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6千字
字数
202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当我们谈到金钱时,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在储蓄、投资等财务决策上做得对不对。金融行业提供的许多答案常常基于观点和猜测,而不是数据和实证。
本书中,数据科学家和投资专家尼克·马吉奥利通过数据分析引导我们客观地看待投资,构建正确的投资心态和理财方式。他建议我们不要只依靠直觉来投资或者盲目地接受投资建议,而要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来形成自己的投资策略。
作者提出了持续买入的投资策略,即什么时候买入资产、买多少、买什么资产都不重要,估值是高还是低不重要,处于牛市还是熊市也不重要——对积累财富来说,重要的是买入一组多样化的可创收资产,并且坚持持续买入。
只要持续买入,你的财富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如何使用这本书
-
前言
-
绪章 从何处开始?
-
1 储蓄
-
第一章 你应该存多少钱
-
第二章 如何存更多钱
-
第三章 如何让花钱没有负罪感
-
第四章 你可以接受生活方式多大程度上的改变
-
第五章 你应该负债吗
-
第六章 你应该租房还是买房
-
第七章 如何为房屋首付和其他“大额购买”存钱
-
第八章 何时可以退休
-
2 投资
-
第九章 为什么要投资
-
第十章 你应该投资什么
-
第十一章 为什么你不应该购买个股
-
第十二章 你投资了吗
-
第十三章 为什么不应该等待逢低买入
-
第十四章 为什么投资要靠运气
-
第十五章 为什么不应该害怕波动
-
第十六章 危机期间如何投资
-
第十七章 应该什么时候卖出
-
第十八章 你应该在哪里投资
-
第十九章 为什么你从来不觉得自己富有
-
第二十章 最重要的资产
-
结语 持续买入法则如何赢得时间旅行者的游戏
-
致谢
-
注释
展开全部
强准备,慢投入
总算是有一本比较靠普的投资 (股票) 方面的书了。这本书由一位具备数据科学专业知识的作者精心编纂,系统性地探讨了投资策略,并提供了诸多既具说服力又便于实践的建议。在此,我将尝试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与大家分享书中的几个核心观点,期望能为各位的投资规划带来有益的指引与启示。首先,作者于书中揭露了一个常见的误区:诸如 “每天节省一杯咖啡钱,多年后便能累积成百万富翁” 的言论,实际上并不切实际。特别是对于收入有限的普通家庭而言,单纯依靠节省开支来实现财富积累是极为困难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收入处于后 40% 的家庭,其税后收入往往与必要开支相抵,鲜有结余。更为关键的是,要想积累财富,关键在于提升收入与有效投资。作者建议年轻人应致力于提升专业技能,从而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高的薪资报酬。随后,再利用多样化的投资工具,让资金持续增值,这才是通往财富自由的正途。其次,作者详细阐述了股票作为一种优秀投资方式的理由。他指出,股票市场囊括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购买股票实质上相当于间接持有这些公司的资产。无论是科技、能源、房地产还是其他领域,投资者都能在股市中找到相应的投资标的。而且,股票投资的门槛相对较低,仅需少量资金便可起步。根据持股比例,投资者能够分享公司的利润与成长。例如,若一家公司每股盈利 1 元,而你持有其 100 股股票,那么你将获得 100 元的被动收益。对于初涉股市的投资者而言,选择指数基金是一种明智之举,通过基金托管的方式参与股市,无需亲自挑选个股,便能享受市场整体增长的平均收益。接着,作者提醒投资者需警惕单独购买个股的风险。他通过对比主动型股票基金与市场指数的平均回报率数据,揭示出在 5 年期内,有 75% 的专业基金经理未能战胜市场;而在 10 年期内,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 90% 以上。原因在于,个股选择极具挑战性,即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长期保持超越市场的表现。因此,作者建议投资者将用于单独购买个股的资金控制在 5%-10% 左右,而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指数基金中,以有效分散风险。