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美国著名学者兼记者、作家罗斯特里尔的名著《毛泽东传》,被誉为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最受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内容简介

自登陆中国以来,本书已经累积畅销近两百万册,在国内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次推出的珍藏版,对原著进行了更为细致和忠实的再现,行文旁征博引又不乏风趣幽默。

《毛泽东传》最早发表于1980年,自那之后,中国变了,世界也变了。在邓小平及其后继者领导之下,中国开始了一个成功发展经济的时代。

这本名著珍藏版比1980年的初版更为强调的是,毛泽东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就屡屡对革命的成果产生怀疑,并逐渐回复到一种主观主义的世界观和循环轮回的历史观。在对1980年版的评价中,作者受到过多注意毛泽东私人生活的批评。然而,若干年后,中国内外的严肃书籍都直言不讳地讲述毛泽东的私人生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中文版序
  • 引子
  • 第一章 童年(1893—1910)
  • 第二章 为何求知(1910—1918)
  • 第三章 北京和上海的广阔世界(1918—1921)
  • 第四章 组织工作(1921—1927)
  • 第五章 斗争(1927—1935)
  • 第六章 把握未来(1935—1936)
  • 第七章 抗日(1936—1945)
  • 第八章 圣人(1936—1945)
  • 第九章 正在成熟的桃子(1945—1949)
  • 第十章 “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1949—1950)
  • 第十一章 改造(1951—1953)
  • 第十二章 建设(1953—1956)
  • 第十三章 怀疑(1956—1957)
  • 第十四章 修补体制(1958—1959)
  • 第十五章 苏联以及苏联之外(1958—1964)
  • 第十六章 退却(1961—1964)
  • 第十七章 乌托邦的愤怒(1965—1969)
  • 第十八章 峣峣者易折(1969—1971)
  • 第十九章 尼克松(1972)
  • 第二十章 破碎的幻梦(1973—1975)
  • 第二十一章 飞鸣镝将坠(1976)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0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新视角伟人

    每日一书:《毛泽东传》。西方最受推崇的毛泽东传纪,值得精读。杨昌济身处现代中国起始时期。他在长沙出门时乘坐四人抬的轿子,同时他又笃信洗冷水浴、不吃早饭磨炼体魄的功效。毛泽东虽然反封建,但他还是从杨昌济那里吸取了一种信念,即通过坚定的努力,可以使人获得新生。他着迷于身体训练,认为这是把自己的造反精神导向社会变革的第一种方法。在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的口号下,他洗冷水浴,以便不依赖坐轿。毛泽东严于律己。对待自己,也如同一把尖刀。有一件事最能说明他进行自我修炼的方法:他有一个习惯,带着书到距第一师范不远的一个叫南门的最喧闹的地方去看书,为的是检验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是培养英雄的小小路径。如果说他还没有能力塑造他周围的世界,但他已能够塑造自己了。毛泽东 “三豪杰” 之一的蔡和森和他聪明漂亮的妹妹蔡畅,三个人发誓永不结婚。但三个人后来都没有遵守他们的诺言,而毛泽东则三次食言。有人记得毛泽东在与人谈话时不断地耸肩,而且在他的言谈里有一种争斗的味道:“他喜欢在讲话中设圈套,他的对手们常不自觉地落入他的圈套,使他们显得似乎自相矛盾。随后他就大笑,显然很得意。” 这种情况使得那些认为自己有重要事情要讲的人感到不快。毛泽东为什么热心于和国民党人联合?他长久以来就认为,建立新中国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而 1923 年的国民党人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的确,这个问题是孙中山、莫斯科、中共这个正在形成的三角之间合乎逻辑的,或许也是唯一的共同点。毛泽东善于随机应变。这个技巧在他整个一生都对他很有用处。如果说他能够因冲动而行事,那么,他也懂得如何退却。当时的形势需要他撤退,他就回到了他的祖居地。毛泽东自然得出结论:“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这是个惊人的结论。革命的成败都在于农民,只有他们的崛起才能捣毁整个旧中国吱嘎作响摇摇欲坠的大殿,甚至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也绝对取决于他们。随着这篇文章,卡尔・马克思陷进了亚洲的水稻田里。毛泽东把农民分成贫农(70%)、中农(20%)和富农(10%)。作为社会科学,这是很粗糙的。但是用作变革的杠杆,这却是聪明的。走向革命的第一步,是让穷人意识到自己的贫穷。就是在井冈山,他提出了著名的军队是 “鱼”、人民是 “水” 的形象比喻。战争总有其历史背景,而这一点是很关键的。如果扣扳机的人不是献身于高尚事业的志士,枪就没有用处。到 1928 年 10 月,毛泽东和朱德已经夺回了他们原有的大部分山区。大概是这样的斗争打造了他们之间更紧密的关系。朱德对向南方进军的行动感到悔恨,而且对毛泽东的观点日益敬佩。也许 “屁股” 的比喻真的有点道理?或许毛泽东温和的土地政策终归是英明的?上海方面仍然对毛泽东皱眉头,但是在当地,他已赢得道德上的胜利。到 1928 年底,毛泽东在四分五裂的湖南中共党组织里已是领军人物了。根本没有证据表明毛泽东抛弃了杨开慧,他的确终生爱她。但是,他也无疑在 1928 年中期深深地爱上了一个高中学生。贺子珍吸引了毛泽东的目光时是 18 岁,她聪明而活泼。朱德的一个指挥员写下了他对毛泽东的这个 “革命爱侣” 的印象。她有吸引力,又很文雅,讲话清晰而有节奏。她的眼睛像 “水晶一般”,她 “给人一种甜如蜜的感觉”。毛泽东选择了诱敌深入战术,诱使国民党进入不熟悉的山区。这样,毛泽东以空间为交易,赢得了对时间的控制。他看着敌人散开,等待着其弱点明显出现,然后以能抽出的最多军力猛扑过去。这种策略他称之为 “以十对一”。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中共的领袖,并不单纯是依靠其组织技巧,也绝不是由于莫斯科的保佑,更不是因为发展出对马克思主义新的应用。他的崛起,是由于他专心致志和坚忍不拔,因为他把某些简单的心理和社会真理付诸行动。日本无心地帮助了中共,这是肯定的。相反,莫斯科公开宣称的意图,是让中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但是,毛泽东的兴趣只在于最终结果。没有斯大林 20 年代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毛泽东仍然极为可能成为中共的领袖。但是,如果没有日本 30 年代对中国的进攻,毛泽东就不会在 1949 年成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自多伦多传来了伤感的话。“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当有人要求 80 岁的张国焘就他老对手的去世发表评论时他说。“像我一样,” 这位疲惫的老人没有怨恨地说,“毛泽东也是凡世之人,死亡只是时间问题。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外国人写的,略有距离没有目的没有吹捧的毛泽东传

