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内现象学权威倪梁康著,涵盖核心概念、方法、人物,丰富精湛。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著名的现象学权威倪梁康介绍现象学的著作,该书本身很有特点,它不是一般性的介绍现象学理论本身,而是涉及了现象学核心概念、方法、重要代表人物、现象学与艺术,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现象学与其他哲学流派之间的关系等等,可以说既精湛,又丰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 绪论 埃德蒙德·胡塞尔与意识现象学
  • 一 面对实事本身的态度与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
  • 二 心理主义初衷与心理主义批判
  • 三 本质直观与意向性描述分析
  • 四 纯粹现象学与超越论还原
  • 五 超越论自我论与超越论交互主体性现象学
  • 六 生活世界与欧洲科学的危机
  • 七 当今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现状
  • 方法篇
  • 意识现象学的基本方法 ——通向超越论本质现象学之路
  • 一 本质还原的方法
  • 二 超越论还原的方法
  • 三 两个还原的关系和科学总体结构
  • 四 两个还原的剩余和超越论本质现象学
  • 现象学反思的两难 ——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在反思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及其内在根源
  • “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东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运
  • 分析篇
  • 意识现象学的意向分析
  • 一 引论
  • 二 意向分析之一:主体的自识
  • 三 意向分析之二:主体间的互识
  • 四 意向分析之三:主体间的共识
  • 五 结束语
  • 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
  • 文化篇
  • 交互文化现象学略论 ——关于两种文化问题的讨论
  • 交互文化理解中的“格义”现象 ——一个交互文化史的和现象学的分析
  • 一 历史研究
  • 二 现象学分析
  • 三 结束语
  • 艺术篇
  • 图像意识的现象学
  • 一 图像意识中的三种客体
  • 二 图像意识中的三种立义
  • 三 图像事物和图像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立义之间的关系
  • 四 图像客体与图像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立义之间的关系
  • 五 结束语:第三只眼与精神图像
  • 艺术直观与理念直观的“纯粹性”
  • 背景篇
  • 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与休谟的信仰概念
  • 康德哲学中“认之为真”概念分析
  • 一 认之为真
  • 二 意见与知识
  • 三 信仰
  • 四 道德信仰——最狭窄和最真正意义上的信仰
  • 五 物自体——一个知识事物还是一个信仰事物
  • 六 休谟、康德、胡塞尔和世界信仰问题
  • 分析哲学的方法
  • 一 概论——分析哲学作为纯粹的方法
  • 二 分析哲学代表人物的思维趋向和发展
  • 三 分析哲学的方法论共性
  • 四 结束语
  • 牟宗三与现象学
  • 一 牟宗三与胡塞尔
  • 二 牟宗三与海德格尔
  • 三 牟宗三与舍勒
  • 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从意识哲学到语言哲学的范式转换
  • 一 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是对早期唯我论的克服吗?
  • 二 在私人语言与唯我论之间是否有内在的关系
  • 三 私人语言是否可能
  • 四 私人感觉或私人经验是否可能
  • 五 结语
  • 现象学与逻辑学
  • 一 引论
  • 二 胡塞尔所理解的现象学与逻辑学关系
  • 三 芬克和德里达所涉及的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
  • 四 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现象学(存在论)与逻辑学的关系
  • 五 结语
  • Transzendental:含义与中译
  • 一 引言
  • 二 康德的transzendental概念
  • 三 谢林的transzendental概念
  • 四 胡塞尔的transzendental概念
  • 五 结语
  • 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 ——对石里克、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争论的追思
  • 一 引论
  • 二 石里克、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的冲突
  • 三 本质直观:方法论的差异
  • 四 立场的分歧: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
  • 五 感想与结论
  • 结语 二十世纪:一个过渡的时代 ——从现象学的角度回顾本世纪的两个哲学问题
  • 一 引言
  • 二 现象学与本我中心主义
  • 三 现象学与理性中心主义
  • 四 结语
  • 附录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主题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