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9千字
字数
2015-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理想与当前现实所面临的困难两个角度介绍融合教育这一教育模式。
内容简介
着眼当前的现实,从理想与当前现实所面临的困难两个角度介绍融合教育这一教育模式。《融合教育:理想与实践》将涉及以下内容:融合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包括中国随班就读实施的历史背景)、融合教育实践中的关键性问题、特殊教育需要以及应对模式、个别化教育与差异化教学、特殊学生的教育评价、融合课堂中的学生行为管理以及融合教育中的转衔教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融合教育的概念与关键性问题
- 第一节 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的概念
- 一、特殊教育的概念
- 二、残疾、障碍与特殊教育的本质
- 三、融合教育的概念
- 四、融合教育的优点
- 第二节 融合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 一、社区和社会接纳感的问题
- 二、对学生多样性尊重的问题
- 三、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 四、学校发展和管理的问题
- 五、高质量教师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关键术语
- 讨论与探究
- 第二章 融合教育的发展简史
- 第一节 国外融合教育的发展简史
- 一、融合教育的起源:去机构化运动和回归主流
- 二、融合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随班就读的开展
- 一、什么是随班就读
- 二、随班就读开展的历史背景
- 三、随班就读的开展
- 本章小结
- 关键术语
- 讨论与探究
- 附一 萨拉曼卡宣言
- 附二 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 第三章 特殊教育需要与响应
- 第一节 多样性与特殊教育需要
- 一、多样性
- 二、学习需要与特殊教育需要
- 第二节 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 一、与认知有关的特殊教育需要
- 二、与动机有关的特殊教育需要
- 三、与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的特殊教育需要
- 四、与医学和生理特征有关的特殊教育需要
- 第三节 特殊教育需要响应模式
- 一、针对特殊教育对象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模式
- 二、针对所有学生或非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需要响应模式
- 三、特殊教育服务网络与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 本章小结
- 关键术语
- 讨论与探究
- 第四章 融合性学校与建设
- 第一节 融合性学校的概念与特征
- 一、融合性学校的概念
- 二、融合性学校的特征
- 三、融合性学校中的合作
- 第二节 融合性学校的创建
- 一、无障碍物理环境与建设
- 二、融合性学校的建设
- 三、融合性学校建设案例与融合不成功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关键术语
- 讨论与探究
- 第五章 融合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
- 第一节 融合教育中的课程
- 一、融合教育与课程
- 二、融合课程
- 第二节 通用学习设计和差异教学
- 一、通用学习设计
- 二、差异教学
- 三、通用学习设计和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融合教育中的教学适应与调整
- 一、教学目标的适应和调整
- 二、教学内容与学习材料的调整
- 三、教学活动和课堂组织形式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关键术语
- 讨论与探究
- 第六章 融合教育中的教育评估
- 第一节 教育评估的主要领域和内容
- 一、学生评估
- 二、教学评估
- 第二节 教育评估的主要方法
- 一、纸笔测验
- 二、表现性评估
- 三、档案袋评估
- 第三节 真实性评估与替代性评估
- 一、真实性评估
- 二、替代性评估
- 本章小结
- 关键术语
- 讨论与探究
- 第七章 融合性课堂管理和问题行为处理
- 第一节 融合性课堂管理
-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
- 二、课堂管理的特点以及融合性课堂的特殊性
- 三、综合性课堂管理模式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 第二节 融合性课堂中问题行为与处理
-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以及表现形式
-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功能
-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与处理
- 第三节 学校范围的积极行为支持
- 一、积极行为支持的概念
- 二、学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关键术语
- 讨论与探究
- 第八章 融合教育中的转衔教育
- 第一节 转衔与转衔教育
- 一、转衔的概念
- 二、转衔教育
- 三、个别化转衔计划
- 四、转衔小组
- 第二节 不同阶段的转衔教育
- 一、从学前到小学的转衔
- 二、从小学到中学的转衔
- 三、从中学到社会或者中学后教育的转衔
- 本章小结
- 关键术语
- 讨论与探究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