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揭秘徐冠巨经历传化集团,由传统制造企业向现代多元化企业集团成功转变的秘密。

内容简介

自古与钱塘江潮休戚共存的萧山人骨子里有一种“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像一粒种子,离不开土壤与气候的成就。传化企业能从最底层成长起来,成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徐冠巨先生能够成为着眼于社会及时代的企业家,离不开国家与地方政府在变革中给予的支持。

本书还原了徐冠巨先生与其父徐传化先生创立传化的创业历程,记录了徐冠巨先生与时代共进,以“社会责任感理念”为依归,持续推进企业转型,成就社会化、时代化企业的历程。可以说,传化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更是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民营企业创业历程的缩影。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推荐序 四十不惑立潮头
  • 总序 记录一段重要历史
  • 前言 传化的“三螺旋体”生长
  • 引言 徐冠巨:传化的初心
  • 第一章 沙地精神
  • 拓荒
  • 机遇
  • 坚持
  • 第二章 社会责任感的“传”与“化”
  • 坚持实业,产业报国
  • 与生俱来的化工责任
  • 回馈社会的农业责任
  • 开拓进取的物流责任
  • 以终为始,践行责任
  • 心系人才,共创未来
  • 第三章 做时代的企业
  • 趁“时”而来
  • 制造业是经济的脊梁
  • 与时俱进的转型迫在眉睫
  • 管理创新促转型破局
  • 价值创造:把制造业做得更好
  • 模式创新:为制造业赋能
  • 构建转型生态系统
  • 附录 我心目中的父亲
  • 后记 以“不变”引“万变”:传化“三螺旋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的发展,既靠政策松绑,更靠人的拼搏;既需要坚守实业,又必须主动变革;既要追求利润,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平衡好这些关系,才能实现个人、企业和国家的长远成功。1. 改革之魂在于解放思想,发展之本在于人民创造。40 年改革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经验在于打破思想桎梏,确立人民是创造财富主体的理念,通过非禁即入激发市场活力,政府职能转变释放创新创业空间。改革成功靠放开思想,发展要靠大家干。2. 企业家精神的双重底色,沙地韧性与时代洞察,早期创业者如传化集团展现的沙地精神,在资源匮乏中执着灵活、在风险中破茧成蝶,与新时代无问西东的创新路径深度融合。做生意要能吃苦更要会变通,老一辈创业者像传化徐家,没钱没资源硬是拼出一条路。现在光靠吃苦不够了,还得会看风向、敢创新,把解决社会问题变成赚钱机会。创业如同冲浪,老一辈只会埋头划水(苦干),现在还得会看浪头时机(创新),否则再大力气也会被拍在沙滩上。3 制造业是立国之基,转型是生死之战。制造业一定是中国的未来,直指国家竞争力的根基。面对转型悖论,企业需以九死一生的勇气打破惯性,通过技术赋能(如数字化平台)和人才革命(转型先转人)重构价值链。警惕逃离实业赚快钱的短视,坚持苦功夫 + 傻功夫的长期主义,方能跨越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鸿沟。实体经济不能丢,不升级就淘汰,工厂才是国家的根基。现在很多老板觉得干制造业太累,都跑去炒房搞金融,最后肯定要吃大亏。要用新技术改造老行业,像传化把物流做成智能平台就是好例子。制造业如同种地,过去靠天吃饭(低端代工),现在要用大棚无人机(智能制造),否则土地再大也种不出好收成。4. 责任即竞争力,党建即生产力。企业可持续性源于责任与创新的动态平衡。党建做实成为非公经济生产力的密码,而社会责任不是道德负担,而是通过解决社会痛点创造新商机。对员工好企业才能好,跟党走不会错。传化的经验说明:给员工涨工资、搞党建不是做样子,真能带动企业赚钱。好企业既要自己挣钱,也要帮社会解决问题,这样路子才能越走越宽。企业如同大树,员工是根须(给足养分),党建是主干(把准方向),社会口碑是阳光雨露,缺哪样都长不成参天大树。

      转发
      2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