
-
保加利亚人的解决方法
-
关于小鼠和微生物
-
你是一个群落
-
改变心智的微生物
-
一生的朋友
-
内心的敬畏
-
第二部分 状况恶化:免疫失衡引发的现代疾病危机
-
6 误伤友军
-
安静!他们会听到的
-
一种新疾病
-
着火的大脑
-
原因
-
7 发炎的心智
-
受欢迎的副作用
-
深陷抑郁情绪中
-
从相关性到因果关系
-
理想之物
-
没有鸡,也没有蛋
-
现在我们在哪儿
-
8 炎性思维
-
购物的压力
-
心智支配微生物
-
急性压力
-
慢性压力
-
9 无主之地
-
10 战争的代价
-
“蒂姆!见到你真高兴!”
-
第三部分 重置防御系统:饮食、运动与心理调节
-
11 抗炎生活
-
一些说明
-
关于比喻
-
12 吃
-
天然益生元:植物纤维
-
天然益生菌:发酵食品
-
肠道园艺
-
关键要点
-
13 玩耍
-
微生物动力
-
为什么要运动
-
如何动起来
-
边玩边运动
-
关于休息的一些注意事项
-
跟着节奏来
-
关键要点
-
14 爱
-
主动寻求帮助
-
做好基础工作
-
写下来
-
以正念做事
-
从压力到舒展
-
养成习惯
-
爱他人
-
博爱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身体内部平衡的艺术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场发生在每个人身体深处、无声却至关重要的永恒战争 —— 免疫系统如何维持精妙的平衡,以及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将如何深刻塑造我们的健康与疾病。现代免疫学早已告别 “盾牌” 的简单隐喻。作者莱曼清晰指出:免疫系统更像一个高度敏感、动态调节的生态系统。它并非一味对外攻击,核心使命是维持 “内稳态”—— 识别敌我,清除威胁,同时耐受无害物质与自身组织。这种平衡微妙至极。过度活跃,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器官,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反应不足,则让病原体或癌细胞有机可乘。书中揭示的正是这种 “失衡” 的双刃剑本质。此外基因遗传也为免疫反应设定了基础倾向;肠道菌群作为庞大 “外来居民”,其组成与健康直接影响免疫训练与耐受;无处不在的环境毒素、慢性压力、不良饮食与睡眠剥夺,则像钝刀持续磨损免疫调节的精密齿轮。作者并非罗列罪状,而是层层递进,展示这些因素如何共同编织了一张复杂的致病网络。面对免疫失衡带来的疾病浪潮,作者介绍了科技前沿的干预策略。靶向生物制剂能精准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通路,如同特制钥匙关闭特定锁孔;肠道菌群移植尝试重建健康的微生态平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解除癌细胞的伪装,激活本被抑制的免疫攻击。然而书中不回避挑战:高昂成本、个体差异、疗效不确定性、潜在副作用,以及改写免疫记忆可能带来的未知长远影响。
失衡的免疫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044 本)#2025 年读书主题(八)新书 -《失衡的免疫》(221)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新书的领域开始,随机选书进行刷书,第九本是《失衡的免疫》,破除免疫迷障,深挖疾病根源,重新构筑身心和谐的人体防御超系统。炎症会导致抑郁症吗?为什么当我们感冒时,会想要缩回到床上?正确刷牙可以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吗?在过去,人们一直误解人类的大脑和身体是独立的实体。事实是,我们的免疫系统与大脑不断沟通,并能直接改变我们的身心健康。本书探讨了大脑、免疫系统和微生物组之间的迷人联系,并就如何保持健康提供了实用建议。2、精彩内容:①神经系统神经学和免疫学是如何发展的,又是如何分离的?夜晚的航船擦身而过,并在擦身而过时交谈,黑暗中只有信号灯和遥远的声音;同样,在生命的海洋中,我们擦身而过,彼此交谈,只有眼神和声音,然后又是黑暗和沉默。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并不直接接触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邻神经元之间被一个微小的间隙隔开,这种接触结构被称为 “突触”。当电脉冲到达第一个神经元的末端时,它会导致一种叫作 “神经递质” 的化学物质释放。这些神经递质穿过突触,激活下一个神经元,然后按照同样的方式激活下下一个神经元,以此类推。当我们将这些构成正常功能的大脑的要素组装在一起时,会发现我们也在为身体注入活力。神经元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套复杂的电活性组织网络,就像某种电路板一样,统称为 “神经系统”。它可以分为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由这些结构之外的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后者分布于整个人体。神经系统接收来自身体和环境输入的信息,以有意义的方式整合这些信息,然后针对它们采取行动。它检测某项感官输入的信息是否对身体构成威胁,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神经系统通常被视为一套高度复杂的系统,以大脑作为指挥中心,协调我们的感知能力,控制我们的运动,并激发我们的思想和感受。总而言之,大脑负责决定,身体遵循大脑的决定。②免疫系统在整个 20 世纪,好奇的头脑开始用进步的技术探索免疫系统广阔而隐秘的世界,且成果丰硕。随着免疫系统的每一次相互作用被逐一阐明,人们发现它是自然界中极其复杂的网络之一。免疫系统是一支由亿万个不同的细胞组成的庞大军队,它们具有区分 “自己” 和 “非己” 的精湛技能,无论 “非己” 是细菌、寄生虫、病毒、癌细胞还是物体碎片。这些细胞彼此交流 —— 常常跨越相当远的距离,就像一个配合默契的管弦乐团一样启动和控制复杂的防御反应。疫苗的工作原理也变得清晰起来:如果我们的身体暴露于某种失去活性的细菌或病毒中,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物质并立刻开始工作,让身体免遭感染。免疫系统会触发最初的炎症反应,而且从长远来看,它还会记住病原体的特定生物模式和结构。这使免疫系统能够在该微生物再次进入我们体内时迅速消灭它。免疫系统在概念上通常分为两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固有免疫系统以即时、非特异性的方式对病原体作出反应,由感染部位的免疫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系统反应速度较慢,但特异性更强,由能够长时间记住特定病原体的免疫细胞组成。③改变心智的微生物肠道微生物群在我们的情绪、思想和行为方面发挥着远大于仅仅决定我们饮食选择的作用。人类总是有一种本能的 “直觉”(gut feeling),这说明我们的心智和肠道是相互联系的。肠道微生物群与大脑之间有四条主要通路:神经通路(与神经系统有关)、内分泌通路、代谢通路和免疫通路。我们的肠道有时被称为 “第二大脑”,因为它有自己的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其中包含的神经元数量甚至超过脊髓。它最著名的作用是无意识、有节奏地顺着肠道挤压食物,但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讲的那样,肠道还通过迷走神经直接与大脑相连。人体自存在于世间以来就一直被微生物包围。实际上,人类大脑没有一刻不受到微生物信号的轰击。我们已经发展出一套复杂的生物学语言,使 “主人” 和 “客人” 能够互惠互利。肠道微生物群为身体提供重要的营养,保护身体免遭感染并训练免疫系统。
出版方
未读
只提供有趣、实用、涨知识的新鲜阅读。
「未读」是一个文艺却不高冷、精致而不空洞、独特且开放包容的新锐文化品牌。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