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8千字
字数
2020-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成都七中名师分享教学经验,助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内容简介
作者曾任成都七中语文组组长,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现担任成都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有思想的底色和理论的高度,他通过对中学语文名师的课堂失败与成功案例的对比分析,提炼出不少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要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序说: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 课例1 肖培东《皇帝的新装》
- 一、教学流程概述
- (一)带领学生初步感受与了解童话
- (二)带入关键情节,体会童话的想象和夸张
- (三)探究荒诞的故事发生的因素
- (四)读写结合,改写原童话的结局
- 二、主要视角:语文课型
- 三、以课型为主要视角的观察和评论
- (一)课型杂糅:教学目标不集中,不明确
- (二)混淆“夸张”与“荒诞”,犯知识性错误
- (三)读写结合设计是个大败笔
- 四、回归学科,审视得失
- 课例2 韩军《背影》
- 一、教学流程概述
- (一)导入:识释字词,背诵首尾
- (二)理清人物及其关系
- (三)对号入座,感悟生死
- (四)解读四次流泪,探究作者心情
- (五)勾连《匆匆》,探究主题
- (六)拆释“背”“影”,得出新解
- (七)大胆“穿越”,印证解读
- 二、本课的课型定位
- 三、文本分析的主要问题
- (一)依据文本结构的信息统整的缺失
- (二)不顾文本事实的蛮横诠释
- (三)忽视文本特质和文体特征
- 四、本课的其他问题
- (一)课型不纯,故作高深
- (二)一个走火入魔的环节:“走入朱自清”
- 课例3 郭初阳《愚公移山》
- 一、教学流程概述
- (一)文本解读:梳理情节,归纳寓意
- (二)评价的准备:补充资料,引出矛盾
- (三)初次评价:创设话题,认识移山的“荒谬”
- (四)再次评价:基于假设,进行发挥性评价
- (五)三次评价:文化批评、多元评价
- 二、关于本课的文本分析与评价
- (一)文本分析:跑调的寓意
- (二)课型定位:文本评价课
- (三)无根的评价
- 三、文本评价课怎么上?
- (一)评价应坚持言必有据的基本原则
- (二)补充的资料应适度,评价的议题应集中
- (三)应教给学生理性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
- 四、小结
- 课例4 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
- 一、教学流程概述
- (一)简介作家作品,明确学习任务
- (二)理清文章结构,分析前后两部分的作用
- (三)聚焦文章后半部分,探讨八个小话题
- (四)讲授短篇小说欣赏方法,总结本课
- 二、本课亮点
- (一)导入简洁,任务明确
- (二)精心设计,注重效率
- (三)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师主导作用明显
- 三、课型定位及教学重点的处理
- (一)课型定位
- (二)教学重点的处理
- 四、本课得失:关于文本评价鉴赏课
- (一)再谈文本分析课与评价鉴赏课的关系
- (二)理解不充分就进入评价鉴赏环节
- 五、小结
- 课例5 黄厚江《阿房宫赋》
- 一、教学流程概述
- (一)语言知识教学: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 (二)文意理解:整体把握全文脉络
- (三)局部探究:内容繁复的兼顾
- 二、课型定位
- 三、本课的两个问题
- (一)课型不清,内容杂糅
- (二)无视文本特质,浪费文本教学价值
- 四、本课的其他问题
- (一)教师文本解读不到位导致引导和评价的失误
- (二)教师语言和语法知识储备不足,出现了引导缺位
- 五、小结
- 课例6 王君《老王》
- 一、教学流程概述
- (一)导入
- (二)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
- (三)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
- (四)总结——活出生命的高贵
- 二、课型定位及教学重点
- (一)课型定位
-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
- 三、本课的文本细读问题
- (一)什么才是方法?
- (二)如何“沉入”语言细节之中?
- (三)“知人论世”和文本细读
- 四、本课的其他问题
- (一)教学语言的不恰切
- (二)思想引导的不合逻辑
- (三)才华展示,不见众生
- 课例7 尤立增《咬文嚼字》
- 一、教学流程概述
- (一)导入热身:解释标题,介绍作者
- (二)整体感知:交流感受,传授方法
- (三)宏观把握:运用方法,辨析论点
- (四)微观推敲:答疑解惑,总结收获
- 二、课型定位及教学重点
- 三、作为文本分析课的两大问题
- (一)课型杂糅:教学目标不集中,不单一
- (二)无视文本特质,浪费文本教学价值
- 四、“咬文嚼字”实例分析
- (一)“你是什么”与“你这什么”:句型不同,情感迥异
- (二)咀嚼“推”“敲”:朱光潜之结论尚可“推敲”
- 五、本课的其他问题
- (一)读懂文章:宏观与微观应循环往复
- (二)细节挖掘——言不及义的诠释
- 六、小结
- 课例8 诗词教学课例批注与评析
- 一、程红兵《雨霖铃》教学实录批注
- 二、肖培东《诗词五首》之《饮酒》《春望》评析
- (一)肖培东:《“望”“见”诗心》
- (二)对肖文之评析:你真的望见了诗心吗?
- (三)文本解读是备课阶段最要紧的事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