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历来的文人墨客们几乎无一不对茶情有独钟,在他们的笔下更是把吃茶的 意境描绘的美奂绝伦。

内容简介

闲情雅致、风俗人情、体悟生活、闲情逸致,诸如此类和茶有所关联的词汇琳琅满目,其实,这些完全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吃茶”,一个“吃”字,是何其潇洒地把茶的语境体现的酣畅淋漓。在这本书里,编者精选了一些名人的文章,与其说是文章,倒不如说是茶语,读之如品茶,意在其中,或许读罢会张罗一声:吃茶去!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辑 品茶知味
  • 关于苦茶
  • 初试美人舌
  • 宜兴红茶
  • 碧螺春汛
  • 吃茶的心境
  • 初识铁观音
  • 寻访“大红袍”
  • 喝茶
  • 第二辑 文人与茶
  • 说茶
  • 风庐茶事
  • 喝茶
  • 文夫与茶
  • 我们吃下午茶去
  • 茶性
  • 茶诗四题
  • 吃茶文学论
  • 茶之梦
  • 茶之幸运与厄运
  • 谈茶
  • 古典名著中的茶香
  • 茶缘
  • 寒夜客来茶当酒
  • 第三辑 名家茶话
  • 喝茶
  • 喝茶
  • 俗客谈茶
  • 茶和交友
  • 喝茶
  • 喝茶
  • 戒茶
  • 品茗与饮牛
  • 寻常茶话
  • 茶在英国
  • 我和茶
  • 第四辑 茶馆茶事
  • 我家的茶事
  • 坐茶馆
  • 大碗茶之歌
  • “茶园”的内涵与外延
  • 门前的茶馆
  • 防风神茶
  • 阿婆茶考
  • 泡茶馆
  • 茶淘饭
  • 茶坊哲学
  • 北平四川茶馆的形形色色
  • 茶馆
  • 老九和老七
  • 茶馆
  • 第五辑 天南海北
  • 惠泉吃茶记
  • 茶意的江南
  • 成都文殊院品茶
  • 水乡茶居
  • 说广东的叹茶
  • 大觉明慧茶院品茗录
  • 喝茶
  • 碧螺春梦
  • 在假山石后边吃茶
  • 生命里美丽的风景——逛伊朗茶室
  • 今日庵访茶道
  • 敝乡茶事甲天下
  • 上海的茶楼
  • 栊翠庵品茶
  • 陆羽茶山寺
  • 龙井寺品茶
  • 第六辑 禅茶一味
  • 茶禅闲话
  • 嗜茶者说
  • 品茶
  • 松子茶
  • 一杯茶
  • 茶盲
  • 禅味与茶味
  • 无我的茶
  • 将茶饮成一场宿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时光恰好是暮春三月,地点是一家号称 “白云茶馆” 的茶肆。该店位于距乌来仅一公里的途中,前有茂林修竹,背临清流潺潺的南势溪,风景不恶。我们应邀来此品茗小叙,在青山绿水之间,初试新茶,其兴味并不输于古人的兰亭修禊,不同的是王羲之他们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而我们只是纯吃茶。日本茶道讲究形式,品茗者谨慎戒惧,面无表情,一副参禅的样子,哪有一点饮茶的趣味。我们虽也正襟危坐,心情却是轻松的,在谈笑中欣赏泡茶者煮水、温杯、洗茶、冲泡,然后 —— 注入杯中的各道必要手续。听说最初喝红茶的都是些窑工。所谓窑工,就是烧紫砂壶的人,由此可见红茶本来已有民间基础。老茶客让我好好琢磨琢磨,仔细想想紫砂壶与红茶的关系。绿叶衬红花,骏马配好鞍,凡事都要考虑一个合适。忽然,缥缈峰下一声鸡鸣,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阳惊醒后,还来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桔黄的、玫瑰红的各种耀眼的光彩,飞快辐射到高空的云层上。一霎间,湖山的上空,陡然铺展了万道霞光。耀花眼的云雀,从香樟树上飞起,像陀螺样打转转,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在沙滩边和岩石下宿夜的鸳鸯、野鸭,也冲开朝霞,成群成阵的向湖心深水处飞去。嫩青叶拣好后,装进栲栳里,送到厅堂前边的三间头炒茶灶间。厅堂通炒茶灶间,有条过道,新茶的清香,就从过道敞开的侧门口,一阵阵飘进厅堂里来。拣茶叶拣倦了的人,就跑到灶间去,从炒茶灶上沸液的汤罐里,舀一杯开水,泡几片刚刚炒好、热气还不曾消散的碧螺春。江南人,尤其是苏州城里人,是不吃花茶的,如说某人不解吃茶的趣味,或茶品低下,就会很不屑地嘀咕一下:“吃花茶的。” 我没有这么绝对,花茶自有花茶味,花茶宜用大壶大罐大坛大瓯地泡,水要热,趁热喝,对于花茶,用一个 “喝” 字,比用 “吃” 字传神。早年喝茶,喜欢花红叶子泡的茶。花红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粉红色,果实球形,黄绿色带微红。花红叶子泡茶有树木的原香,略甜不苦涩,味域颇宽。夏天工厂车间和学校的大瑭瓷桶里都是这样的茶,系牛饮族豪饮之经典茶水,我以为粗茶淡饭里面的粗茶,便就是花红茶罢。茶道在中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向来以 “品茶” 和 “饮茶” 分为不同的 “茶道”。陆羽《茶经》,即谈的是品茶。换句话说,即是欣赏茶的味道、水的佳劣、茶具的好坏(日本人最重此点),以为消遣时光的风雅之举。妙玉对茶曾有妙论,“一杯曰品,二杯曰解渴,三杯就是饮驴了”。茶有冠心苏合丸的作用那时可能尚不明确。饮茶要谛应在那只限一杯的 “品”,从咂摸滋味中蔓延出一种气氛。成为 “文化”,成为 “道”,都少不了气氛,少不了一种捕捉不着的东西,而那捕捉不着的,又是从实际中来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本书,就这一篇文章,对我来说,就已然值回票价了。

