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是中国的一个“分身”吗?一部21世纪的日本论。许纪霖、刘苏里、施展、刘擎力荐!

内容简介

在近代东亚世界史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面向文明的意志与热情。这种人类自身固有的秉赋和能量,让我们重新确认了东亚文明在迄今为止的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位置,以及它将在未来的世界文明进程的角色。

本书选择日本近现代史上的若干个精神主题予以刻画和重述,诸如水户学、亚洲主义、近代超克、日本马克思主义、战后民主主义以及战后日本宪法的问题,从而揭示日本经验在思想史、政治史与文明史上的意义。对这些主题的讨论,不仅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近代日本的变迁,更是重新认识东亚世界史变迁和探寻更为公正的世界秩序不可欠缺的视角。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认识日本,认识自我
  • 绪论 什么是日本 我们的方法和视角
  • 一 日本:一种精神现象
  • “日本问题”&“日本情结”
  • 世界及“新世界主义”
  • 二 国家的精神分析:方法与课题
  • 历史的终结?
  • 为什么是“精神”而不是“思想”?
  • 三 分身:东亚世界体系的视角
  • 精神帝国的诞生
  •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 分身
  • 第一章 尊王攘夷 中华世界的投影
  • 一 东亚儒学:“日本是中华!”
  • 中华—夷狄:文明意识的觉醒
  • “中国化”
  • 克服中国:“中华”与“神国”
  • 二 尊王攘夷:时代风云中的水户学
  • 为什么是“水户学”
  • “尊王攘夷”的重新发现
  • 天皇制的建立
  • 三 世界帝国:近代日本的国家目标
  • 第二章 竞逐亚洲 面向世界大舞台
  • 一 想象亚洲:日本帝国意识的成长
  • 亚洲主义
  • 福泽谕吉:脱亚论及文明工具化
  • 二 亚洲主义的三重精神结构
  • “攘夷”与“新攘夷”
  • 文明与暴力
  • 世界革命
  • 三 东亚内战:从亚洲主义到民族主义
  • 四 文明使命:未完的亚洲主义叙事
  • 附论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世界认识的转变
  • 第三章 超克西方 普遍世界的创造
  • 一 近代超克:世界革命的理论
  • 二 京都学派:世界史的预言者
  • 三 天命流转:近代东亚的世界主义
  • 附论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秩序 民族与帝国的视角
  • 第四章 世界革命 日本马克思主义的热情
  • 一 从明治到昭和: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 二 昭和维新: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变异
  • 三 民族与世界:东亚世界的新认识
  • 四 东亚世界史中的日本马克思主义
  • 附论 大正民主主义 人民觉醒的光与影
  • 第五章 民主主义 旧邦新造的历史意识
  • 一 东亚的王权:为万世开太平
  • 二 永久革命:作为近代超克论的民主主义
  • 三 战后民主主义与历史认识
  • 四 战争与民主:东亚世界史的反思
  • 附论 军国暴力 近代日本精神史的污点
  • 第六章 日本宪法 从民族国家到世界主义
  • 一 日本宪法的世界主义属性
  • 二 隐匿的立法者:重新思考日本宪法的论争
  • 三 日本宪法的真相:民族国家的世界化
  • 四 世界主义:日本宪法的时代精神
  • 附论 鹤见俊辅的人生 作为战后日本精神史的个体史
  • 第七章 明治维新 东亚世界史的精神秘密
  • 一 明治维新的真相与意义
  • 二 英雄、时势与历史的本质
  • 三 维新志士与东亚世界的古典传统
  • 四 作为古典精神事件的明治维新
  • 附论 日本转向 东亚古典精神的相逢与终结
  • 结语 青春东亚 近代日本精神史的再省察
  • 一 重述近代日本精神史的意义
  • 二 方法论的省察:我们的困难与采用的方法
  • 三 新世界主义与世界史叙事
  • 尾声 为什么日本的故事说不完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近代日本精神史

    很晦涩的学术性书籍,属于学者在书斋里剪辑摘抄后的臆想。不能解释精神形成的必然性。我认为日本国家近代精神的形成,犹如普通人个体成长类似,基因 + 环境。日本岛国环境从社会形态,生存环境,民治维新前属于封建藩属割据状态,因自身文化底蕴浅薄,船小好掉头,率先引进西方科学体系,结合汉文化圈重视教育,吃苦耐劳的集体宗族牺牲传统,很快嫁接到工业化大生产的分工劳作模式,稻作民族的勤恳奋斗和储蓄危机习俗,都适合资本原始积累,看四小龙和江浙,安南都充分体现这点。但宗亲的排外性,也使得只相信暴力征服,而缺乏文化融合。岛国寡民可产生出优秀的实干家,很难出现思想家。文明都是被野蛮毁灭的,所谓的落后就要挨打那是为了激人奋进,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从来不是文明的体现,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日本民族如果不能充分忏悔,日本精神就没有文明可言。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分身

      福泽谕吉,被捧为日本启蒙思想第一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提出 “脱亚入欧” 的观点,他的著作《文明论概略》就全盘接受了西方 “文明等级论” 的定义,自动把日本文明至于低级的层面:“现代世界的文明情况,要以欧洲各国和美国为最文明的国家,土耳其、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为半开化的国家,而非洲和澳洲的国家算是野蛮的国家。这种说法已经成为世界的通论,不仅西洋各国人民自诩为文明,就是那些半开化和野蛮的人民也不以这种说法为侮辱,并且也没有不接受这个说法而强要夸耀本国的情况认为胜于西洋的…… 是世界通论,且为世界人民所公认的”。通过他的原话,我们看到一个纯纯的精神西方人,即便西方自己看到这样的说法,可能也会大生知己之感,不遗余力把他捧上权威宝座,起到 “千金马骨” 的效果,就像后来的福山。以小见大,日本一时强盛在其中,最终落败也在其中,作者切入的角度有点意思,不过很明显过于学术。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513

        日本是中国的分身,但中国绝对与日本不成为互为分身的关系。日本是一个后进国家,遇到了中国之后,他们在后面拼命追赶,也没有办法追上,所以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了自己的分身属性。但是中国近现代的落后,让日本有了超克中国的机会,他们也抓住了,但问题是马上就被西方的强大所吸引,而他们骨子里的那种分身意识,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学习起了西方,虽然没有抛弃过往,但是他们斩断过往的方法更绝,想要取代中国,但是很不幸,就算他们击败了大清,依旧成不了中国。于是,他们只能在分身的道路上狂奔,以前什么都抄中国,现在去中国化,但是很不幸,中国又强大了,如之奈何……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