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封面文章《2021年中国十大天文进展》。

内容简介

本期重点文章《夜空中的蜘蛛星云》《深入“特丝”巡星之旅》《踏着大航海的节拍画星星》。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2月天象指南
  • 2022年2月星空
  • 2月重要天象预告
  • 太阳系
  • 月球与行星
  • 彗星与小行星
  • 空间站
  • 2月深空指南
  • 2022年重要天象展望
  • 2021年中国天文十大看点(上)
  • 天宫课堂让科学之梦在实验中绽放
  • 流星的异样身影
  • 保卫地球:NASA的首个行星防御测试任务达特
  • 夜空中的蜘蛛星云
  • 深入“特丝”巡星之旅
  • 恒星的幼儿园——昴星团
  • 同好摄影
  • 解析《吕氏春秋》十二纪中的天象年代
  • 全国“天象”大收集(11)幻日的幻日——44°幻日
  • 踏着大航海的节拍画星星(上)
  • 天文史上的1月
  • 椭圆定律发现过程回顾——解读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上)
  • 2021年国际远程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理论试题
  • 北京天文馆带队参加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佳绩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月亮与行星共舞

    月亮与行星共舞一年又一年,月亮总是在循环往复地接近黄道上的行星们,2022 年也不例外。2 月 28 日凌晨的金星、火星和月亮组成一个 “歪嘴笑脸”,而一个月之后的 3 月 29 日凌晨,土星加入到这个 “歪嘴笑脸” 中,为它增添了一个 “鼻子”,也将是蛮有趣的景象。到了夏秋季节,月亮则开始与火星较上了劲。8 月 19 日后半夜的火星、昴星团伴月,9 月 16 日后半夜的火星、毕宿五伴月,都是观测难度不大但非常有意思的小天象。2022 年中国可见的两次月掩行星范围示意图如果你嫌月亮总是 “靠近” 还不够好玩的话,那么自然还能更给力一点 —— 这就是月亮掩食行星了。2021 年的月掩金星、月掩火星想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 2022 年的月掩行星也不会让人失望。除了前面提到过的 11 月 8 日月掩天王星之外,还有一次月掩金星和一次月掩火星值得期待。5 月 27 日中午,月亮会再次在白天掩食金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见。由于金星的平均面亮度比月亮更高,而它俩又都比蓝天背景的天光更亮,所以用望远镜或长焦镜头就可以在白天欣赏到这场月掩金星的天象。我们还可以注意到,金星和月亮都是有相位的,而掩食时它俩是 “月瘦金肥”,形成鲜明的对比。7 月 21 日,月亮则青睐上了火星。这场月掩火星在中国东北地区可见,而且是发生在夜里,所以观测几乎无压力。虽然这两场掩星都只有很少的地区能看到,但不在掩星可见的区域内看不到也没太大关系,在别的地方看它俩的 “亲密接触” 距离也不会太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行星际空间有许多小尘粒和块状小物体。由于太阳系中的各类天体通过各种过程不断地损失着自己的质量,进而成为这类物体永不枯竭的来源。这些尘粒和小物体在行星际空间,都在围绕着太阳运转,小的只有百万分之一克,甚至还有更小的,大的可达 100 吨甚至更大,被称为流星体。多数流星体的大小比不上我们在地球上常见的沙粒,质量不足 1 克。它们有很多是由彗星、小行星等碎裂产生,有些则是彗星喷发出来的微小尘粒。大的流星体与小的小行星之间没有明确的质量界线。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 1981年10月, 已于2010年度转制为企业,成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资人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综合性的科技出版社,也是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 本社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坚持“传播科技知识,创造精彩生活”的方针,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目标,出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科普、少儿、生活、文化教育、大众社科类图书及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