      对于过去的历史,不了解的太多了,甚至对于不那么遥远的过去,了解的也太少了。毛泽东,这个名字简直无法更熟悉了,而事实上,似乎完全没有真正的了解,甚至没有想去了解。本来还以为,自己看待各种事情,比较客观,比如看待毛主席,也不会让感情色彩影响客观判断。但翻开一本外国人写的毛泽东传,还是处处能感受到,自己有着强烈的情感。作者以一个真正局外人的视角,叙述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都说历史发展,有必然性。站在今天回看这段历史,似乎很难理解这种必然性。如果毛泽东输给了蒋介石,现在的中国会是怎样。如果他选择一直捧着苏联的大腿,现在的中国会是怎样。如果他选择抗美而不是接触美国,现在的中国会是怎样。如果他最后没有给文化大革命踩下刹车,现在的中国会是怎样。不敢想。对于这段历史,抗日战争,打国民党,抗美援朝,有很多电影,也知道一些。毛主席英明神武高瞻远瞩,论持久战,长征,农村包围城市,格局高远,领导穷苦人民走向新中国。然而,还有大跃进,还有文化大革命,还有反孔,还有邓小平等一个个伟大领导人的起起落落。这一段段,似乎,不了解,不想了解,不敢了解。人是复杂的,但不能因为一句人是复杂的,就停止探究。毛泽东经常和国外来访的人说,不要和我讨论具体问题,那些和周恩来他们说,和我就讨论哲学问题。这似乎可以概括他的思维方式,哲学性。他是用哲学统治中国,他核心的哲学思想是,没有静态的均衡,只有动态的斗争,斗争是常态。这种思想,带来了新中国,也带来了和平年代的动荡。人的思维,需要有一致性,也往往追求一致性。只有这样,才会感觉自洽,才会拥有宁静。但是,这种自洽,也是种拒绝改变的力量。特别是当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候,这种自洽,往往容易让人脱离现实。过去的成功经历,反而成了拒绝改变的铁笼。

        1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毛泽东传》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 20 世纪最为重要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天才诗人。由于他对现代中国之思想、制度和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也由于他对建构 20 世纪国际政治格局做出的重要贡献,几十年来,对毛泽东本人及其思想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长久意义的学术领域。毛泽东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尽管国外的毛泽东研究在理论目标、分析方式、社会功能和学术立场等方面与国内存在差异,但在全球化的宏观视角下,其研究成果,应当被看作整体毛泽东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2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