在股市中选股,犹如篮球比赛中的投篮,教练或许能迅速洞察你的优势所在;但自我评估是否擅长选股却极为困难,短期的良好表现并不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在股市中,无论运气多么好,也难免遭遇挫折。随着时间的推移,战胜指数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因此,作者建议投资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单独购买个股视为一种兴趣爱好,而不要对其回报率寄予过高期望,更不应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其中。最后,关于投资时机的选择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与人们的直觉相反,采用定期平均成本投资策略的长期收益率实际上要高于仅在市场低点买入的策略。原因在于,错过牛市行情的成本远高于买入点的小幅优化。定期投资能够确保投资者不会错失股市的上涨周期,即使有时买入点稍高,但从长远来看,绝对收益仍然更为可观。作者以 40 年期的比较为例,每月定投 100 美元购买指数基金与每月存 100 美元等待市场低点买入的对比结果显示,前者最终获得的资产规模明显更高。因此,作者强烈建议投资者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不要过分关注短期的涨跌波动,持续定期购买才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持续学习,持续买入,看好中国🇨🇳
正如劳赫在《你的幸福曲线》中所说:年轻人总是高估自己未来的生活满意度。他们犯了一个巨大的预测错误,就像你住在西雅图,希望每天都有阳光一样……20 多岁的年轻人对其未来生活的满意度平均高估了约 10%。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度的乐观情绪会消失…… 人们并没有变得抑郁。他们正在变得,嗯,现实。
尽早买入,慢慢卖出
很实用的一本书。在金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参与一场没有明确规则的金融游戏。我们无法预知市场的涨跌、利率的波动或人生的变故,但通过建立理性的财务框架,我们能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的方向。以下是 20 条值得深思的财富法则:一、储蓄与投资的动态平衡财富积累始于认清自己的位置:当储蓄潜力大于投资收益时,专注积累本金;当资本规模突破临界点,则转向投资战场。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储蓄与投资并非对立 —— 每月强制储蓄的每一元钱,都是未来撬动复利杠杆的支点。正如 "两倍消费法则" 揭示的:在享受一杯咖啡时存入等额资金,既能满足当下,又为未来播种。二、收入增长与资产转换 "关注收入而非支出" 的忠告打破传统思维:削减开支存在生理极限,但收入增长永无止境。那些看似微小的副业尝试,可能成长为改变命运的收入管道。更关键的是将人力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通过投资创收资产(如指数基金、出租物业)构建 "睡后收入" 系统。记住:持有个股如同抛硬币赌运气,而拥抱市场整体增长才是穿越牛熊的诺亚方舟。三、债务工具与消费纪律债务本身没有善恶,区别在于使用场景。杠杆买房若带来正向现金流就是武器,透支消费满足虚荣则是毒药。面对大额支出时,"现金为王" 的古老智慧依然有效 —— 股市可能带来更高收益,但确定性比可能性更珍贵。当收入增长时,请将加薪的 50% 锁进储蓄账户,这比控制现有消费更能抵御生活方式的通货膨胀。四、长期主义与波动利用市场波动不是风险而是阶梯,1929 年大萧条、2008 年次贷危机都证明:暴跌后的市场往往孕育最大机会。践行 "快买慢卖" 策略,像定期收割庄稼的农夫般持续播种。与其试图预测市场时机,不如相信时间的力量 —— 每月定额投资的纪律性,终将战胜 99% 的择时操作。五、超越金钱的终极财富财务规划的本质是生活设计。退休账户的数字再漂亮,若没有清晰的生活图景也只是空洞符号。在疯狂积累财富的同时,请警惕 "封顶缴纳 401 (k)" 的陷阱:锁住几十年的钱可能错过更重要的生命体验。最终我们会发现,真正的财富自由不是账户余额的竞赛,而是能用金钱换取时间与选择的自由。当夜幕降临时,不妨自问:我们积累财富是为了赢得虚荣的排名游戏,还是为了在清晨拥有说 "不" 的权利?答案或许就藏在第二十章的真谛里:你可以赚更多钱,但永远买不回流逝的时间。这才是金融游戏最深刻的元规则。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