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全脑管教法”重塑亲子关系,告别吼叫,养出高情商孩子。

内容简介

当孩子大哭大闹、写作业磨蹭、和家人冲突不断时,你是否会陷入“吼叫—后悔—再吼叫”的恶性循环?想管教又怕伤感情,究竟如何在立规矩与保持亲子联结间找到平衡?

《去情绪化管教》正是为破解这一育儿难题而生。

本书融合心理学前沿成果与数万家庭实践经验,提出颠覆传统的“全脑管教法”,让管教不再是对抗,而是构建孩子高情商大脑的黄金契机。

当你学会用脑科学读懂孩子的行为,用情感连接替代控制,用理性引导替代惩罚时,你将帮助孩子发展自控力、共情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拥有健康人际关系和持久幸福感的人。

翻开本书,告别管教焦虑,开启“不吼不叫、有规有爱”的育儿新范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开卷之前 一个问题
  • 前言 关系导向的、去情绪化的管教:鼓励孩子合作,构建孩子的大脑
  • 第1章 重新解读“管教”
  • 三连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 不能与不想:管教不能一刀切
  • 屁股和大脑
  • 那么坐冷板凳怎么样?难道它不是有效的管教办法吗
  • 你的管教理念是什么
  • 第2章 管教中的大脑
  • “Brain C”之第一条:大脑在变化(Changing)
  • “Brain C”之第二条: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Changeable)
  • “Brain C”之第三条:大脑是复合的(Complex)
  • 应用“Brain C”准则
  • 用去情绪化管教来构建大脑
  • 通过设定界限来构建大脑
  • 第3章 愤怒到平静:情感连接是关键
  • 主动出击的教育
  • 为什么情感连接排首位
  • 该拿孩子的脾气怎么办?难道不应该置之不理吗
  • 要如何在不娇惯孩子的情况下与其进行情感连接
  • 情感连接行为设限两手抓
  • 第4章 管教行为中的去情绪化情感连接
  • 给情感连接划分阶段:反馈灵活性
  • 情感连接准则之一:关掉鲨鱼音乐
  • 情感连接准则之二:探求为什么
  • 情感连接准则之三:想想怎么做
  • 去情绪化情感连接循环
  • 情感连接策略之一:表达安慰
  • 情感连接策略之二:认同,认同,认同
  • 情感连接策略之三:别再说了,先听吧
  • 情感连接策略之四:反射你所听到的东西
  • 第5章 1-2-3管教:理性引导—为了现在,也为了未来
  • 1-2-3管教
  • 一个定义
  • 两个原则
  • 三个第七感成果
  • 实践中的1-2-3管教
  • 第6章 行为管束:R-E-D-I-R-E-C-T,就是这么简单
  • 在进行理性引导之前:先说平静,再谈连接
  • 帮助进行理性引导的R-E-D-I-R-E-C-T策略
  • 理性引导策略之一:少说话
  • 理性引导策略之二:接纳各种情绪
  • 理性引导策略之三:要叙述,不要说教
  • 理性引导策略之四: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
  • 理性引导策略之五:用有条件的肯定表达反对的意思
  • 理性引导策略之六:着重于积极的东西
  • 理性引导策略之七:创造性地处理问题
  • 理性引导策略之八:传授第七感技巧
  • 结语
  • 附录A 关于连接与引导的小贴士
  • 附录B 亲子教育专家的挫败时刻:你并不孤独
  • 附录C 给抚育者的提示
  • 附录D 即使是最棒的家长也会犯的20条管教错误
  • 附录E 全脑管教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科学培育高情商大脑

    全书核心围绕 “去情绪化” 这一关键词展开。所谓去情绪化,并非要求父母或孩子压抑情绪,而是通过理解情绪产生的神经机制,将情绪波动转化为教育契机。作者西格尔提出的人脑模型颇为直观:他将大脑简化为 “上层脑”(负责理智、共情与决策)与 “下层脑”(掌控本能、情绪与防御)。儿童大脑尚在发育,“下层脑” 往往主导他们的反应,导致冲动、发脾气等行为。管教的关键不在于压制,而在于帮助孩子整合上下层大脑,促进神经回路的发展。书中指出,许多管教失败源于家长自身的情绪失控。当孩子行为失当时,家长若以愤怒回应,反而会触发孩子的防御机制,激活其下层脑,使沟通与学习变得不可能。作者提出 “联结 - 引导” 原则:先与孩子建立情感共鸣(联结),再实施理性引导(引导)。例如,孩子发脾气时,一句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远比 “不准哭” 有效 —— 前者让孩子感到被理解,从而激活上层脑,为后续引导铺平道路。这一方法背后有坚实的科学支撑。作者借助儿童发展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解释为何情绪共情能促进大脑整合。书中提到,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体内会分泌催产素,压力水平下降,上层脑开始参与处理信息。此时再与他们讨论行为后果、替代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学习与成长。当然,书中方法要求家长具备较高的情绪觉察与控制能力,这对许多人而言并非易事。但作者也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练习的过程,甚至家长可通过管教孩子重新成长 —— 整合自己的大脑。这本书适合所有因育儿焦虑而疲惫的父母,以及任何关心儿童教育的人。它提供的不仅是一套管教工具,更是一种看待成长的视角:孩子的每一次情绪爆发都不是挑衅,而是大脑发展的求助信号。唯有理解这信号,我们才能帮助他们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开卷之前 一个问题】

      开卷之前 一个问题就在突然之间,一只碗被扔出厨房,里面的牛奶和脆谷乐麦圈拍花了整面墙。莫名其妙地,被涂成蓝色的狗狗从后院跑过来了。你的某个孩子威吓了他的弟弟妹妹。这是本月第三次接到来自校长办公室的电话了。你该怎么办?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希望你能够完全抛开之前对于管教这个词的所有认识。忘记这个词的意思,忘记在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时,你耳闻目睹的那些家长的反应吧。反躬自问:在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你是否愿意至少动脑筋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某种能够帮助孩子立即表现良好,并且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使他们成为快乐、成功、温和、可靠且自律的优秀人才的方法?如果你愿意,那么,我们也愿意将这本书献给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