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文学色彩浓厚的文学评论、文学研究性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我国四大古典名剧之一,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本书将《牡丹亭》整本进行专门研究,探讨汤显祖如何进行《牡丹亭》的创作,兼论其内容、形式、艺术特点、舞台表现等多方面,揭示了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及在《牡丹亭》创作上的成就。

目录

  • 版权信息
  • 《意趣神色:〈牡丹亭〉创作论》序
  • 开篇
  • 剧坛双星东西辉映
  • “几令《西厢》减价”
  • 第一章 创作的准备
  • 从“开场白”说起
  • 忙处抛人闲处住
  • 世间只有情难诉
  • 俊得江山助
  • 第二章 创作的素材
  • 从艺术风格说起
  • 民俗素材和故事框架
  • 从话本到剧本
  • 附:杜丽娘慕色还魂
  • 第三章 开端六出的意味
  • 柳梦梅名字的来由
  • 娇莺欲语死水微澜
  • 第四章 谁在“闹学”
  • 从台本戏的命名说起
  • 当行的“引子”
  • 被《诗经》讲动情肠
  • 春香“闹学”的背后
  • 第五章 《劝农》和明代剧坛审美趣味
  • 村歌晓日社鼓春风
  • 顺应天时不顺人情
  • 戏曲的审美传统
  • 文学性与舞台性
  • 第六章 游园的准备
  • 《肃苑》的作用
  • 花面丫头十三四
  • 第七章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 何谓“袅晴丝”
  •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 俺的睡情谁见
  • 何谓“牡丹亭”
  • 花神的意义
  • 第八章 梦醒了无路可走
  • 梦境与人生思考
  • 因梦成戏与潜意识
  • 怎生叫做吃饭
  • 第九章 从《写真》到《悼殇》
  • 绝望中的憧憬
  • 两幅画图的运用
  • 杜母作为“过来人”
  • 一再给道学经典打脸
  • 残生今夜雨中休
  • 第十章 说《冥判》
  • 跳舞的钟馗
  • “数花”的含义
  • “冷”和“热”的调剂
  • 第十一章 南粤情痴柳梦梅
  • “隔”与“不隔”的运用
  • 符号和形体动作
  • 从拾画到叫画
  • 越痴越情不痴不情
  • 第十二章 从玩真到回生
  • 添增色彩的点染
  • 有水无根尚作余香想
  • 凄惶的幽欢
  • 忐忐忑忑的心理描写
  • 特异情景与特异戏路
  • “回生”现象的本质
  • 第十三章 人间世
  • 怎样看《牡丹亭》的后半部
  • 真是要遵“父母之命”吗
  • 虚虚实实人间何世
  • 第十四章 《圆驾》与创新
  • “痴而荡”的男子汉
  • 三个回合的交手
  • 岭南特色和柳梦梅
  • 唱尽新词欢不见
  • 收煞
  • 朦胧与清晰
  • 新意、诗意、诗剧、剧诗
  • 妙趣横生与寻常道理
  • “神”与“色”的运用
  • 附录一 意、趣、神、色——汤显祖的文学思想
  • 附录二 戏曲审美观的传承与超越——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