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民间的视角去理解北京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北京文化的民间叙事进行研究,通过对清末民初的笔记、小说、民谣、汉语教科书等材料进行梳理,从民间叙事的角度审视清末民初这一巨变时期北京文化的样态及影响。

清末民初大量的北京民间叙事作品能够非常鲜明地展现北京文化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征;这些作品从不同层面关注到具体而微的北京文化细节,从而展现出长期以来北京民间文学、文化的本真风貌;本文试图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分析北京的民间文化,更能真切地理解北京城市、社会与民众的密切关系,透视这一时期北京文化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延续与突变:时空交错建构下的北京文化
  • 第一节 清末民初文化观念的变革
  • 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念的形成
  • 二 制度上的探索
  • 三 文化观念的革新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科举制度的废除
  • 第三节 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
  • 一 各种新式学校的建立
  • 二 教育教学制度的完善
  • 第四节 清末民初北京新闻传播的发展
  • 一 北京报业的发展
  • 二 北京报刊的内容
  • 三 北京报刊的传播方式
  • 第二章 城与人:北京文化的圈层结构及生态
  • 第一节 北京圈层结构的形成
  • 一 北京城的历史渊源
  • 二 北京城的圈层结构
  • 第二节 胡同:北京圈层文化的最小单位
  • 一 北京胡同的数量
  • 二 北京胡同的名字
  • 三 北京胡同的生活
  • 第三节 北京人:八旗与宣南文化圈
  • 一 八旗圈层
  • 二 宣南文化圈
  • 第三章 文献与记忆:北京文化民间叙事的样本分析
  • 第一节 双重话语构筑的北京城
  • 一 北京的城市布局
  • 二 京城的水系
  • 三 京城的寺庙
  • 四 京城的习俗
  • 第二节 北京小说的文学想象
  • 一 清末民初白话小说之产生
  • 二 北京白话小说作家群
  • 三 北京白话小说的类别
  • 第三节 北京歌谣:北京生活的多元镜像
  • 一 北京民歌的收集
  • 二 北京民歌的特殊性
  • 三 北京歌谣的价值
  • 第四节 海外北京话教科书
  • 一 清末日本北京话教科书的基本状况
  • 二 清末日本北京话教科书的特点
  • 三 清末日本北京话教科书词汇的特点
  • 四 清末北京话独特样态
  • 第四章 叙事视角:北京文化民间叙事的特征
  • 第一节 民间叙事的多元化
  • 一 叙事内容的丰富性
  • 二 叙事资料价值的多重性
  • 第二节 叙事者的多元性
  • 一 叙事者群体构成的多样性
  • 二 叙事者思想观念的驳杂性
  • 三 叙事者叙事目的的多元化
  • 第三节 叙事视角的多样性
  • 一 对事件叙事的多重视角
  • 二 对人物叙事的多重视角
  • 第五章 时间与空间:北京文化民间叙事的微观阐释
  • 第一节 北京叙事的民间表达
  • 一 对北京城市的地理叙事
  • 二 对北京市民生活的叙事
  • 第二节 地方史的民间叙事
  • 一 对京城自然地理环境的叙事
  • 二 对京城灾异事件的叙事
  • 三 对京城重大事件的叙事
  • 四 对京城人物关系的叙事
  • 第三节 北京城市空间叙事
  • 一 北京的城市空间
  • 二 北京城的自然空间叙事
  • 三 北京城的社会空间叙事
  • 四 北京城的历史空间叙事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