      读书以来,关于饮食的文化,风俗,历史我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三大饮品咖啡,清茶,黑巧我亦是归入到饮食文化当中。所以,时不时就找来一本阅读。进入 2022 年,还没真的读过类似的题材,只有一本陈晓卿先生的至味人间算是贴点边。所以看到这个以茶为题材的书,想都没想就读了起来。然而,读到一半才发现这是一个和茶有关的杂烩书,既不是某位作者个人的茶经或者饮茶史,也不是针对于茶文化的系统论述,只是将有白话文以来,所有饮茶地域的一些文章拼凑而成的杂烩书。原本想弃之不读,可时间又来不及选择第二本书,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读下去,索性本书并不难度,就当了解一些和茶相关的小故事吧。何况,里面不乏一些大家的文集,像鲁迅、老舍、季羡林等先生的书都有选录于其中。也不算是浪费时间。直到我读到一篇名为《茶馆》的文章,才突然觉得,坚持读完实在是一个英明的选择,这一篇文章就值回阅读整本书花费的时间成本了。看到名字,您一定会误会是不是老舍先生同名的那个话剧,还这不是。这是金受申先生的杂文。提到这个名字,您一定陌生,因为我也没听过。但是百度可专门有怹一条词条。民宿学家,曲艺史学家,满族镶黄旗出身,生于 1906 年,卒于 1968 年。学医出身,师承汪逢春,(这个名字熟悉吗?相声白事会里提到的北京四大名医:汪逢春、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想起来了吗?)1953 年经过老舍先生介绍,被调入到北京文联。如果您和我一样,对相声、评书异常痴迷。又想了解一些,宝字辈以前的老先生的事迹,那么金受申先生的著作实在是有太多好内容可以吸收了。不要说百度词条里列出来的那十几本著作,但就是这本书里收录的这个几千字的短文,都让我受益匪浅。先问您一个名词,二荤铺,有具体能解释出来的吗?最早接触到这个词,还是郭先生在《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里提到的。当初我粗浅的理解,就是只做牛羊二荤或者猪羊二荤,实际上这是扯臊。之所以叫二荤,首先它不是饭馆,是茶馆为主,但是带吃食。饭馆自己会准备一些材料,此为一荤,而这类茶馆也接受茶客自带原料,帮忙炒熟,是为:“炒来菜儿” 是为二荤。这回明确了吧。还有所谓烂肉面,形同打卤面,但是没有成片的肉,菜码也不全,有嘛吃嘛。是为烂肉面。而金受申先生在这篇文章后半部分介绍的评书门户,书籍内容,来龙去脉,起承转合,谁家继承,谁家消散,那部书已经失传,那部书还有传授,每部书的特点在哪等等。真的是探囊取物,反掌观纹啊。老年间的这些书,好多都没传授下来,现在郭先生能用一己之力,让失传已久的《善恶图》《九头案》《永庆升平》多本的《济公》《封神》《水浒》《西游》重见天日,这功德无异于给评书们续命啊。之所以说值回票价,不单单是书里摘录的金先生这一篇文章,而是给了我一个目录,无论是去各个城市海淘,还是在孔夫子网上采购,最起码你可以按图索骥了。而对于那些宝库的阅读,才是真的满足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像这样的文章,如果不是在图书馆特定翻找,估计靠邂逅和偶遇,几率实在是太低了。今天由此奇遇,兴奋莫名啊。今天的书于我个人而言,大有裨益。但现在这种杂烩的书,我确实是真的不爱读。虽然这本有收获,但不代表本本有收获,所以以后选书还是要谨慎。虽然我评分给到了三分,但我真心不推荐,毕竟不是谁都有我这样的癖好。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