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关注了组织管理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冲突管理与员工建言。

内容简介

作者在冲突管理与员工建言这两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本书在述评这两个领域的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作者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本书也结合了作者在企业中进行质化研究的大量实例、以及国内外的典型案例,为管理者有效管理冲突、鼓励员工建言、促进建言对创新的正面影响,提供了诸多实践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冲突与冲突处理
  • 第一节 冲突的定义与类型
  • 一、冲突的定义
  • 二、冲突的类型
  • 第二节 冲突的功能
  • 一、管理学中关于冲突功能的观点的演变
  • 二、冲突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
  • 第三节 冲突处理方式
  • 一、以经济利益为核心考虑的框架
  • 二、对以经济利益为核心考虑的冲突研究框架的反思
  • 第二章 冲突回避
  • 第一节 冲突回避的溢出效应
  • 第二节 冲突回避的原因
  • 一、冲突回避的结构性原因
  • 二、冲突回避的过程性原因
  • 第三节 负面预期的来源与缓解
  • 一、动机驱动的社会认知视角
  • 二、社会期许反应的视角
  • 三、减轻冲突回避倾向的管理措施
  • 第三章 员工建言的特征与前因
  • 第一节 建言的定义与类型
  • 一、建言的定义
  • 二、建言与其他构念的异同
  • 三、建言的类型
  • 第二节 抑制性建言的匮乏
  • 一、历史记载中的抑制性建言
  • 二、当代抑制性建言研究
  • 三、抑制性建言与冲突回避
  • 四、实证研究
  • 第三节 影响建言的因素与机制
  • 一、影响建言的因素的研究与述评
  • 二、建言机制的几种研究视角
  • 第四章 社会期许反应视角下的建言研究
  • 第一节 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 一、权力距离价值观、能动动机与建言效能
  • 二、表面和谐价值观、关系动机与建言风险
  • 三、感知的建言效能、建言风险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的不同影响
  • 第二节 鼓励建言的管理实践
  • 一、情境因素的重要性
  • 二、领导授权对于权力距离效应的调节作用
  • 三、建言氛围对表面和谐效应的调节作用
  • 四、正式的团队或组织制度的引导作用
  • 第三节 实证研究
  • 一、研究实施过程
  • 二、关键变量测量
  • 三、分析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研究启示
  • 六、未来研究方向
  • 第五章 建言的采纳与结果
  • 第一节 影响建言采纳的因素
  • 一、下属专业度的直接影响
  • 二、上级地位的调节效应
  • 三、建言的方式
  • 第二节 社会说服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 一、实地研究
  • 二、实验研究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节 建言与团队创造力
  • 一、创造力的辩证模型
  • 二、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与样品/产出的创造性
  • 三、创造性综合对样品/产出创造性的影响
  • 四、创造性综合对建言与样品/产出创造性之间关系的影响
  • 五、样品/产出创造性递增
  • 六、情境因素对团队创造性活动的调节作用
  • 七、未来启示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